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天生不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雖然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卻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爲何會如此不同,這些不同又體現在哪裏,因此,我們不但沒有正確看待這些差異,利用它們彌補自身的缺陷,反而因之造成了諸多誤解、膈膜和障礙

基於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根據自己多年的觀察和調研,《天生不同》的作者發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數人格測試表(MBTI),系統地解釋了人們的天資差異,描述了由外傾和內傾、感覺和直覺四種主導心理功能,與思維和情感、判斷和感知等四種輔助心理功能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十六種人格類型的特徵,它們對個體產生的不同影響,以及在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等領域的實際應用

作爲有史以來使用最廣泛的人格類型測試工具,不管你是家長、教師、學生還是上班族,MBTI都可以幫你評估自己的人格類型,瞭解自己與他人人格的優勢和劣勢,從而突破自我發展的瓶頸和人際之間的“性格壁壘”,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在互補的基礎上最大化地實現個人和團隊的潛能,成功地完成既定的目標


  • 梅睿範
    外傾型人格用主導心理功能處理外部事務,因此E-J型生活方式是判斷型,主導心理功能應爲判斷維度的T/F;相應的,E-P對應感知維度的N/S
  • 姜從霜
    因此,I-J型主導心理功能是感知維度的N/S,I-P型則是T/F
  • 索問香
    這也解釋了爲何我在按照判斷來行事時對抗性非常強,輔助功能是用來平衡外界的,但它並非主導功能,錯位感導致方向感和直覺的抗拒;*主導功能和輔助功能之於內傾外傾人羣而言,帳內外的將軍/助手比喻非常容易理解
  • 屈驪雪
    心理的主導功能和輔助功能概念也解答了MBTI貼標籤的疑惑
  • 洪雨澤
    這樣才能夠鍛鍊到自己的輔助心理功能F,來使得自己的各項功能都全面發展
  • 劉天玉
    *感知偏好是會爭奪注意資源的;*判斷偏好,我的“偏好”與我真正的功能偏好是不同的,這是我最大的矛盾來源;*主導功能很重要,平均代表對抗,區分主次才能均衡發展
  • 陽佟樂池
    第二個,根據從小因熟練而擅長,從而決定主導功能,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點粗糙,或者說,對於那些只受環境影響,從未對自己進行審視的,才受這種規律影響,如果充分覺醒並按照自己意識改變自己,各種功能有意識控制發展,這種理論下是不是不成立的
  • 熊雋潔
    書裏定性描述比較多,對於16種人格劃分的成因以及各類型人格主導心理功能的判定由來,缺乏嚴謹的推導,只是作爲結論陳述出來,讀起來覺得不利於理解接受也一定程度缺乏科學性
  • 權華池
    內傾型人格則剛好相反,用輔助心理功能處理外部事務,主導心理功能只用在內部世界
  • 宿博涉
    伊莎貝爾•邁爾斯指出榮格忽視了輔助心理功能的重要性,並將其提出的八種人格類型擴充爲16型
  • 司空雨靈
    J/P是生活方式,反應個體外在行爲偏好,由此判斷個體的主導心理功能
  • 龔雨澤
    對於深入瞭解人格類型挺有幫助的,明白了某種人格趨於成熟必須要發展劣勢功能,平衡主導功能判斷功能
  • 皮婭芳
    理解人格類型理論,也能幫助我們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有時這些矛盾,可能只是因爲彼此感知和判斷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導致的
  • 烏洛靈
    會推主導和輔助功能了,之前看過一個視頻但印象不深,看來我的學習還是自己看書大於聽課的模式
  • 昝俊名
    瑕疵在於本身人格就無法完全被歸納,感覺人格成熟之前閱讀可能會因此被帶偏,但是其對於人格和心理功能的解釋與本人心理髮展的過程非常相似,是促進人格健康成長的好書
  • 霍聖傑
