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大衰退

編輯推薦 辜朝明的理論不僅顛覆性地解析了美國大蕭條和日本大衰退的根源,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理論,更在全球喧囂的救市聲中提出了可能更加有效的解決之道,而對未來的經濟,他也做出了極富智慧的預見

本書是解讀經濟衰退、金融危機的必讀之書,衆多經濟學家提及經濟衰退,必提及本書

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的當下處境,建議各位讀者仔細閱讀辜朝明先生的這本著作

內容簡介 19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爲何會那樣嚴重和漫長?這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都困惑着經濟學家們的問題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本•伯南克甚至將美國大蕭條稱之爲依舊無法觸及的“宏觀經濟學聖盃”

但是1990年至2005年的日本大衰退通過證明在傳統對策明顯失效的同時,一個處於後泡沫期的經濟體將會陷入長期衰退,最終爲我們提供了一些決定性的線索

這本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著作不僅解明瞭美國大蕭條與日本大衰退的根源,同時也爲那些正在與後泡沫期經濟衰退進行鬥爭的國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議


  • 歐陽友珊
    資產泡沫破裂,企業迫以相應降低負債
  • 池曉莉
    核心觀點是企業在財務狀況不佳時轉變爲負債最小化目標,資金需求減少,貨幣政策失效,財政政策成爲維持經濟的首要手段
  • 卓晗日
    陽階段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爲目標,經濟衰退時採用貨幣政策,陰階段(資產負債表衰退)時企業則偏重負債最小化,衰退時則需要財政政策的刺激,因爲利率爲零貨幣政策無法再起作用
  • 傅美麗
    企業追逐的不僅僅是利潤最大化,還有負債最小化
  • 廣貝晨
    大思路很清楚:資產泡沫破滅後,企業資產負債表受損,追求負債最小化、借貸需求萎縮導致經濟衰退
  • 蘇山彤
    因此,這些企業在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後,其生產經營目標會由“利潤最大化”轉爲“負債最小化”,也即會利用後續的經營收入來償還過去的負債
  • 盛良朋
    在1990年,平成泡沫的最頂峯,日本的企業部門借入並支出了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9%,也就是41萬億日元的債務
  • 費成雙
    還是有一種新的維度評估經濟的,核心觀點是資產泡沫破滅讓企業主從利潤最大化追求轉向負債最小化,其他的都是通過舉例來解釋和驗證這個觀點
  • 嚴寄靈
    這部書,主要想說明的是,企業在面臨嚴重的資產負債表問題時,會將企業目標從利潤最大化轉向負債最小化,從而缺乏資金需求,居民也是這樣
  • 荀夜綠
    辜鴻銘認爲,企業出於還債壓力,會從利潤最大化目標轉爲債務最小化目標,這導致了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因此,他認爲,刺激性的財政政策能增加支出,增加企業收入,真正把經濟從衰退中帶出來
  • 匡憶安
    企業的目標可能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負債最小化
  • 程語絲
    部分觀點還不錯(核心內容就一個:資產泡沫破滅—企業技術性破產—資產負債表衰退:經營目標由“利潤最大化”轉爲“負債最小化”—貨幣政策無效,財政政策需要發揮更大功能吸收儲戶的冗餘儲蓄以避免陷入更大的衰退)
  • 戈小星
    核心主旨: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這樣一種由於貸方將目標由利潤最大化轉向負債最小化,而引起的資金需求萎縮,進而導致流通貨幣萎縮的衰退現象
  • 南宮芮佳
    所以企業應該選擇拋售資產,而不是用利潤去消除債務吧
  • 倪欣美
    從利潤最大化轉爲負債最小化
  • 祿平凡
    進而根據利潤最大化和負債最小化目標劃分不同的危機類型,形成所謂的陰陽週期,然後解釋次貸危機等
  • 懷友菱
    看了一部分,作者的觀點是:資產泡沫破碎後迎來了企業的技術破產(所有者權益爲負),但現金流爲正
  • 邱光濟
    1美大蕭條、後來日企均因資產泡沫破裂、資產負債表惡化,從追求利潤最大化變爲負債最小化,還債
  • 樂雅愛
