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經濟學家辜朝明在本書中深入探討了傳統經濟解決方案在應對大衰退和疫情後經濟與社會問題方面的失敗。他從資產負債表衰退和全球資本競爭的初始概念入手,解釋了大衰退爲何持續如此之久,以及爲何過去行之有效的良好政策如今卻不再奏效。 讀者會發現,儘管發達經濟體很早就從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進入了被追趕的時代,但這些經濟體的政策辯論還在沿用黃金時代的假設。這些假設雖已落伍,但仍是高校經濟學課程內容。此種不匹配導致對貨幣政策的過度依賴和對財政政策的重視不足,從而扭曲了經濟,加劇了不平等。 辜朝明曾廣泛參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經濟體關於經濟、銀行和貿易相關政策的辯論,書中通過這些真實的例子,闡明瞭發達經濟體在被追趕時代的正確政策組合與黃金時代的政策組合截然不同。書中還解釋了央行在對抗通脹方面所面臨的挑戰,由於10年來發達經濟體過度依賴貨幣政策,世界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氾濫。 本書不是簡單地假設增長趨勢的存在,而是直面經濟增長問題,以闡明增長驅動因素和衰退驅動因素之間的對稱性。書中還指出,自由貿易與資本自由流動之間存在根本的脫節,這一問題必須加以解決,才能使全球化收益最大化,且代價最小化。 本書以簡潔的語言和強烈的緊迫感寫就,任何關心全球經濟、金融穩定和地緣問題的讀者都會找到共鳴。


image

《解讀中國經濟》是解讀中國經濟之作,總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和改革活動的經驗,提出了一個經濟發展和轉型的一般理論,並以此理論分析中國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成就,面臨的主要經濟、社會問題,探討其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書中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實例,系統地回顧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與改革經驗,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 面對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新形勢下的新變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態下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探討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文化復興的深刻內涵,並對中美貿易摩擦、“一帶一路”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熱點問題進行了透徹的解讀。


image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轉型發展、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暴發等問題交相疊加,無不考驗着我國面對複雜問題的智慧和勇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空前凸顯。這本書從基礎性、結構性、機制性、制度性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我國供給側關鍵矛盾並對症下藥。 全書一共七章。第一章詳解如何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第二章聚焦去槓桿與金融風險防範;第三章解讀新時代下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之路;第四章講述“數字化”如何重塑經濟社會生態;第五章對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開出藥方,並預判今後十年房地產行業六大趨勢;第六章着眼於國有企業資本運作與地方政府營商環境改善;第七章闡釋新局面、新特徵下,我國對國際形勢與中美關係的應對之道,深入剖析“雙循環”新格局。


image

這是一本研究當前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專業著作。 作者破除了此前經濟學家和央行的誤判,指出整個世界突然開始物價高漲,根本原因並非俄烏衝突,而是疫情帶來的範式轉變。其創新性地找到現代物價理論所忽視的因素,通過分析歐美和日本應對通貨膨脹的政策措施,闡述了爲什麼穩定物價的傳統工具無效,央行的侷限性如何導致其應對新通脹的無力,揭示出日本及各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本書從消費者行爲變異、勞動者行爲變異和企業行爲變異三個方面分析了全球經濟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以及帶來的深遠影響。作者強調,新的價格體系正在形成並深刻改變全球經濟運轉的動力。在這個關鍵節點,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如何應對,如何做出選擇至關重要。苦於慢性通貨緊縮和急性通貨膨脹“兩種病痛”的日本需要找到特別的藥方。


image

編輯推薦 辜朝明的理論不僅顛覆性地解析了美國大蕭條和日本大衰退的根源,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理論,更在全球喧囂的救市聲中提出了可能更加有效的解決之道,而對未來的經濟,他也做出了極富智慧的預見。本書是解讀經濟衰退、金融危機的必讀之書,衆多經濟學家提及經濟衰退,必提及本書。 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的當下處境,建議各位讀者仔細閱讀辜朝明先生的這本著作。 內容簡介 19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爲何會那樣嚴重和漫長?這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都困惑着經濟學家們的問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本•伯南克甚至將美國大蕭條稱之爲依舊無法觸及的“宏觀經濟學聖盃”。但是1990年至2005年的日本大衰退通過證明在傳統對策明顯失效的同時,一個處於後泡沫期的經濟體將會陷入長期衰退,最終爲我們提供了一些決定性的線索。這本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著作不僅解明瞭美國大蕭條與日本大衰退的根源,同時也爲那些正在與後泡沫期經濟衰退進行鬥爭的國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議。


