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身居八平米,坐擁全世界 《東京八平米》是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的全新散文集。八平米在日本被稱爲“四畳半”,即只有四個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間,租金便宜。 因爲八平米房間沒有廚房和冰箱,也沒有洗澡間和洗衣機,她興致勃勃地寫起如何飲食起居,以及親歷的日本庶民生活日常。居住空間逼仄,她 把生活延伸到城市的街頭和公共空間,寫東京的洗衣店、錢湯、咖啡館、24小時漫咖店、獨立電影院、小餐廳等等,同時寫下她遇見的東京平民的故事,這些人物是“看不見的、真正的東京人”,他們的故事爲我們鋪陳日本的世情百態,亦照見自身。 孤獨的城市裏,人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義?吉井忍的“八平米”經濟學讓人看到一種充滿新鮮活力的生活的可能:省下昂貴房租,物質訴求簡單,在都市中享受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也可以是一個流動的家,一個人也可以快樂自足。 * 【特別推薦】 * 孤獨的城市裏,人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義?吉井忍的“八平米”經濟學讓人看到一種充滿新鮮活力的生活的可能:省下昂貴房租,物質訴求簡單,在都市中享受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舒適感和歸屬感。城市也可以是一個流動的家,一個人也可以快樂自足。 東京曾經是“全球物價最貴城市”排名前列的常客,但這只不過是學到東京一些皮毛的外國記者們的偏見。東京其實是個適合居住的地方呢,我在心中長年抱有這樣的不平,這也成爲了我過去寫了不少文章、做了好幾本與東京相關的書的基本動力。 東京、京都、上海、北京……不管是在什麼城市,吉井很擅長找出價格合理的房子。有時候她的居所只夠睡覺,但在房子的外面,無論什麼時候都有便捷的城市設施。你心愛的餐廳可以當作自家的餐室,喫茶店成爲你的客廳,書店和圖書館是書房,健身房則是帶有三溫暖的浴室。 把城市當作自己的房間的延伸,並將其運用自如。吉井非常明白這個“城市生存技巧”的祕訣。這就像動物可以本能地找到最舒適的地方築巢,也又像它們時機一到,乾脆離巢飛走。 ——都築響一(獨立編輯、攝影師) * 【編輯推薦】 * ★ 身居八平米,坐擁全世界。吉井忍“八平米”經濟學,展現都市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的全新散文集,獻給將要創建新生活的人。——離開日本二十年後,吉井忍回到東京,租住東京中心地帶的八平米房間,重建在地的生活。八平米是生活的原點,東京整個城市則是生活的延長線。物質與精神的斷舍離,帶來經濟空間和身心自由。吉井忍的“八平米”經濟學,爲每一個身心俱疲的現代人提供生活的另一種可能:珍惜此時此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你所需要的舒適感和歸屬感,賦予明天繼續生活的活力。 ★ 沒有廚房、冰箱、洗澡間、洗衣機,如何在八平米房間自在過活?都市新型“蝸居”生活,東京深度探索指南。城市也可以是一個流動的家,一個人也可以快樂自足。——因爲八平米房間空間侷促,日常生活延伸到東京的街頭和公共空間:洗衣店、錢湯、漫咖、小餐廳、咖啡館,此外還有每週的獨立電影院巡禮、聽落語、學三味線、看展覽等。便捷舒適的公共空間、生機勃勃的多元文化、熱情活力的市井生活,你的“小”不成問題,因爲外面的世界足夠大。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深入城市細部拜訪“附近”,講述東京平民故事,看見真正的普通人。孤獨的城市裏,人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和存在意義?——人來人往的都市中,偶爾的相遇帶來寶石一般的回憶:被稱爲“活字典”的金星堂咖啡館主人大澤先生、快九十歲的犀利幽默的Mako咖啡老鋪女主人、熱情善良勤勞的蕎麥麪店女店主……樸實真誠的東京人,流動雋永的東京風景,呈現生活的本真面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以及對其的定義,它不指實際面積,而是指心中的某一塊地方。也許八平米在別人眼裏是畸形狀態,但它能夠讓你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它也許是某個地方或某個人,在那裏你不用僞裝,可以好好地面對自我,儘可能地去享受當下。” ★ 著名書裝設計師陸智昌操刀設計,清新典雅,質感舒適,巧妙呼應“四畳半”的佈局。——著名攝影師都築響一和作家吉井忍攝影,百餘幅彩色圖片呈現“八平米”和東京這座城市流動的風景。全書使用雅緻書紙印刷,觸感柔軟,輕盈便攜,適於在日常與旅途中閱讀。