    另外,頁岩油企業拒絕增產也可以是認爲負債最小化的一種微觀體現
  • 章若薇
    通常經濟學中假設了企業的目的是最大化收益,但這個情況下企業只想最小化債務,因爲“資產負債表衰退”,即是泡沫期間借貸太多買了資產,然後資產貶值但債務的數字依然很高,資不抵債
  • 仲芳澤
    四是對全球化導致的各個國家之間的結構性壓力的描述、對資本的無國界與國家和人的有國界之間的矛盾的闡述及結構失衡下的未來貿易衝突的加劇的預測都切合當下的時代要害與核心
  • 賀清妍
    作者試圖將大衰退這一宏觀現象歸結於企業與個人行爲的微觀原因,但卻嚴重缺失個體層面的理論解釋和案例引述,造成了行文邏輯上的巨大缺陷
  • 俞綺南
    作爲一部與金融危機同時發生的經濟學讀物,本書不失爲對於當下宏觀亂紀元的一個文獻式的腳註
  • 鄔立軒
    如果是經濟學學生,可以把這本作爲宏觀經濟學的補充讀物,結合現實經濟社會問題的理論剖析和糾正,4星
  • 高曜坤
    用企業債務表管理的角度解釋日本和美國經濟危機中的政策現象,在危機中兩國企業在低利率的寬鬆環境下並沒有擴大規模,而是用廉價的信貸償還債務,並削減產能,解釋了日本在大寬鬆政策下出現了通縮現象
  • 上官睿思
    分析結論契合歷史上經濟衰退時期的一些特徵,特別是對凱恩斯‘’流動性陷阱‘’從修復資產負債表角度進行了解釋,拓寬了傳統宏觀經濟學的研究視野
  • 婁和順
    這本書是我第一次開始思考學習宏觀經濟學的啓蒙之作,從宏觀角度瞭解了發現運行的根本矛盾
  • 封旻騫
    本書的精彩論述主要集中於以下幾點:一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理論完善且對現實有極強的解釋力,從微觀角度出發來闡述和完善了宏觀經濟學,彌補了傳統宏觀經濟學的一些顯而易見的缺陷
  • 融幼旋
    多重複,資產負債表式衰退是經濟週期式衰退以外的另一種衰退
  • 明醉蝶
    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概念有新意
  • 雲婉淑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資產負債表衰退、修復資產負債表這些沒有接觸過的觀點
  • 符倩語
    讀的過程中一直期待看到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微觀證據,直到最後一頁也沒看到,如作者所言,是企業微觀行爲的轉變引發宏觀運行機制和“陰陽”週期的轉變,竟然全書沒有出現一張企業層次的資產負債表數據,只停留在央行和金融機構層面,很可惜
  • 庾清暉
    日本之所以深陷資產負債表衰退,一個重要因素是它嚴格限制FDI,外資無法抄底購買它大幅縮水的資產,也就無法擡升資產價格以修復自己的財務報表
  • 倪思蓮
    而在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後,這些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價值不變,而資產端價值嚴重縮水,這就使得這些企業面臨資不抵債的境地
  • 籍詩霜
    2008年就提天朝房地產泡沫了,現在又漲了幾倍甚至十倍,房地產泡沫破滅引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近在眼前
  • 靳古香
    當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時候,由於資產價格下跌,企業陷入技術性“破產”,喪失借貸意願,以還債代替擴張爲第一目標
  • 蒯若菱
    我其實懷疑,所謂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也並非根因
  • 薛宜嘉
    這種衰退通常會在嚴重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後發生,由於一國企業在資產價格膨脹期間,舉債購買了很多資產
  • 谷鳴玉
    資產負債表衰退,貨幣政策失靈,需要財政政策發力
  • 查芮雅
    上班摸魚讀完了/資產負債表衰退
  • 微生樂心
    陰陽經濟週期是建立在資產負債表衰退和信貸緊縮衰退的認知之上認爲經濟階段總是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階段之中
  • 百里秋靈
    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資產負債表衰退是很新的概念,覆盤日本失落的二十年,探尋其中原因
  • 燕成雙
    一直強調資產負債表衰退,亮點在於追趕國、被追趕國、劉易斯拐點、產業鏈轉移承接模型
  • 汲驪娟
    觸發它的最關鍵因素:資產價格大幅縮水,其本身就是經濟週期的一部分,而危機過去、資產價格肯定會有所回升
  • 鄔雅懿
    況且,資產負債表衰退不也是屬於經濟衰退的一種嗎