image

本書生動敘述了經濟學思想演變,是解讀現代世界的絕佳引導,無需經濟學背景,適合學生、經濟學愛好者和一般讀者。 作者託德·布赫霍爾茨以獨到的方式將亞當·斯密、凱恩斯、馬克思等偉大經濟思想家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相結合,展示了這些古老經濟學思想在當代世界的活力。最新修訂版涵蓋了當代 經濟的熱門話題,包括氣候變化、自由貿易、難民危機等。深入淺出的敘述風格,讓您更好地理解經濟學在當代社會的關鍵作用。 以獨到的方式將偉大經濟思想家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相結合,展示了這些古老經濟學思想在當代世界的活力。作者通過深入淺出的敘述,將經濟學的複雜概念和理論變得易於理解和應用。 涵蓋了當今熱門話題,如氣候變化、自由貿易和難民危機。這使得《經濟巨擘》成爲了解決當代經濟挑戰的重要指南。作者將經濟學思想與現實問題相結合,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學在解決現實世界問題中的關鍵作用。 本書適合學生、經濟學愛好者和一般讀者閱讀。作者以生動的敘述方式呈現經濟學思想的演變過程,使得經濟學變得易於理解和吸引人。 專業評論: 《經濟巨擘》是對歷代經濟學大師經典思想的詳細解讀,作者通過深入探索偉大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馬克思、恩格斯等各學派經濟學家的思想,解讀了經濟學巨人們的思想瑰寶對當今世界經濟與文明產生的持續影響,以妙趣橫生而又嚴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各經濟學派思想的碰撞與傳承。這些寶貴思想作爲人類智慧的結晶,具備永恆的價值,值得後人的借鑑與學習。——中國技術經濟學會黨委書記、理事長 李平 本書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講述了歷史上十幾位經濟學大師的人生歷程和所開創的經濟學思想的淵源。那些偉大的經濟思想來源於其所處的時代,亦離不開其所處的時代。如今,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已經成爲令世界矚目的奇觀,這一偉大奇蹟正呼喚着新的經濟學思想加以解釋,屬於中國經濟學的時代已經到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德林 洞悉經濟力量,開啓智慧之門! 領略經典經濟學思想,深入瞭解經典經濟思想的碰撞與傳承。 探索經濟規律,與經濟學大師隔空對話,認知塑造生活的經濟力量。從抽象原理到實際應用,全面梳理經濟思想史,爲初學者打開通往經濟學的大門。


