image

《心理學與生活》是心理學導論類教材的典範之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全世界心理學界一直享有盛譽。1937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弗洛伊德·魯赫(Floyd L. Ruch)博士撰寫了本書的第1版,大獲成功,並獨自修訂至第7版。從第8版起,被譽爲“當代心理學的聲音和麪孔”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開始加入本書的作者團隊,並自第9版起成爲第一作者。進入21世紀,認知心理學碩果累累,日益成爲心理學的主流方向。爲了使這部經典之作永立時代的潮頭,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請耶魯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大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加入,作爲本書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書的修訂工作,並在最新的第20版成爲唯一作者。 我國心理學界許多教師多年來一直將本書作爲教材或主要教學參考書,北京大學自1990年起就一直採用本書作爲普通心理學課程的教材。懷着對我國心理學基礎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原心理學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取一部分進行了精心翻譯。正如時任北大心理學系主任的王壘教授所言:“這部教材的翻譯是北大心理學系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心理學與生活》中譯本(第16版和第19版)在國內出版20年來,累計發行突破150萬冊,贏得了廣大心理學師生和普通讀者的喜愛和認可。


image

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是美國700 多所大專院校社會心理學教學所採用的教材,自出版以來深受廣大師生和社會心理學愛好者的喜愛,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有着廣泛的影響力。本書譯自第11 版。 全書共分四編:社會思維、社會影響、社會關係和應用社會心理學。第1 章(社會心理學導論)着重介紹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概念、重要觀點、價值觀對心理學的影響、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等內容,爲讀者系統完成後面四編社會心理學的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一編(2~4 章)着重探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務偏差、印象管理、社會信念和判斷、態度與行爲的相互影響等內容。第二編(5~8 章)着重探討我們如何彼此影響和聯繫,深刻剖析社會影響的威力。涉及態度與行爲的文化根源、社會服從的力量、說服的原理和羣體影響等內容。第三編(9~13 章)着重探討我們彼此如何發生聯繫,分析了人與人之間感受和行爲的正負極性:偏見、攻擊、吸引與親密、利他、衝突與和解。第四編(14~16 章)着重將前面章節中的理論原理、研究成果應用到現實生活之中,社會心理學的應用其實貫穿全書,但這編系統介紹了社會心理學在臨牀、司法等領域中的應用,最後還展望了社會心理學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關係,尤其探討了在面臨人口增長、過度消費、全球變暖等生態危機時,社會心理學應該發揮的作用。 戴維·邁爾斯充分發揮了其在心理學寫作方面無與倫比的才能,將科學的嚴謹性和人文的寬泛性巧妙地結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讓讀者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輕鬆掌握心理學知識。可以說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甫一問世即成爲同類圖書的翹楚,即使是抽象嚴謹的科學知識,都能通過生動的插圖、幽默的漫畫、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優美的語言鮮活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知識的學習變成愉快的旅程。每次再版邁爾斯都會向全球心理學的師生們徵求意見,以保證本書學術的前沿性、定義的精確性、研究的嚴謹性、理論的全面性。此外還通過一些專欄啓發讀者思考,如“聚焦”關注社會心理學歷史上的一些經典研究;“研究特寫”介紹當前社會心理學的一些重大發現;“研究背後的故事”則能讓讀者瞭解這些社會心理學大師們的研究之路。本書適合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的廣大師生,同時也適合對社會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image

《社會性動物》是“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的評價),“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傑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評價)。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暢銷數千萬冊,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內最具影響的著作。


image

如何排解性衝動?如何看待性反常者?如何回答孩子有關性的問題?爲什麼人們喜歡接吻?爲什麼人類會有性羞恥?本書從性的生理談到心理,從個人的性衝動談到社會的性觀念。一本書讀懂性的方方面面:性早熟、性夢、竊戀、戀物癖、異裝癖…… 《性心理學》初版於1933年,是性心理學奠基人靄理士集大成之作!被翻譯成各國語言,暢銷全世界。與弗洛伊德《夢的解析》齊名,是一本被大大低估的實用性學指南。 讀客專家伴讀版,特別邀請性學研究專家撰寫萬字導讀+全書伴讀,每章一篇,提煉要點、補充前言觀點、點出當下閱讀價值,幫助讀者讀懂讀透這本經典著作。 編輯推薦: ◆ 曾經我也一談到性就羞恥,直到性心理學給我大方談性的勇氣! ◆ 從性的生理談到心理,從個人的性衝動談到社會的性觀念。 ◆ 一部剖析性心理的百科全書!一本好讀實用的性學指南! ◆ 性心理學開山之作!比肩弗洛伊德,齊名《夢的解析》 ◆ 特製專家伴讀:性學研究專家鄭麗軍(西南大學性研究室負責人)萬字導讀+全書伴讀,每章一篇,帶我們瞭解性的方方面面,破除對性的誤解 ◆ 無刪減名家名譯:清華四哲之一潘光旦譯註,原版底本,流暢好讀 ◆ 手繪思維導圖:一圖讀懂性、破除性羞恥 ◆ 全新人物小傳:還原比肩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泰斗傳奇的一生 ◆ 翻開本書,破除對性的誤解與偏見! ◆本本都有專家伴讀,伴你啃透社科名著!(讀客三顆鑽人類思想文庫)