    (1)理論:MBTI本質上在解釋人如何將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聯繫起來,即感知和判斷;(2)自我:人格天生不同代表着不同人生來就選取了不同的感知和判斷傾向類型,成功的關鍵是做自己,揚長避短;(3)交互:不同的人格類型需要尊重、理解和欣賞,這是所有好的關係的基礎;(4)發展:性格傾向雖然生來既定,但人仍可以在充分發展主導心理功能後補齊自己的性格短板,增加有益的輔助
  • 郭凌青
    看完反而覺得根據16個類型去定性有點太簡單粗暴了 因爲預設的判斷是性格決定命運 但很多人其實會在不同人格之間遊離變化 MBTI最大的意義在於讓你發掘確實會更適合你 對你來說更容易更快樂的事情 或者說尋找同類人 對別人能有一個初步的快速判斷 人性太複雜難懂了 我們總是希望尋找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在理解別人這件事情上偷懶 包括星座甚至生肖那些 但這些方法中目前最接近科學最合理的方法還是榮格的八維
  • 成碧玉
    本來做測試的時候就覺得好準,看完書更覺得牛逼,書是好書,只是翻譯應該拉出去槍斃一百遍
  • 勞天韻
    mbti入門書 不過這文字可能因爲翻譯關係總是讀不太進去 全書看完對mbti只能講稍有了解 主要是比較能代入自己的類型
  • 山津童
    在人格應用方面,作者談到了婚姻、兒童教育和職業,都很有見地,例如:雖然原則上越相似越融洽,但只要有理解、欣賞和尊重,即便雙方只有一個人格維度相同,也能夠擁有幸福的婚姻
  • 容惠心
    最好看書的後面部分前先把EISNTFJP這幾個字母代表的類型得記住,可以讓你比較快的反應過來在講什麼類型因爲正文內容的人格類型都是用字母來說的
  • 樊韶麗
    還給我瞭解其他人提供了一個理論,我可以觀察猜測出別人的人格類型
  • 習問風
    《天生不同》是MBTI作者Isabel Briggs Myers,基於榮格的人格類型,所發展的MBTI的理論應用著作,偏大衆心理學
  • 皇甫飛薇
    人人生而不同,MBTI從人格心理學角度對人格類型進行識別,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這個理論重新認識自己, 瞭解自己
  • 吉高爽
    2.“在你所處的行業中,如果大多數人的感知和判斷方式都與你不同,那麼你能夠獲得的支持就非常有限
  • 符開宇
    內傾外傾IE,感覺直覺Sensing,iNtuition,思維情感Thinking,Feeling,感知判斷Perception,Judgement
  • 段幹新苗
    外向和內向,感覺和直覺,情感和思考,感知和判斷,作爲人格因子的兩極,究竟是無法兩全,還是你中有我彼此促進的呢
  • 仲惜夢
    3、直覺型的人就容易對現實的意識不夠敏銳,而感覺型的人對符號的把握和類比的能力較弱
  • 史承悅
    思考型的人對處理情感活動的能力較爲薄弱,而人的情感活動也比思考活動更爲複雜,而情感型的人容易出現缺乏邏輯性的問題,情緒反覆無常
  • 褚和宜
    1、在MBTI中,對個體的職業選擇影響最大的人格維度是“感覺-直覺”偏好
  • 豐紅螺
    感覺型(S)的人喜歡處理客觀事實的工作,他們也更在乎職業是否具有穩定的發展前景;直覺型(N)的人則更關心工作能否實現自我價值,是否具有創造性
  • 方白安
    2、偏好思維(T)的人更善於處理和機械、規則或理論相關的問題,因爲這些問題需要有嚴謹的邏輯思維,不涉及情感;而偏好情感(F)的人則擅長處理和人有關的問題
  • 江雅豔
    2、感覺型認爲間接接受的信息相對不可靠,認爲推斷沒有明確表明的東西可靠,偏好理智、精確,並通過熟悉事物來學習和理解
  • 漆雕貝晨
    情感型的人目標是人而非物或觀點,對於涉及到人的動機和需要人的自願配合的事務上較爲擅長
  • 邰夢菡
    4、判斷型(J)人喜歡自己的工作井井有條、計劃明確,而感知型(P)的人,特別是直覺感知型的人,則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他們更喜歡隨機應變
  • 宋雅可
    感覺-直覺兩種感知方式,知覺-情感兩種判斷方式,更習慣於用感知還是判斷,區分很有啓發性
  • 劉旭鵬
    又如每個類型在人羣中佔比有很大差異,在小學中學“內傾直覺型”僅有1/16,因爲與旁人迥異而會認爲是種缺陷,但只要悅納自己,同樣可以發揮出強大的人格潛能
  • 居夏之
    直覺型從接收信息到得出結論的中間階段通過無意識處理,從思考到得出結論具有跳躍性,對符號化理解能力更強,通過悟性來學習
  • 居靖琪
    各個職業不同類型的分佈,以及交友過程中,每個人處理信息說話方式的不同
  • 巫馬雨彤