image

62歲開始的獨居生活 一人,一狗 許多許多盆栽 每週一次往返於東京和熊本 衰老的身體在發出尖叫 送走雙親和丈夫後,62歲的伊藤帶着小狗克萊默離開美國,重回日本,開啓“初老之女”的獨居生活。在熟悉又陌生的故土上,將會發生什麼新的故事。伊藤以敏感坦率的筆觸寫下一個女人老後的身體和精神變化,以及一個人生活的自由和寂寥。在不斷的別離中,直面生命的荒蕪。“現在身邊一個家人都沒有了,我真的自由了。” ※紫式部文學獎得主、《閉經記》作者伊藤比呂美新作。送走了雙親和丈夫後,年過六十的伊藤重回日本,一邊在大學任教,一邊帶着狗狗開始晚年的獨居生活。在闊別二十餘年、熟悉又陌生的故土上,將會發生什麼新的故事。 ※以伊藤式的坦蕩幽默,記錄喜悅與寂寥交織的“初老”生活。獻給每一個勇敢生活的人。 ※向死而生,直面生命的荒蕪。進入真正的老年,死亡的陰影無處不在。母親、父親、丈夫、朋友、小貓,在不斷的別離中,反覆思考生命的意義:死而不滅,生生不息。 ※知名畫家石黑亞矢子繪製插圖,芥川獎獲獎作家金原瞳力薦:單槍匹馬但不失柔軟,這裏有初老的奇蹟。


image

【編輯推薦】 ※三島美學的最高傑作,被翻譯成十多國文字 終極之美,就是毀滅! ※美的東西,對我來說,就是怨敵 焚燒金閣寺的行爲,正是一次對虛美和奇矯人生的反抗。三島以小說的名義對戰後時代令人顫抖的日本之美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讚頌和襲擊。這讚頌中帶着綿綿不絕的憎恨,而這襲擊裏又充滿依依不捨的眷戀。 【內容介紹】 “美就是金閣嗎?如果是,那麼我想,我必須毀掉它。” 小說《金閣寺》是三島獨特美學觀成熟的標誌之作。小說以1950年金閣寺僧徒林養賢放火燒金閣寺的真實事件爲藍本,講述了青年溝口醉心於金閣寺之美,又逐漸感到自己與金閣間的微妙關係,這種美似乎成了自己的宿敵,最終下定決心火燒金閣。


image

“我們是徘徊在時光之間,從宇宙創生到死亡爲止。 因此我們是既沒有生,也沒有死的。我們是風。” ♪ 村上春樹首部長篇小說 日本第22屆“羣像新人文學獎”獲獎作品 ♪ 日本首屆“野間文藝獎”、第81屆“芥川龍之介獎”入圍作品 ♪ 中國臺灣著名翻譯家 賴明珠 譯本 🔑 打開村上春樹文學世界的另一把鑰匙 “我”在二十多歲的最後一年,回憶起1970年的夏天。那時候,“我”還是個在東京私立大學唸書的學生,趁暑假回到海邊故鄉,幾乎整日都和一個名叫“老鼠”的朋友在“傑氏酒吧”喝啤酒聊天,消磨着年輕無聊的時光。有一天,“我”在酒吧的衛生間裏,偶遇一個醉倒在地的女孩,左手只有四根指頭。“我”和她慢慢變得親密起來,但這段關係只維持了短短十八天,隨着暑假結束,我回到東京,如雲煙飄散在風中。 【編輯推薦】 《聽風的歌》是村上春樹在三十歲之際(1979年)發表的小說首作,當年便摘得日本的“羣像新人獎”。作品風格清新脫俗,顛覆了日本傳統文學的創作手法,具有明顯的二十世紀美國“迷惘的一代”的筆觸特徵。故事描繪了一段孤獨苦悶的青春往事,爲青春歲月營造出一種恰如書名的意境:如風般虛無縹緲,又如歌般餘味悠遠。


image

瞭解小林泰三世界的必讀經典之作! 顛覆、偏執、背叛,你的世界即將被逼入絕境。 《食肉住宅》:有人用6500萬年前地層裏的DNA復活了外星生命體…… 《破爛》:有一個地方,可以回收人的屍體,也可以修補人體…… 《給妻子的三封自白信》:我愛了妻子幾十年,卻發現她竟然…… 《獸的記憶》:我被冤枉成殺人犯,可那不是我啊…… 4箇中篇,未知的恐怖已經到來。是幻覺嗎?爲什麼從文字裏嗅出了血腥味…… 在這本書裏,小林泰三圍繞怪獸小說、西部片、心理驚悚劇、本格推理四大類型,以意味深長的隱喻寫出人類對未知的恐懼,極具前瞻性的科幻世界透露出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擔憂與諷刺。想要了解小林泰三的世界,這本書就足夠。


image

《豐饒之海》四部曲,是三島由紀夫生前最後寫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馬》(1967)、《曉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這部作品規模宏大,時間跨度久遠,從大正初年(1912)到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約六十年間,幾乎涉及這個時期內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 ,是一部全景式的鉅著。這部被日本人稱作“大河小說”的作品,對人生中的根本問題一一加以拷問,諸如生存、愛戀、戰爭、死亡和佛緣等,最後演繹出“世事皆幻象,人生即虛無”這樣一個主題。 《春雪》是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四部曲中寫得最成功的一部。小說描寫了主人公松枝清顯的戀愛悲劇和他的死,是三島文學藝術美的昇華。松枝清顯與伯爵的女兒聰子相戀,在聰子被天皇敕許給洞院宮三王子治典王之後,仍與她保持聯繫並且讓她懷了孕。聰子墮胎之後在月修寺私自削髮爲尼,清顯親赴月修寺欲會見聰子,被聰子婉拒。清顯心力交瘁,回到東京次日離開了人世,年僅二十歲。