image

人是天生懶惰的嗎? 什麼纔是真正的精神健康?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將“人學”娓娓道來 《常態病理學》深入分析了現代人的常態病理學:包括何爲精神健康、當代文化中的宗教真空、對生產與消費的崇拜、快樂與安全的關係,等等;明確闡釋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和人文主義的人學理論;並在最後部分試圖從社會經濟、科學、神經心理、動物實驗、人類的天生被動性等多重角度回答“人是天生懶惰的嗎?”這一經典問題。此外,弗洛姆還試圖在本書中給出克服不健全的社會、自戀、異化、戀屍癖等精神疾病的解決方法。


image

風靡全球的陰影人格心理自剖筆記—shadow work中文版火爆來襲。 奧普拉、保羅·柯艾略等人的內心指南,用榮格的陰影理論,探索內心黑暗面,釋放恐懼、悲傷,實現精神成長。初學0基礎適用。不是美好才能治癒,面對陰影,也是見自己的光。 你內心的陰影是什麼?這些陰影如何影響你? 什麼是影子工作?影子工作的目標是什麼? 影子工作的好處是什麼?影子工作適合你嗎? 如何開始影子工作?開始影子工作有哪些技巧?如何通過影子工作開啓你的治癒之旅? 一套全面瞭解榮格陰影理論,從0開始探索自我陰影的自愛行動指南。 內含75個日記練習,不需要任何基礎,隨時隨地踐行。專業陰影工作法導師執教,適合每一位初學者。 《影子日記》(shadow work)將榮格的陰影理論變成自我療愈的實操指南,是自我人格認知及精進過程中的必讀書之一。每個人都有陰影,它是我們內在的隱藏部分,如果不探索它們,我們會長期揹負憤怒、內疚、羞恥、恐懼、悲傷等問題。


image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雖然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卻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爲何會如此不同,這些不同又體現在哪裏,因此,我們不但沒有正確看待這些差異,利用它們彌補自身的缺陷,反而因之造成了諸多誤解、膈膜和障礙。 基於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根據自己多年的觀察和調研,《天生不同》的作者發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數人格測試表(MBTI),系統地解釋了人們的天資差異,描述了由外傾和內傾、感覺和直覺四種主導心理功能,與思維和情感、判斷和感知等四種輔助心理功能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六種人格類型的特徵,它們對個體產生的不同影響,以及在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等領域的實際應用。 作爲有史以來使用最廣泛的人格類型測試工具,不管你是家長、教師、學生還是上班族,MBTI都可以幫你評估自己的人格類型,瞭解自己與他人人格的優勢和劣勢,從而突破自我發展的瓶頸和人際之間的“性格壁壘”,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在互補的基礎上最大化地實現個人和團隊的潛能,成功地完成既定的目標。