  • 山雲英
    但是這一切僅僅發生在一個文明的貨幣週期中,貨幣主義者怎麼能料到信用貨幣終有一天會被自己所顛覆,無數個資產負債表的衰退將組成一個國家的資產負債表衰退表甚至貨幣危機
  • 鄒盈秀
    辜朝明野心有點太大,調子有點太高(語言還有點囉嗦),但不可否認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真是宏觀經濟學思想的一顆明珠
  • 閆法葉欣
    從人性出發,對資產負債表衰退和合成謬誤最簡潔的解讀
  • 東方元芹
    貨幣與財政政策領域實踐性很強的一本書,解釋清楚了經濟週期與資產負債表的辯證關係,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預見全球化的負面作用與思潮,具體聖盃意義的一本書
  • 仰曼安
    沒注意到是老書再版,資產負債表衰退的邏輯沒問題,但作者總想用一個概念解釋全部衰退現象,整本身又非常囉嗦,讀起來有點難受
  • 顓孫翰墨
    算是看完了吧,全文就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概念,別的也就那樣吧
  • 錢承基
    如果只保留一半的篇幅就很好,其實陰陽經濟週期和資產負債表衰退的邏輯非常清楚,再配合作者對日本經濟的深入瞭解,可以很簡明地說清楚邏輯
  • 蘇仙儀
    當經濟大衰退來臨,或者泡沫,資產價格暴跌,個人或者企業就會傾向於修復自身的負債表,從而形成了合成謬論
  • 鄔安雙
    資產負債表的衰退,企業傾向於還貸而不是再發展
  • 羊舌問寒
    資產負債表衰退很符合我們的現狀,而降息應對的效果會很有限
  • 須賓白
    把“資產負債表衰退”闡述得明明白白,需要多讀幾遍才能理解
  • 雙靈萱
    我並沒有過於深入的研究經濟學領域的內容,但這本書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內容還是很令人耳目一新的,只是已經是十多年前的觀點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追溯該理論後續的發展以及實踐中的應用
  • 韓俊逸
    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非常有意思的新提法
  • 孟心遠
    主體理論還是偏微觀,即以企業或者個人的資產負債表入手,當資產價格快速下降,企業轉向負債最小化,對借貸需求消失,所以貨幣政策失效,需要以財政政策幫助資產負債表修復
  • 盧鴻彩
    資產負債表的陰陽兩面,其實也就是心理的不同
  • 左丘嘉誼
    着重闡述了資產負債表衰退這一理念,從讀徐高老師的書追過來的
  • 諸葛清涵
    資產負債表衰退,新名詞
  • 歸海靈慧
    辜朝明在全球經濟學家中獨樹一幟的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和陰陽經濟週期這兩個概念,並通過詳細的數據和宏觀分析論證了日本的經濟衰退和美國大蕭條本質上是資產負債表衰退而非信貸緊縮
  • 蔣皓軒
    經濟路徑爲:經濟過熱——貨幣政策收縮——資產價格暴跌——資產負債表衰退——財政政策介入直至資產負債表恢復——貨幣政策恢復效用
  • 姬睿思
    以日本爲例進而引出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概念和特徵,並說明能夠成功解釋幾個大的金融危機的成因
  • 常德佑
    前置條件:泡沫破裂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現實爲資不抵債的技術型破產,但生產和利潤還維持正常
  • 權暄文
    以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情況下的企業行爲爲視角,提出微觀層面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 翁芸芸
    過去幾十年的城市貧民拆遷致富和現在的新農村脫貧致富,是人民幣資產負債表極速擴張正面效果的最好見證
  • 池祺瑞
    現在這個體量讓人覺得很冗長,更關鍵的是作者將最爲重要的幾次大衰退都歸結爲資產負債表衰退,讓人覺得他的兩分法沒有必要,而且話說回來,資產負債表衰退不也是經濟週期型衰退的一種嗎
  • 隗芳潤
    觀點不錯,但是把什麼都往資產負債表衰退上套,就有點牽強了,畢竟日本這個國家本身有比較獨特的國家和民族屬性,日本的經驗可以作爲其他國家在處理此類問題上的參考,不過還是要結合各個國家的宏觀和微觀政治經濟特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夏侯芮瀾
    誇的話不說了,單是資產負債表衰退概念本身和附錄仔細讀一讀就很有收穫
  • 鄔谷雪
