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常態病理學

人是天生懶惰的嗎? 什麼纔是真正的精神健康?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將“人學”娓娓道來 《常態病理學》深入分析了現代人的常態病理學:包括何爲精神健康、當代文化中的宗教真空、對生產與消費的崇拜、快樂與安全的關係,等等;明確闡釋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和人文主義的人學理論;並在最後部分試圖從社會經濟、科學、神經心理、動物實驗、人類的天生被動性等多重角度回答“人是天生懶惰的嗎?”這一經典問題

此外,弗洛姆還試圖在本書中給出克服不健全的社會、自戀、異化、戀屍癖等精神疾病的解決方法


  • 逯芸溪
    薄薄一本定價48,冤枉
  • 韓懷蓮
    很有批判性
  • 巴芸溪
    進入最後一章節開始變困
  • 居懷蓮
    講座合集,但並不是講得很清楚
  • 國鴻卓
    寫得不行,翻譯的更是不堪入目
  • 昝恨真
    “心理健康在於最低限度的自戀,但是精神病正是出於完全的自戀,不論是作爲個人還是羣體,人類的目標就是要克服自戀,能夠去關愛他人,能克服對自我的崇拜
  • 向莘莘
    作爲抵禦無聊的讀物只值三星,理論略有過時,行文枯燥無味
  • 皮正思
    不要說弗洛姆從未過時,他甚至現在都是超前的
  • 能今瑤
    他認識的真實那麼真實,他認識的真實有那麼多人至今不認識
  • 乜雪冰
    標題缺乏傳播性,根據內容改成:對“正常人”的分析:弗洛姆人學進展 或許會好傳播點
  • 庾元楓
    第一部分逐句勾畫,單單讀着這些分析本身就構成一種精神治療
  • 厙新苗
    原來在大半個世紀之前,弗洛姆已洞悉“現代病”
  • 陽佟靖琪
    作者對普通人的病態心理分析非常到位,譯者更是傾盡全力,追求著譯合一的文學效果,非常值得一讀和珍藏的好書
  • 璩芙蓉
    弗洛姆從歷史發展角度闡述人類遭受異化之後,出現所謂“常態病例”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