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榮格心理學入門

這本書的目的在於系統地介紹榮格心理學體系,河合隼雄先生從瑞士榮格研究所取得榮格派分析師資格後,回日本兩年之內成書

儘管這樣,也不可誤以爲這是一本照本宣科的教材

河合隼雄先生從數學專業轉行投身臨牀心理學領域的過程可以參考他本人的著作《給未來的記憶》

他在去美國UCLA、瑞士榮格研究所深造之前,就已經潛心鑽研、實踐多年,經過歐美嚴格的正規化訓練更是如虎添翼

這本早年的處女作,一樣有着豐富的人生經歷、人生思考作爲基石,打開了一扇心靈學問的大門


  • 敖綺夢
    就閱讀體驗而言,沿着序言開啓的路途,一路走到了最後,期間有深沉的感動(爲人們爲了實現自性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有成功也有失敗),也有當頭一棒的警醒(榮格從來都不支持用僞科學解釋難以相信的事情,這點讓我想到維特根斯坦,“我們不該過度解釋預知夢),同時也爲榮格在詮釋案例與思索時的審慎和柔情而動容
  • 宇文若薇
    就知識體系搭建而言,書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一系列榮格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對夢境這類直接體驗的討論又呼應了自己之前讀的《宗教體驗種種》,同時對未來的閱讀和探索搭建了堅實橋樑
  • 歐陽佳美
    “如果世界上存在着只依賴着思考且完全無視情感的哲學家,或者感覺機能非常發達卻缺乏直覺機能的音樂家,我們可以承認其正確性,但無法感受他們的創造力
  • 宋文翰
    人的心靈中,存在內傾與外傾、阿尼瑪(阿尼姆斯)與人格面具、思維機能與情感機能等多種矛盾,每一對矛盾,都是既對立又互補的,爲求得更好的生活,在這些矛盾中,選擇是不必要的,因爲選擇意味着斬斷,意味着差異,並在差異的基礎上做出判斷,差異判斷最終導向偏廢
  • 路紅豆
    看完這本入門書,似懂非懂,但也收穫了很多新的東西,情節、投射、無意識、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自我、自性、自性實現,關於集體無意識、意象和象徵這塊讓我對神話有了新的認識,對夢的分析也讓我有所收穫
  • 李白易
    而在混亂之中超越非黑即白的判斷, 統合兩種對立機能而產生的的新的認知就是象徵
  • 郎修筠
    非常棒的榮格心理學入門讀物,淺顯但是有趣,打算再接着去看榮格的其他專著了
  • 丁芸若
    河合隼雄的書如果讀的時候覺得不適,就都算翻譯的鍋吧
  • 支孤菱
    如果說弗洛伊德的理論就是告訴你深處泥潭,這個泥潭與你小時候關係密切,那麼,榮格(或河合隼雄)的理論就是在說,你在泥潭裏不要怕,我拉你上來,我在拉了啊,抓緊
  • 端木和悌
    中國最早系統去做河合隼雄的就是東方出版中心,譯者就是李靜,之後讀客做了他的對話錄、兒童文學心理學那些,這兩大團塊架構了國內的河合隼雄文字江山,但引進順序不同於寫作順序,比如本書其實是河合最早的作品,他在其中提到的析夢、情結之類後來都專門著述詳解
  • 師靈萱
    榮格真的好偉大,如此平易近人地講述出榮格的偉大的河合隼雄先生同樣偉大
  • 翟洮洮
    看了很多名詞解釋,要去看原著了,還有這個厚厚的小開本以及有點透的紙閱讀體驗真的不太好
  • 池芝蘭
    每次看心理學相關書籍都感覺作者把我從沙子裏揪出來然後抽了兩巴掌,而且我沒法還手,因爲他寫的是真的
  • 郜訪曼
    的確是入門的書籍,好像這半年讀的理論書太多了,對這種入門書籍感覺有點太淺顯了,更像挑戰一下看原著,但鑑於也不是專業學心理學以後有空再看吧
  • 金易夢
    很喜歡這種帶有自我體驗的入門書,心理現象學與自性二章尤爲精彩
  • 傅修謹
    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 郗華燦
    名副其實的榮格心理學入門的好讀物,翻譯也很好,篇幅精簡可讀性很好
  • 左丘晴曦
    好多想他深入一點的地方沒有深入,雖然是入門書,感覺有點停留在淺顯表面了,開頭廢話略多,可能對諮詢的比較有用
  • 範晶晶
    很好的入門讀本,畢竟不是誰都能一開始就啃的動《紅書》的
  • 柯立軒
    不止於知識性的描述和概念構建,真正努力理解榮格、並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體驗的人,才寫得出這樣的入門書