    二是從資產負債表衰退角度解釋了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比我看過的其他兩種解釋(弗裏德曼的貨幣緊縮和羅斯巴德的政府和過度不合理干預)更有說服力
  • 宣惜夢
    資產負債表衰退解釋了很多微觀層面公司行爲,這個對()()也會有意義
  • 束子騫
    對於正在發生的事很有參考價值,“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概念像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 班悅遠
    第一章格外精彩,清楚解釋了日本爲何經歷了長期衰退,陰陽經濟週期理論也十分有創見,但其它章節的討論略顯虛浮,野心勃勃而論證不足
  • 柳彥昌
    資產負債表衰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角度
  • 淳于白安
    資產負債表衰退輪流在發達國家走了一圈,下一個會是中國嗎
  • 禹經藝
    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能夠對已經處在衰退期的經濟現象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效果進行邏輯自洽的解釋,但是在尋找衰退的最初起因方面似乎沒有超越奧地利學派的觀點
  • 鮮于泰華
    二是財政政策是否對每一次的資產負債表衰退都有效
  • 隆英毅
    作者引入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概念,解釋了日本90年代、美國30年代的大衰退,提出了陰陽經濟週期的分析框架,也對資本流通的問題作了闡述,很有收穫…
  • 白光輝
    資產負債表衰退,陰陽經濟週期
  • 夏侯峻熙
    但一方面,日本有中國市場可以保障在資產負債表衰退時有持續性的正向現金流,現在怎麼辦
  • 晁豐雅
    學到一個新名詞,資產負債表衰退;學習一種新方法,客服經濟危機,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 扈惜芹
    從闡述的角度來說,確實是很有收穫的,但是正如很多人評價的那樣,太囉嗦了,翻來覆去的說一個觀點
  • 丌官曼彤
    現實中,銀行必然會提高借款人的資信要求,寧可對優質借款人放利率很低的貸款,也不願意高息介入低質客戶
  • 廣絲琦
    作者是一個很牛的經濟學大師,但寫的東西卻通俗易懂,並不是那種諱莫如深的學究派,回顧日本經濟時也是能引人入勝的,很好
  • 晁凡霜
    但也有兩個問題:一是太長,並不是說有了好思路就一定要扯成這麼厚一本書,導致羅圈話翻過來倒過去的說,到了後半本必須跳着看;二是所謂更好的解決方案其實很多關鍵的技術細節都沒有講,而又不像是作者覺得不重要,更可能是覺得棘手
  • 晏亦凝
    20180903多的第八章是09年寫的,但個人感覺並不是很好,不認同作者推崇的政府發債-注資-銀行購買政府債券的內生循環,將貨幣內生機制打破,以後還要不要整理了
  • 孟悅可
    核心觀點就是財政政策更有效,貨幣政策有時候效果不顯著,日本和美國的案例有共通性,但是金融危機的種類又分爲很多種存在差異
  • 甄夜綠
    整體而言,如很多評論所說,核心觀點的邏輯很清晰,也很有啓發,尤其在2023-2024的國內當下
  • 郗同光
    當借貸方出現問題時,針對貸款方的貨幣政策有效性就下降了,更加積極有爲的財政政策正當時
  • 鳳淑蘭
    但是似乎作者對於貨幣的政策的效力過於否認了 實際上來看, 蕭條期間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混用纔是最有效的,大可不必一褒一貶
  • 曹曉蘭
    利率降低到零、企業和居民部門也要還貸款修復負債表;政府部門只能財政政策來刺激,需要人民承諾以後修復玩開始重新加槓桿
  • 子車樂安
    此外,作者提出了陰陽經濟週期,應給予配套的陰陽政策,陽的時候以貨幣政策爲主,陰的時候以財政政策爲主,且在“陰”的時候,財政整頓、整改、改革不宜過早、過急,而是應該加強財政政策刺激
  • 豐經藝
    陰陽經濟週期,陰則主財政政策,政府吸收未被利用的儲蓄資金而保證貨幣運作,陽則主貨幣政策,放寬資金供給
  • 家幻桃
    資產負債表衰退期間,“推繩子”貨幣政策無效,財政政策有效,政府借貸也是增加貨幣供應量的背後因素
  • 鮮于靈安
    企業收縮資產負債表時,靠政府借債擴張貨幣政策和貨幣供應
  • 微生胤運
    基於“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重新解讀了日本大衰退和30年代美國大蕭條,提出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借貸)對衝私人部門信貸需求下滑帶來的經濟衰退
  • 拓跋荷珠