image

奠定普通心理學教材的基本框架 兼收心理學界各分支的關鍵爭端 始終站在心理學研究的理論前沿 形式多樣、易教易學的通識教材 ★編輯推薦 ◎【教材豐碑】本書是美國典型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常春型教材,自1953年初版至今,一直是心理學教材中的黃金典範,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學採用作爲普通心理學教材。 ◎【與時俱進】爲融入心理學界新的研究內容和心理學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分支領域,本書三四年就修訂一次,並從1967年起開始增加新作者,但爲了紀念西爾格德對此書和心理學教學的貢獻,始終保留西爾格德的主要作者地位。 ◎【內容全面】本書18章可大致分爲5個部分,首先確定心理學的本質,接着介紹基本的心理活動過程,然後討論動機、情緒等心理特徵,接下來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最後是有關社會心理的內容。這個框架幾乎被所有普通心理學教材採用。 ◎【科學客觀】貫穿全書的最基本觀點,是所有的心理現象皆有其神經生物基礎,“行爲的神經基礎”欄目鮮明地反映了心理學藉助生物科學的研究成果鞏固自己的科學地位。而“雙面論證”欄目則客觀呈現了不同派別的對立觀點,呈現了心理學的活力。 ◎【易教易學】本書的“概念摘要表”和階段小結、全章總結,極大地方便了使用這本教材的師生整合、記憶所學內容。書中圖文並茂,除了有大量與內容相關的精美插圖外,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擅長用圖表表現研究成果,除了幫助學生消化理解,還能鍛鍊學生閱讀研究報告的能力。 ★學者推薦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本書都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心理學導論教材。 ——美國心理學會(APA) ◎本書非常適合心理學入門級的教與學。在每一章都有一個“概念摘要表”以圖表形式幫助學生鞏固主要概念並加深理解與記憶;除每章最後有全章總結外,還增加了階段小結,對學生整合所學內容並記住重要信息大有裨益;各章均列有重要思考題,並設有以“雙面論證”(seeing both sides)命名的學術論壇,反映心理學發展前沿的問題,客觀地介紹爭議雙方的論述。……此外,本書還包含了插圖和詳細的上網查閱資料的指導,確實是一本內容充實、圖文並茂的心理學基礎教材。由於本書材料新穎,觀點全面,我認爲它不僅是一本入門教材,對於心理學界無論哪一個分支的學者而言,若希望不斷完善自我,它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讀物。 ——張厚粲,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內容簡介 本書一直被奉爲普通心理學教科書的典範之作,其主要作者西爾格德自1928年便在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開設非常受歡迎的心理學導論課程,他基於多年的教學經驗,於1953年獨自編寫了本書第1版。由於內容豐富、觀點全面、着重啓發學生思維,特別適合作爲初學者的授課或自學教材。本書自出版後就一直普受讚譽,到1962年第3版時,銷量高達40萬冊。其後陸續被翻譯成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漢語等多種語言,是全世界大學廣泛使用的普通心理學教材。 爲適應心理學領域的不斷進步,本書自1967年修訂時開始增加新作者,以期融入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新出現的分支領域。50多年間本書已出至14版,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始終代表心理學教材中的黃金標準。雖然新作者都是各領域的專家,但爲了紀念西爾格德對本書和心理學教育的貢獻,本書始終保留西爾格德爲主要作者的地位。 本版在保留了以前各版圖文並茂、善於幫助學生整合所學內容並記住大量信息的優點的同時,還在“雙面論證”“前沿研究”等欄目中,將心理學領域最新的材料與最古老的爭論一併呈現給讀者,向讀者全面展現了心理學所能達到的深度和廣度。無論是對心理學毫無基礎的初學者,還是想深入瞭解心理學全貌的心理專業學生,都必定能從本書中汲取充足的養分。


image

🌈在當前壓力、焦慮、內卷等裹挾的當下,我們越來越感到身心的“動盪”: 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如何平衡眼前的生活與遙遠的夢想?如何在理想與平庸獲得平衡感?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匱乏感?如何處理親密關係?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獲得人生的意義?如何接納,以及如何改變?如何實現自我轉變?…… 🌈《重新找回自己》是知名心理諮詢師陳海賢暖心之作,也是能夠幫助當代人解決心理困惑和難題的作品。 🌈全書分爲九大章節,書中既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又有豐富動人的心理諮詢案例,還有與案例相對應的實踐方法。而且陳老師在每個章節的最後加了“多年後的回望”,成長後的陳海賢來回望六年前的陳海賢,讀者能從中看到陳老師文字蘊藏的智慧、豁達、淡然,以及令人溫暖的氣場。


image

這本書的目的在於系統地介紹榮格心理學體系,河合隼雄先生從瑞士榮格研究所取得榮格派分析師資格後,回日本兩年之內成書。儘管這樣,也不可誤以爲這是一本照本宣科的教材。河合隼雄先生從數學專業轉行投身臨牀心理學領域的過程可以參考他本人的著作《給未來的記憶》。他在去美國UCLA、瑞士榮格研究所深造之前,就已經潛心鑽研、實踐多年,經過歐美嚴格的正規化訓練更是如虎添翼。這本早年的處女作,一樣有着豐富的人生經歷、人生思考作爲基石,打開了一扇心靈學問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