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中國經濟改革進程 (第2版)

本書從中國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變遷的歷史維度,分專題梳理了中國經濟改革進程的前因後果及其演化路徑,從中也可以看到市場經濟和統制經濟兩種不同的模式在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中長期存在的矛盾和衝突,以及市場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頓會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重大風險

儘管“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已經寫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但市場經濟取向與統制經濟模式之爭並不會就此消失,因此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仍然對國運興替具有重要意義


  • 闞樂賢
    現在這個階段其實就屬於弱週期的情況,但是“真理”的價值就在於,雖然現在是弱週期,反市場可能佔了上風,but over time,市場的強週期很快就會回來,悲觀者並不會得到未來
  • 邰芳潤
    對中國建國之後的經濟歷史有了一個很全面的認識 雖然第一次看這種經濟類的大書 很多不懂 只能淺淺的理解 但還是學習到了很多 對我國國情和經濟的發展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有一個自己的理解了
  • 幸若雲
    副標題應該叫“The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Growth”,4.5/5 stars,對比美國,和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對比,可以得出很多結論,對於週期的理解,左右之爭,太多東西了
  • 顧清懿
    這本必須配合“中國增長模式抉擇”一起看,會對中國經濟和政策有一個深入的理解
  • 公冶詩霜
    而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下定決心進行徹底的改革,沿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內容繼續前行,最終實現法治化、市場化、民主化的目標
  • 塗欽亦凝
    1. 感嘆吳老心心念唸的市場化改革;2. 國企改革讀後感:如果一個東西想盡辦法都無法讓它變得更好,可能這個東西就不該存在;3. “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和社會矛盾積累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出現了停頓”,進入21世紀後,改革就停止了;4. 真正的改革者:鄧,朱,江
  • 諸白風
    一本挺好的中國經濟改革簡史,可以對80s-90s的cn經濟有一個大概的瞭解(順帶一提,12年以後的部分感覺寫的就比較官樣文章),扣一星是因爲p.359以後的被迫營業的內容,尤其是鑑於2022年的再版還保留了這些
  • 曾半芹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釋腐敗或者是獲利集團,國企改革的時候吳受到制度經濟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解釋自覺或不自覺使用了這樣的解釋方式
  • 滿吉敏
    另外,熱血的人真的可以重複自己的話10年20年30年也不會調整,只要他覺得這是正確的,有益於人民的,哪怕不獲得認可
  • 秦海融
    有勇氣並且能夠坦白麪對曾經的過去,承認當時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是一個向好的開始,如果能夠不走彎路,自然很好,但是,但凡發展,大抵都不會是一條直通通的坦途,問題在當下顯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源在於過去的那些個累積,能夠去整理,去分析,去面對,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過程,希望這樣的書多一些,也好讓越來越多的後來人知道,理解,懂得,當年到底發生過什麼,都是怎麼發生的,如何纔有了當下的這個時代
  • 甘雨石
    讀完全書,感覺就是當今大多數結構性問題都和開天闢地の三十年留下來的半吊子速聯體制有密切的關係(從行政部門重投資到後康密國家的通貨膨脹問題),即使是改革這些也是難以切除的頑疾,然而站在當下,似乎又有些想回去的意思
  • 廉夏容
    看完了,開了一段時間的倒車,感覺被請出去也是應該,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 廣雲臻
    2⃣️版重複一遍,確實是本歷史書,能夠給經濟發展的幾十年帶來總結,尤其是遺留的問題,值得反覆嚼
  • 卻月朗
    書名的核心不在於"經濟"或"改革",而在於"進程",這其實是一本歷史書
  • 公良興文
    吳先生對中國幾十年政策變化的梳理是餘華《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和《第七天》的成因解疑,餘華的小說是《中國經濟改革進程》的現實描繪
  • 房浦和
    梳理了從1949-2018年中國的經濟改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