    對日本90年代經濟泡沫和一定程度上美國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具有很強的解釋能力
  • 第五璇珠
    非常新穎地解讀了日本90年代後經濟衰退的成因並按理論解讀美國大衰退,邏輯閉環完整,拓寬了傳統經濟學的視角,批駁了以貨幣政策爲重的施政方針
  • 從華燦
    缺點:1.角度強調財政政策的重要,但是缺乏對日本財政政策解讀;2.部分貨幣在放貸方堆積爲啥沒造成資本市場的繁榮(好奇)
  • 方依心
    再看當下抉擇,會不會出現貨幣和財政政策都無效呢
  • 宇文元楓
    讀了這書,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理論確實有一定的說服力,看完我有幾個疑惑,一是如何去判斷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來臨
  • 裘易雲
    作爲一本日本近代經濟史看還挺有意思的,日本的房就像我們的車,每年都在貶值這件事太神奇了
  • 鮑半雙
    看完感覺也適合於現在的中國經濟,看看居民和企業部門的借貸率,一言難盡………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基建已經太多年,村裏的路都通了,以後繼續基建未必會有回報,前途難料
  • 辛和韻
    簡單理解,大概就是關於信心缺失的連鎖效應//看完之後,才意識到在我人生短短三十年裏,世界都幾度崩潰,頓時對當下有了那麼一絲絲的平靜
  • 東若星
    不知道是不是沒看到全本,內容感覺有些冗長,觀點很清晰,但是重複性高
  • 武幼柏
    儘管不斷採取自我重複的方式反覆論述,本書的主旨內容並未超出兩個月前的那篇10萬+
  • 董以彤
    這個觀點得到了100次的重複,總的來說,如果用一篇長文而非一本書的體量來探討這個問題,會更精彩;另外,債務是可以無限制演變的麼
  • 曹芳潤
    內容還不錯,但是沒必要整成一本書,一篇論文就能說清楚,或者濃縮成一篇公衆號長文也行
  • 吳翰林
    一篇論文擴充成一本書,還是有點夠嗆
  • 鄭陽炎
    如高贊所說 一篇論文的體量抻成一本書 冗長扣一星 書的內容是有啓發性的 四星
  • 羊愷樂
    新的視角看經濟的衰退,以及應對這樣的危機的處理方法,資產負債表衰退這一新的理論更加有力的證明了宏觀經濟學的侷限,也是人們視角的侷限
  • 公羊佩珍
    其實有很多可操作性的部分沒有解決,身在國內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明確對比大政府和小政府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上選擇的傾向性問題,用此也就無法明確表述,一個小政府在採用財政政策上需要有多少時間的思想轉變,成本和經驗問題
  • 荊寒梅
    四萬億幫助中國戰勝了2008年其他國家經濟危機蔓延到我們國內,那時的中國和槓桿、修復負債表感覺關係不大
  • 殳星澤
    2018年的今天,前幾年拼命加槓桿擴張產業的企業、加槓桿買房的普通老百姓,才真正面臨去槓桿修復負債表的艱難,還有那麼多基建可以搞嗎
  • 賈展鵬
    作者立論的最重要基礎是在資產泡沫破裂後,企業收縮對外經營活動同時全力修復資產負債表,而無視貨幣政策變化,樣本中來自於日本德國企業,中國企業的行爲是怎樣的,有待考證
  • 莊聽楓
    4.3/這本書主要闡釋資產負債表衰退,會促使企業或個人減少借貸,造成信貸緊縮和經濟衰退,即使放鬆銀根,流動性寬裕也並不能刺激經濟增長
  • 徐易蓉
    在資產負債表衰退階段,政府的財政刺激對於走出衰退就非常重要,其次是加大出口,但加大出口有可能是以鄰爲壑的手段
  • 談新苗
    簡單講就是當資產大幅縮水後,企業資產負債表負債,因此拼命還債且沒有借貸需求,這時政府應該出臺財政政策刺激經濟而非使用寬鬆的貨幣政策
  • 巫谷玉
    本來一篇論文可以表達清楚的觀點,硬是寫了接近四百頁,把觀點揉來揉去:當資產價格跌落,經濟進入衰退期,企業由追求利潤最大化轉變爲負債最小化,將資金投入償債,即所謂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私營部門沒有資金需求,則單獨的貨幣政策失效,需要財政刺激來擴大社會總需求
  • 洪瑾瑤
    如果衰退真可按資產負債表衰退來歸結,那麼所有的經濟危機,都可以通過政府擴張財政來解決
  • 郗驪雪
    車軲轆觀點是如果公司處於資產負債表衰退階段,則應堅決啓動積極財政政策
  • 養華楚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導致企業的大部分精力在還債上,所以利率再低也無法刺激企業進一步貸款
  • 樂正翰音
    剛讀完這個講述了居民部門,企業部門在經濟衰退,資產泡沫破滅之後帶來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之後形成的相應動作是,還債,從而帶來社會整體需求的下降,形成通貨緊縮