  • 馮雪冰
    好書,是很好的榮格學說的入門書籍
  • 狄如風
    非常棒的入門書、結構清晰、各種概念深入淺出、翻譯很棒
  • 盧霞飛
    河合早年說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很難被日本人理解,關於這個判斷,還有不太明白之處
  • 晏玲玲
    把一些日常既知的經驗通過學術語言再還給我們,無甚新意,只能說適合完全不瞭解心理學的,或者沒有閱歷的人
  • 戎宏揚
    我懷疑它是本諮詢師指導手冊......而且作爲一本心理學書籍,日式翻譯腔太重了(也有可能原著就是如此),就像是個慈祥的老人在給後輩講故事和道理.....我還是更偏好較抽象的理論和明確的定義,通俗的解釋最多隻能作爲補充,但這本書裏摻雜了太多作者本人的感想
  • 衛和靜
    雖然Jung榮格以澎湃的偉力關注到東方思想,在他體系中充分淋漓地借鑑;但本書作者河合隼雄書中也多次提到,榮格理論中某些點與東亞文化並不能太匹配
  • 滕睿達
    是爲數不多,看完以後,對某個陌生的概念有了清晰認識的一本書,本人這方面邏輯很差,但這本書很好,也是爲數不多看再怎麼久也不會累的一本書
  • 步冬菱
    本書對人生低谷給出了最美好的解釋:本體突然覺知到自身劣勢機能的存在及可能性,在不抑制優勢機能的情況下探索劣勢機能而使人進入無所產出的低谷與混亂
  • 晉楚華池
    相較於市面上其它介紹榮格的書,本書的探究算是非常深入,但是依然用“入門”一詞來做題目,而且全片也都在時刻提醒“有興趣請去看原文”,這種謙虛,纔是對研究成果最大的尊敬吧
  • 全寄藍
    作者很有才氣,能把模糊而晦澀的榮格心理學理論全面清晰地講出來,舉的例子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十分準確,有效深化了讀者對榮格理論的認知
  • 融初雪
    作者不僅是學者,還是按榮格理論自我成長的實踐者,影響幫助過很多人
  • 歐悅可
    清晰簡潔,幫助我這種沒有心理學基礎知識的人初步瞭解了榮格的理論
  • 欒燁熠
    榮格融入了很多東方的思想,強調調和 無意識的重要性,意識與無意識互補 夢是無意識的體現 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多種人格面具 陰影是被壓抑的慾望,過度壓抑產生心理疾病 ,自性實現-正視缺點並整合進自我,而不是迎合社會壓抑自身,才能心理健康
  • 馮德曜
    夢最大的意義在於對意識的補償功能,含逆向補償,但不限於此,夢是當時的意識狀態與對應的無意識狀態相互作用的結果
  • 終麗華
    意識和無意識的互補,自性趨向達到更高平衡頗有黑格爾否定之否定理論,共時性理論的提出也讓自己脫離自我認知框架,拋開因果律去看問題,不過總體而言,語言親切,行文溫暖,是按摩心靈的一本書
  • 汲夢竹
    讀了這本書對夢的解析開始接受了,以前總認爲夢是日有所思造成的,沒有什麼意義,原來夢對於心理疾病的治療大有用處,夢是意識與無意識之間作用的結果
  • 史菁菁
    弗洛伊德的創傷理論(決定論)——阿德勒的權力動機——榮格的“以全體性爲目標的心理動態的個性化過程”(重視經驗,意識與無意識的互補,對情結和陰影的自我整合,意象及象徵的創造性,“自性”的實現),越來越有建設意義
  • 餘白雪
    榮格分析心理學的體系介紹,關於心理機制、情結、集體無意識、心理治療方式、自性等等詳盡的介紹
  • 文良哲
    意識與無意識、人格類型、情節和原型、夢……這些在日常中都有所瞭解,關於自性的解釋耳目一新:自我是意識(人格)的中心,自性是意識和無意識這個整體的中心,實現自信需要將無意識整合進人格,將自我提升到更高層次統合狀態
  • 祝恨蝶
    人格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整合意識與無意識,並且聯繫客觀世界聯繫,自性實現是榮格心理學的意義
  • 滿宜春
    寫的很好,榮格的思想令人思考的點,一在於對於未知的真正,極有人文主義的本真性,二是敢於歸納內心的結構,二者結合所以提煉的觀點都很精煉
  • 蘇書萱
    把榮格和東方思想做了些融合這點很不錯
  • 韶詩霜
    讓我對榮格思想的認識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