    不過作者講到直覺型和感覺型的人時,用美國人和英國人舉例很有意思,給我印象很深
  • 郭永昌
    邁爾斯用S/N的不同解釋英美兩國迥異的國民性:美洲首批殖民者多是英國的直覺型人,他們主導了美國的發展方向(雖然人數僅佔1/4),而留在本土的則多是感覺型人
  • 庾山彤
    曾經我以爲只有一種模版一種優秀的人…不明白人和人性格的差距以爲那是好壞的區別…但是現在瞭解了自己理解了大家喜歡上了自己…更能堅定自我了,原來我沒有錯…
  • 鄔葉丹
    時值年末,在考慮轉換工作賽道之際,看了這本書,對自己的自我認知更清晰了,我明白了我爲什麼在現在的工作中會如此痛苦
  • 劉晗玥
    理論很陳舊,但是對現在的生活依然有啓發,看到帶N的比帶s的更擅長學習忽然明白了什麼哈哈,人生來不同,不需要強求都走一樣的路,需要開發自己的優勢
  • 郎代芹
    通過這本書,我對MBTI理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進而對自己的人格特點、優勢劣勢、人生目標、職業發展、情感婚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 包玄素
    但是越看越覺得不清楚自己是什麼類型,就像文中所說的,只有相對的像某個類型沒有絕對的是某個類型
  • 融樂蓉
    算是自己的人格和心理學的入門書籍,簡單接觸了榮格八維之後,MBTI的人格評判就顯得太武斷了些,所有人的人格在四個維度上僅是有所偏向,而非完全不存在維度另一端(極端情況除外),16型人格完全沒體現非顯性維度的存在,而被忽略的這部分,根據榮格八維的理論,也是一個人人格建立和心理分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郟雁芙
    但是書裏很多描述,對照身邊的人的不同性格,還挺有參照意義也挺有趣,有關孩子的部分也有一些啓發;書裏對於一些概念的重複性有點高
  • 岑明俊
    幾個想法:1)確實不太像臨牀心理學的工作,更像consulting firm的顧問們基於人羣觀察和量表測試做出的16種的group哈哈哈,所以只能說是大衆心理學;2)邁克爾爲這一個系統設定的價值是很遠大的,她們覺得社會工程應基於人格類型,甚至於到達巴別塔隱喻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充分共通和理解;3)但是這種人格切分確實是挺tricky的,人成長的不同階段、同一階段的不同情境都有可能有大量的動態變化,所以它的適用確實也不是嚴絲合縫的,只能在二八意義上實現有美感的分類吧;4)它至少把人的特徵符號化了,讓我在交往、溝通、處理與自己有關和與集體有關的事項上,都有更具體的着眼點,也讓我明白了人格的可塑性,在偶爾暴露的人格陰影區上更勤快一些的耕種
  • 桂燁華
    2. 只要我們能努力發展自身的人格優勢,並注意彌補自己的人格弱點,學會欣賞不同人格類型的優點,我們面前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寬闊
  • 梁丘芷若
    《天生不同》層層深入人格類型,通過人們的行爲或性格偏好來區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程度
  • 閆法和藹
    通過本書對於十六型人格的描述和表格對比,可以輕鬆明白自己和家人是哪一型,我才知道,爲什麼我抽象地同時談論幾件事,會讓伴侶困惑不解;爲什麼我感覺自己只是在闡述事實、沒有批判性,卻仍然讓伴侶感到傷心;又爲什麼我可以輕易下決斷,即便這個判斷可能是錯的,而伴侶寧願保留意見聲稱或有隱情
  • 鬱英媛
    只要我們能努力發展自身的人格優勢,並注意彌補自己的人格弱點,學會欣賞不同人格類型的優點,我們面前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寬闊
  • 毋孤容
    翻譯有的地方有較爲精彩的段落,但也有些微小的疏忽(抱歉因爲專業原因尤其關注這方面)裏面很多內容就是許多mbti區up主視頻裏的內容,視頻專挑一個小部分講,看時也覺得啓發很大,看完就忘,果然還是書本連續的語境有邏輯順序安排的整體的系統的內容,讓人更方便從整體上串聯把握
  • 左丘綠海
    作爲mbti的科普和基礎學習,還是不錯的
  • 薊凡霜
    很全面介紹mbti,又學到一個分析人格的工具,人格居然是天生的,終於理解自己爲什麼總是很難認同別人
  • 封和澤
    一定要多找人測 才能對應着理解不同的人格類型特徵 一定要多給人講 聽別人的疑問 才知道自己要再多去讀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