  • 宗莊雅
    書中核心觀點就是:當企業或家庭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會去追求負債最小化,因此在“陰”態裏,貨幣政策失去效用
  • 蒯鵬煊
    用了相當有說服力的論據來支持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論點,但是對政府財政刺激可能產生的後果卻並未提及
  • 駱嘉玉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衰退;財政刺激而非貨幣政策;經濟發展的陰陽階段;關於貨幣的重新認識
  • 祁湛藍
    當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中,即時零利率也無法刺激借貸需求,財政赤字成爲唯一方法
  • 郝鵬飛
    對比一些日本經濟史書,這本算寫的不錯,提出了明確想法,而非單純歷史情況敘述…宏觀角度提出了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本央行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失靈等,微觀之處兼具日本企業創新研發等方面…現在不少大陸經濟學家都在引述該書提到的概念…唯一缺點,篇幅太長,其實一篇論文的幅度就夠了
  • 熊林楠
    作者分析了日本和美國當年個體、企業都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時候的現象、成因和政府採取的貨幣、財政政策…只能說和我國現階段狀況有相似也有不同之處吧🤷‍♀️ 不知道第四季度會出什麼措施…於大部分個體而言,接下來三五年的重點可能都不是“把握時機”,而是“保穩”
  • 易嘉美
    資產泡沫破裂後,私營部門從追求利潤最大化轉而追求債務最小化,在這個過程中,私營部門降槓桿修復資產負債表,爲了保證經濟不出現嚴重衰退,政府部門通過財政政策加槓桿刺激經濟,經過長時間的修復,私營部門完成債務清償重新開始借貸加槓桿,這時候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經濟開始復甦直至泡沫產生,從而完成一個經濟週期循環
  • 雷宏揚
    資產負債表衰退和由此引發的優先償債是日本經濟大衰退和美國大蕭條的根源,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最好的對策,然而這對正在發生的衰退又能真的起作用麼
  • 汝鄢綠海
    作者在第一、二章分析90年後日本衰退,提出“資產負債表衰退”和“企業以負債最小化”的概念,肯定了財政政策的有效性,觀點新穎,邏輯嚴密,值得一讀
  • 公冶憶靈
    其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理論似乎很切合現實經濟狀況,有機會看看有沒有對其批判的著作,對比一下
  • 吳贊悅
    粗看了一下,一句話概括就是經濟危機就是貸款需求不足導致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 蕭祺福
    應對資產負債表衰退(企業負債最小化而非利益最大化):1.財政刺激政策,擴大政府支出吸收個人和企業部門存款,舉債(信用評級機構不因爲赤字調低評級)、赤字,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減稅效果有限甚至沒有),長期完善教育系統,建立研發機構,保持技術領先2.政府向企業部門發放大量訂單(政府購買服務)3.出口4.爲銀行注入資本甚至國有化(收購不良資產效果有限),銀行出清不良應緩慢穩步5.融擔計劃6.戰爭支出
  • 殳翊君
    平衡的貨幣政策就會失去作用,此時需要政府加大財政刺激制度,拖底債務不讓經濟繼續走進崩潰的深淵
  • 籍雋潔
    2.在損失了1 500萬億日元國民財富和相當於gdp20%的企業需求下,日本gdp仍然能夠維持在泡沫經濟時期的最高點以上,靠的正是財政刺激政策
  • 顧夢竹
    5資產負債表衰退其實是高槓杆高速發展後的失控翻車和矯正階段,該開快車還是慢車
  • 景子丹
    再看如今的經濟形勢和當年的日本有不少的相似之處,都是貿易順差國,都在經歷資產負債表衰退
  • 於微婉
    一個問題是,文中有一個地方提到國家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時,外向型國家與否會追求不同的匯率走向,但並沒有對此進行展開和呼應,感覺沒有完全說圓
  • 東門晉鵬
    反正除了瞭解資產負債表衰退概念,導致央行稅收降低,利率降低刺激無果,量化寬鬆無果,貨幣政策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