image

一部激盪着原始美的小說,一段至爲清澈美好的初戀,一個充滿生命活力和幸福感的世外桃源 兩次入圍諾貝爾獎的文學大師三島由紀夫代表作之一,享譽世界的經典小說 第1屆新潮社文學獎,入選日本文部省指定中學語文教科書 莫言、餘華、閻連科、三毛、川端康成等文學大家都曾讀過 -------------------------------------------------------------------------------- 暮色漸濃的春日海濱,18歲的漁夫新治偶遇少女初江。少女膚色健康、眉宇沉靜,令新治心生感動;少年飽含力量且真誠的黑色眼眸,令初江難以忘懷。在一次次的邂逅中,二人相識並相愛,熱情燃燒得日漸熾烈,近得想碰就能碰到,但他們始終沒有超越道德的規範。然而,兩人幽會的謠言還是傳遍了村子。牧歌般的海潮聲中,眼看春天就要結束了。 -------------------------------------------------------------------------------- 我要創作一部牧歌小說,試着描繪我的世外桃源。主人公是一個完美的生活行動派,即使被逼到絕境,但有一種幸運從未遠離過他。——三島由紀夫 我得的諾貝爾獎應該頒給三島。像他這樣才華橫溢的天才作家,大概兩三百年都難遇一個。——川端康成 《潮騷》這樣洋溢着幸福的書,作家在其寫作生涯中只能寫出一本。三島由紀夫的三部傑作中,如果說《假面的告白》是黑色的、《金閣寺》是紅色的,那麼《潮騷》就是透明的。——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image

《陰翳禮讚》是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的隨筆集。收錄《陰翳禮讚》、《懶惰之說》、《戀愛及色情》、《厭客》、《旅行雜話》、《廁所種種》六篇隨筆,是谷崎潤一郎的隨筆代表作。其中最廣爲人知的《陰翳禮讚》從“陰翳造就了東方建築美”這一觀點出發,衍生開來,探討了東方建築和文化的精妙之處。其他各篇也圍繞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差異,行文揮灑自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可以說建立了一個“谷崎式”的東方美學體系。


image

文學巨匠遠藤周作代表作。人類如此悲哀,大海卻異常蔚藍。 ◢編輯推薦◣ ★獲谷崎潤一郎獎,被譯爲28種語言,日文版銷量超200萬冊 ★21次入圍諾獎文學大師格雷厄姆·格林推崇盛讚:“在我心中,《沉默》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小說,遠藤周作最優秀的作家。” ★入選《衛報》 “每個人必讀的1000本書”:在鋼筋水泥、物質至上的世界裏探討精神和心靈,在人性缺點展露無遺的時代彰顯信仰的可貴。 ★我決定以像我這樣的窩囊廢的角度來寫《沉默》,而不是寫“即使遭到迫害,卻從未放棄過信仰”的強者。如果窩囊廢和強者一樣,也有其人生的意義,那意味着什麼?這就是《沉默》的主題之一。——遠藤周作 ★對這樣的人生,你也固執地保持沉默。我恨你始終沉默。沉默不代表不存在。 ★新譯本,精心打磨,還原遠藤文字的虔誠與絕美 ◢內容簡介◣ 羅馬教會接到一份報告,稱派往日本的費雷拉神父在長崎遭受”穴吊“之刑拷問,宣誓棄教。 在葡萄牙,有三名年輕司祭計劃潛入日本。他們是費雷拉神父從前的學生。 他們可以接受費雷拉已光榮殉教的說法,但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他們的恩師會像狗一樣屈服。 三人打算去日本親自查明事情的真相 。


image

“工作也好,男女關係也好,我想看的是那種毫無雜質、義無反顧的熱情。” “我想要親眼看看那種純粹的熱情,再坦然地死去。” “總之不要着急,也不要焦慮,無論工作還是戀愛,不要走彎路,希望你能一擊即中,不留遺憾。” 岡本加乃子說:“小說是我的初戀。”但在歐洲旅遊之前,岡本加乃子從未涉足小說創作。在去世前三年,她已經是47歲,纔開始以小說家的身份活躍於文壇。短短三年,她便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她去世後,焰火般的創作歷程的創作歷程引發了日本文壇的悼念熱潮,人們在悼念中重新理解這位傳奇作家。川端康成慨嘆:“岡本去世後,她作爲作家的聲譽日益高漲。” 《老妓抄》是岡本加乃子的小說集,包含10篇中短篇小說。岡本加乃子筆調平穩細膩,雖然現代但卻在所處時代自成一格,在平靜中講述或溫馨或幽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