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創立於1994年,從1997年上市到現在,市值已經超過萬億美元,20多年增長了2000多倍;創立之初,亞馬遜只是一家銷售紙質圖書的網站,今天已經成爲當之無愧的全品類網上商城;除了電子商務,亞馬遜同時還是一家科技公司,在多個領域都卓有建樹。作爲一家偉大的公司,亞馬遜的擴張與成長的打法對於企業家、創業者和管理者,非常有借鑑意義。 《亞馬遜編年史》一書共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亞馬遜編年史”,以編年體的形式,系統收錄了1994年到2020年每一年每個月亞馬遜重要的動作,以求客觀、全面還原亞馬遜的發展歷程,幫助讀者對亞馬遜整體的成長軌跡建立認知;第二部分是“閱讀貝索斯”,在24封貝索斯給股東的信的內容基礎之上,分主題進行了剖析和解讀,提煉其中隱藏的貝索斯的管理智慧,結合第一部分的歷史背景資料,以期讀者可以更深入理解這24封信並收穫更多。 【編輯推薦】 1.在海量信息的基礎之上精心梳理亞馬遜1994到2020年的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與動作,以編年體形式,細化至每年的每個月,逐幀客觀記錄亞馬遜成長軌跡。 2.從1997年至2020年,貝索斯每年都會親自寫一封致股東的信,這24封信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教科書級別的學習材料。本書在這24封信的基礎之上,結合豐富的編年史材料,分主題、深入解讀了隱藏在其中的貝索斯的管理與戰略智慧。 3.研究與學習亞馬遜和貝索斯的教科書級別圖書,企業各級管理者、創業者、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商學院學生等尤其推薦閱讀。
華爲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任正非是一個怎樣的人?關於這兩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來自各個方面的解答,唯獨華爲人自己的聲音不是很多。 華爲公司顧問田濤在2013年至2019年6年時間內,對華爲上至高層下至普通員工共幾百人進行了訪談,《華爲訪談錄》是這些訪談的第一部結集成果。 通過這些華爲人不設防的侃侃而談,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真實的華爲,包括它是怎麼起家的,它的第一桶金,它的獨特的組織文化,它的永續折騰的變革史,它的自我批判精神,它的激進的研發戰略和充滿英雄氣質的市場開拓、冒險與征服、血與淚和歌與酒的奮鬥,尤其是它是怎麼一步步從一無所有、“四大皆空”(無背景、無資本、無技術、無人才)走到全球領先地位的曲折歷程,還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任正非,他有着什麼樣的人格特質、領導風格、獨特個性和優缺點等等。 【編輯推薦】 華爲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任正非是一個怎樣的人?關於這兩個問題,有各種各樣來自各方面的回答,但唯獨華爲人自己的聲音不是很多。 華爲公司顧問田濤歷時數年面對面訪談數百名華爲員工,不設防講述呈現華爲成長細節,還原華爲發展歷程,首部訪談文字成果結集鄭重面世。 8位華爲現任和前任高管,用自己的經歷、觀察和思考,呈現自己看到的真實的華爲和接觸到的真實的任正非。 華爲沒有祕密,祕密都在華爲人自己的講述中。
通用電氣——或許是美國zui具代表性的公司——怎麼會如此迅速而突然地沒落呢? 《華爾街日報》兩位記者講述了通用電氣史詩般衰落的故事。 自1892年成立以來,通用電氣不僅僅是一家公司。對幾代美國人來說,它是工作保障、安全可靠的投資,以及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商業精英教育。 通用電氣使美國電氣化,爲從燈泡到渦輪機的一切東西提供動力,並完全融入了美國社會的思維,這是很少有公司能做到的。在傳奇CEO傑克·韋爾奇的20年領導後,通用電氣作爲美國zui有價值的公司進入了21世紀。然而,不到20年後,“老通用”就消失了。 本書審視了韋爾奇親手挑選的繼任者傑夫·伊梅爾特如何試圖修正韋爾奇盈利機器的錯誤,同時卻莽撞地犯下自己的錯誤。zui後,通用電氣傳統的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勝利的企業文化似乎迷失了方向,這zui終導致了公司在個人和組織層面的衰落。本書詳細講述了美國曆史上zui偉大的公司之一如何成爲我們這個時代的警世故事。 通過對通用電氣過去20年的一些失敗決策的回顧,本書給人們帶來了深刻警醒:複雜性需要代價,併購是把雙刃劍,容易錢是有風險的,以及CEO並不是救世主。同時,它還描繪了複雜的人性。
