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通脹,還是通縮

這是一本研究當前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專業著作

作者破除了此前經濟學家和央行的誤判,指出整個世界突然開始物價高漲,根本原因並非俄烏衝突,而是疫情帶來的範式轉變

其創新性地找到現代物價理論所忽視的因素,通過分析歐美和日本應對通貨膨脹的政策措施,闡述了爲什麼穩定物價的傳統工具無效,央行的侷限性如何導致其應對新通脹的無力,揭示出日本及各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本書從消費者行爲變異、勞動者行爲變異和企業行爲變異三個方面分析了全球經濟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以及帶來的深遠影響

作者強調,新的價格體系正在形成並深刻改變全球經濟運轉的動力

在這個關鍵節點,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如何應對,如何做出選擇至關重要

苦於慢性通貨緊縮和急性通貨膨脹“兩種病痛”的日本需要找到特別的藥方


  • 封淑蘭
    讀到“歐美這輪通貨膨脹是因爲三年疫情”就不想往下讀了
  • 桂易雲
    一個暴論,日本人總是明於微而昧於巨
  • 端木昭昭
    但因爲歐美的疫情時的貨幣嚴重超發,卻閉口不談
  • 糜雨石
    分析的還行,解決方法也是扯淡了
  • 鄭偉兆
    雖然有些囉嗦,但不失爲一本給人啓發的書
  • 伏水卉
    疫情後是不主動返崗的人在飆升嗎
  • 孟春柏
    寫新冠行動變異寫的很好
  • 華蔚星
    通俗易懂,觀點獨到,分析清楚
  • 相安寒
    在當下,很有建設性意見
  • 曹凝思
    不愧是世界上四個經濟模式的其一
  • 樂正絲琦
    某種程度上能理解國內因爲疫情三年生產端相對穩定,而需求端受損較大,之後政策調節還是更多在供給端產業調整而非需求端的撒錢刺激,所以是通縮預期
  • 方芝蘭
    感覺沒有把論點和論證過程說清楚
  • 柏允晨
    讀書討論班的一本書,很契合當下熱點,疫情帶來的範式轉變還是一個挺新的點,另外,通過分析歐美和日本應對通貨膨脹的政策措施,闡述了爲什麼穩定物價的傳統工具無效
  • 鄧玲瓏
    也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特別是消費者行爲、勞動者行爲和企業行爲變異對經濟體系產生的影響
  • 牧憶靈
    適合跳着看,部分章節有意思,疫情讓部分勞動力主動或被動離開市場而且不再回來,而這種模式將比預計的持續更久,而這一切重塑經濟
  • 宗巧香
    【202403】感覺寫的是日本國情,對國內沒有參考價值
  • 董鵬飛
    日本人分析經濟問題,總體比較小家子氣、很擰巴,循環論證,水平總體一般
  • 蔣傲冬
    後疫情時代就是經濟學、社會學、消費者行爲學等
  • 姬樂兒
    書名吸引人,內容也很新,但是和我們差別好像挺大的,比如我們是由於疫情時供不應求導致的通脹嗎
  • 茹凝然
    寫的很通俗
  • 子車秋靈
    全球通貨膨脹不是因爲新冠病毒的出現,而是人類爲應對新冠疫情而改變的社會性、經濟性行爲所引發的
  • 封清心
    倒是真想看看日本走阿根廷路線會怎麼樣
  • 伊如南
    並不值得十分推薦的一本讀物,對不常關注經濟的人是一個補充,但常關注財經新聞的人來說,這個就是把簡單的表述用自以爲更簡潔明瞭的方式,實則更臃腫複雜化的口水文
  • 通思恩
    很一般,核心思想是如今的通漲不是因爲俄烏戰爭,而是因爲新冠疫情造成的供給不足和去全球化造成企業從海外遷回國帶來的工資成本的上升
  • 商牟睿思
    這個問題我現在感覺我還是沒有完全理解
  • 高淑蘭
    其實是一片研究報告,但說的還是很清楚的
  • 微生哲聖
    關於預期和物價工資螺旋的精闢分析,預言了2023日本改變通縮的極大可能性
  • 卓春燕
    作者認爲全球疫情帶來的供給衝擊和勞動者心態變化,疊加俄烏衝突影響,帶來了歐美的第一輪通脹壓力
  • 塗欽秋靈
    作者在物價研究方面確實有一些建樹,雖是一本口袋書,裏邊卻提出了不同於以往宏觀經濟研究的方法,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爲什麼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長期低通脹,以至於一些經濟學家和央行行長認爲我們已經征服了高通脹,對新一輪通脹做出誤判
  • 融祺瑞
    對於通脹的原理和研究侷限性講的比較清楚
  • 申曼彤
    看最近的新聞,好像日物價的增幅還是超過了工資的漲幅,書中提到的曲線與規律失效倒是現實應驗的,只是感覺作者也沒太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祈求玄學不要真發展到崩盤的那天
  • 富癡凝
    作者主要說因爲疫情帶來的勞動力供應不足、供應鏈延遲,全球化重構導致了商品通脹
  • 暨佳惠
    但未來長期通脹預期和物價工資調節剛性可能被打破,使其長期通脹目標更接近其它國家
  • 平芷天
    這部分書勝在年份比較新
  • 仲傲柔
    因爲全日本社會預期不變所以絕不轉嫁進口成本所以通脹爲零,與歐美同時卻相反的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卻造成本國貨幣貶值進口成本更高卻不帶動通脹,開出的藥方是政府硬性要求企業2%的漲薪漲價(對於自由市場經濟來說好邪教哦)| 概括完了,這爲什麼寫了一整本書…
  • 扶晴波
    寫得很簡單,我對作者的一些邏輯觀點有懷疑和不理解
  • 伯賞津童
    一篇文章就能說清楚幹嘛要寫本書呢
  • 連向陽
    政府控制通脹還是老辦法通過利率影響需求側,使之達成新平衡,但因爲負利率和過快利率提升的現實約束,無法阻止物價上漲和工資提升要求螺旋推動帶來的第二階段通脹
  • 傅幼荷
    日本因爲常年通脹預期低,工資缺少調節,進口成本上升並沒有催生國內的物價顯著提升
  • 章英才
    是由於不漲工資也不漲物價導致的通縮嗎
  • 步睿達
    至於的爲什麼日元物價沒有上漲,也沒有引發升值沒有展開過多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