image

1870年以前,人類生活在極度貧困中,緩慢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果被不斷膨脹的人口吞噬。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發明創造加速推進,技術能力每過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終改變了全球經濟生活的面貌。前人以爲,這種力量將幫助我們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在本書中,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布拉德福德·德龍講述了1870—2010年工業實驗室、現代公司組織和全球化如何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物質繁榮,它們給人類和全球帶來了何種變化,以及爲何沒能幫助我們建立起理想社會,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氣候變暖、經濟衰退、不確定性與不平等加劇的困境。 本書以令人驚歎的廣度與深度,向讀者揭示了加長版20世紀的發展真相:遠非大幅躍進,而是蹣跚前行。 ★知名經濟學家布拉德福德·德龍關於加長版20世紀全球經濟史的宏大敘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2022年度好書!錢穎一、克魯格曼、皮凱蒂、薩默斯等推薦! ★聚焦人類加速發展的加長版20世紀,不拘泥於國家和地區,也不拘泥於經濟領域,而是囊括髮展的各個方面,包括科技進步、發明創造、全球化、制度變革、動盪宏大敘事。翔實的史料,動人的細節故事,加上作者強大的駕馭能力,是書寫20世紀全球經濟史的經典之作。 ★歷史總是押着相同的韻腳,當下國際經濟形勢,在歷史上有很多相似的時刻。歷史有助於研判未來。 ★錢穎一、保羅·克魯格曼、托馬斯·皮凱蒂、勞倫斯·薩默斯等重磅推薦。 這本“20世紀”經濟史覆蓋了從1870年到2010年跨越140年的“加長版20世紀”,這種獨特敘事本身具有深刻的底層邏輯。德龍認爲這期間人類在實現經濟增長和追求公平理想兩個方面徘徊前行,在曲折中邁進。這本著作內容豐富,視野寬闊,不僅是20世紀的歷史敘事,更啓發我們對21世紀人類未來的深入思考。中國讀者尤其會從中受益,它把我們熟知的“加長版20世紀”中最後30年放進140年的全球歷史長河中審視,幫助我們清醒定位當前和未來。 ——錢穎一,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權威的經濟史著作……提出了精彩的問題,並梳理出大量關鍵事件。 ——保羅·克魯格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德龍以淵博而扣人心絃的風格講述了一個故事:自1870年以來的經濟增長如何塑造了當今的全球經濟,又如何讓人們追求公平的理想落空。實現經濟正義,爲所有人提供更平等的權利和機遇,仍然任重道遠。 ——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作者 只有歷史提供的經驗教訓才能指導我們在如今的動盪歲月中設計前進路線。在闡述經濟活動及其長期影響方面,我從未見過如此具有啓發性的著作。所有關心全球體制未來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 ——勞倫斯·薩默斯,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財政部長 沿着20世紀經濟發展歷程的一趟令人激動和愉快的精神之旅。德龍把過去的衆多謎團集中起來,講述了一個傑出成就與巨大缺陷並存的歷史故事,是我們理解塑造當今世界的各種力量的絕佳窗口。 ——米努什·沙菲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院長


image

本書從中國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變遷的歷史維度,分專題梳理了中國經濟改革進程的前因後果及其演化路徑,從中也可以看到市場經濟和統制經濟兩種不同的模式在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中長期存在的矛盾和衝突,以及市場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頓會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重大風險。 儘管“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已經寫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但市場經濟取向與統制經濟模式之爭並不會就此消失,因此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仍然對國運興替具有重要意義。


image

《逃不開的經濟週期(珍藏版)》內容簡介:我們一生都會歷經數次經濟的增長、衰退、停滯和危機,對於未來生活的看法總是從樂觀的高峯跌落悲觀的深淵,又在某種契機下重燃希望。如此循環往復的經濟波動,就是經濟週期,對於經濟週期,我們該如何理解和把握呢? 爲解開經濟週期的奧祕,作者拉斯•特維德帶領我們翻開經濟週期的歷史,從蘇格蘭賭徒兼金融天才約翰•勞所生活的時代開始,一直到今天的計算機時代,回溯300年來財智精英對經濟週期理論和現象的解密之旅,包括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股票經紀人李嘉圖、投資銀行家桑頓、志得意滿的熊彼特、美國“最惡交易員”古爾德等人,探索各派經濟理論與模型,幫我們揭開經濟循環的真相。 這趟歷史之旅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回顧過往,而在於幫助讀者將對經濟循環的理解正確運用於預測經濟波動、因應形勢、明智投資、規避風險。


image

米塞斯作爲第一次世界大戰九死一生的親歷者,出於對德意志民族和世界文明的擔憂而寫了本書,從和平與發展的視角,側重爲德意志民族併爲整個世界尋求突破一戰後困局的出路。本書包含三篇分析帝國主義的文章,認爲帝國主義是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全面批判了德國戰爭統制經濟,並對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歷史和政治主張進行了詳細分析。本書反思了上一波全球化受到阻礙並引發世界大戰的原因,對於當前“逆全球化”勢頭下國際關係的處理以及各國內外政策的制定頗有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