特斯拉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標杆,更被看成一種科技趨勢的代表。在產品層面,特斯拉功能完備、設計時尚,深受用戶歡迎,發燒友更是遍佈全球。商業模式方面,埃隆·馬斯克突破傳統銷售體系,打造直營系統,更加貼近用戶。營銷方面,埃隆·馬斯克的個人光環效應以及粉絲的口碑營銷,兩者相互疊加,實現了一種超越產品之上的強鏈接、價值認同。憑藉這些優勢,特斯拉不斷實現着各種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開啓一個新的時代,並直接影響着國內電動汽車行業。但另一方面,特斯拉也不斷受到量產進度、資金缺乏以及其他各種風波的困擾。 本書作者哈米什·麥肯齊受聘爲首席撰稿人在特斯拉全職工作,深入特斯拉內部採訪,基於客觀的第一視角和豐富的一手資料,深度解讀特斯拉立於不敗之地的商業模式和捨命狂奔背後的生存哲學。
《跌蕩一百年》是繼《激盪三十年》之後,吳曉波溯流而上,再寫中國企業100年。瞭解中國百年崛起,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史詩般作品。 上卷敘述1870—1937年的中國企業變革。作者希望從歷史中找到答案:當今中國企業家的成長基因及精神素質是怎麼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產物,還是應該放在一個更爲悠長的歷史寬度中進行審視?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國進步史上,企業家到底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從曾國藩、李鴻章、盛宣懷、鄭觀應,到張謇、榮家兄弟、孔宋家族,尋找中國商業進步的血脈基因。作者從一個特殊角度記錄中國企業的發展歷史,既有文獻價值,又有生動故事,洋溢着理想主義的光芒、英雄主義的魅力和浪漫主義的情懷!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國企業史和商業變革。作者按照編年體的形式記述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直至中國改革開放時期之前40年的中國商業史。作者試圖在這些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探尋中國商業人物和企業的成長基因、精神素質以及發展脈搏。在悠長的歷史寬度中如何審視中國的商業發展?在百年的中國進步史上,企業家到底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這是一本關於家庭、帝國與人脈關係的故事 也是企業視角的中國近現代史 從鴉片戰爭前至今,從小公司到活躍全球的多角化企業,英國人如何利用蒸汽動力來到亞洲,又如何利用商業開展全球企業版圖,甚至進入以天朝自居、又日漸衰敗的中國。是一本迄今最權威、詳實的太古集團企業史。 本書追溯至一八一六年,擁有兩百年歷史太古公司原先還是利物浦一個規模不大的進出口公司,經歷了兩世紀以來,技術、社會、經濟的變動,最初從美洲進口染料、棉花和蘋果,現在則是領導囊括人類食衣住行的集團,業務遍及全球,但主要的業務營運地集中在亞洲。從一八六六年起,它的命運與中國歷史的發展、蒸汽動力的使用,到飛行動力的出現,以及造就現代貨暢其流的運輸發展交織在一起。 《綁定中國》完整地記錄了太古集團的歷史脈絡、家族嫡系、商業策略、它的成就、困境,經歷了戰爭、革命,稱霸一方的帝國興衰(中國、英國、日本)和波折的全球經濟。它重塑了香港的風貌,收購國泰航空的股權,至今國泰航空成為香港的航空業霸主,主導了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航運業,更開拓了貨運產業的發展。 這本傑出的企業剖析,不僅精闢解析,更結合各方面的歷史洞察:企業本身和所處的環境,近代中國、英國以及永遠迎頭趕上的全球化浪潮,所觸及的買辦、船東、東西方商人、革命家、海盜以及英國統治時期的香港企業高層。任何對全球貿易感興趣的人,必讀《綁定中國》,它提供了一段貼近近代生活的歷史,有助於解釋當今亞洲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