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人生如逆旅,苦難如山海。在時代的洪流下,詩人與我們都是微塵。 山河難安、壯志難酬、佳偶難成、恩義難全……縱然身處坎坷、際遇多舛,他們仍能走出心靈的困境,收穫曠達超脫的生命感悟,留下一篇篇絕世美文。相隔千年,他們的面容依然鮮活可敬,他們的詩詞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禮物:當遭遇苦難、迷惘、焦慮、彷徨、不安時,它可以慰藉心靈,讓我們笑看人生山海,向陽而生。


image

《海外名家學術文庫•從王維到蘇軾:詩歌與禪學交會的黃金時代》講述唐宋是中國佛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詩歌藝術形式與內涵的高峯。從王維到蘇軾,詩歌的創作樣態與佛教禪學思想高度結合,可以說是詩禪交會的黃金時代。從中國古典詩壇的成就上來看,實在應該感謝這些詩人與僧人,他們以畢生最精彩的生命風華,和佛教結下殊勝的因緣,爲中國文學開闢了一處別有洞天的廣大領域,他們的作品與理念猶如深山大海中的寶礦奇珍,爲中國佛教留下許多不朽詩篇,爲佛教文學開出爍古耀今的奇葩。


image

當代著名詩人西川研讀唐詩的力作,以新穎獨特的視角、直率大膽的寫法,帶你回到唐人的寫作現場,探求古人創作的祕密。 本書不是對唐詩的全面論述,而是詩人西川針對當代唐詩閱讀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從一個寫作者的角度給出看法,同時希望爲新詩寫作和閱讀提供參考。西川的研究方法是回到唐代,就是置身於唐代的社會生活方式、唐人的寫作現場,回答了“唐人怎樣寫詩?是否如我們這樣寫?爲什麼好詩人集中在唐代?詩人之間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這本小書更像是一個引子,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引領我們走入更廣闊的唐詩世界。 我可以說近二十多年以來沒有讀過這麼好的文章,這是心裏話,剛開始西川把文章發給我看的時候,我除了敬佩以外感到的是震動,我認爲這篇文章是一個大突破。 ——李陀 我覺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雖然是千年文化,實際上斷裂感非常強,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還是一個無根的年代,怎麼樣打通古代和現代之間的話語,通過詩歌,特別是西川做出的努力非常好,一下就讓我們感覺到古代並沒有那麼遙遠。 ——寧肯 民間經常說“招魂”,我覺得西川的讀法比“招魂”還厲害,他把很多古人復活了,把他們閱讀的上下文環境、他們和時代的關係、和其他典籍、其他詩作和語言的關係,包括和佛經翻譯的關係、和俚語等社會實景風景的關係都做了一個勾連,在這個過程中把這些人從我們認爲已經塵埃落定的、冰鎮的狀態中讓他們復活。 ——歐陽江河


image

周振甫贊爲“引人入勝,確不可及,此書當再三讀之” 現代女詩人、學者沈祖棻 以創作者之慧眼賞析唐人七絕 《七絕詩論》手稿首次排印整理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爲沈祖棻賞析唐人七絕的經典名作。作者詩詞創作經驗既豐,復開設唐人七絕詩相關課程多年,此書是其厚積薄發之作,在遺稿基礎上由程千帆整理而成。作者縷述七絕源流,爬羅剔抉,拈出八十餘首具代表性的唐人七絕,深入講解其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並在每首之下系入主題或創作手法相似的詩作,評騭高下,細論得失,剖析透闢,由此可概覽唐代風格繁富、言短味長的七絕成就,亦見出詩藝在詩人之間的研習傳承和流變。附錄《七絕詩論》首次由手稿排印整理出版,其中對歷代七絕的概述和七絕詩法要點的歸納,皆獨具心得,授人以漁,雖非定稿,但可一窺其治學之途。 【名家推薦】 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確不可及,此書當再三讀之。 ——周振甫 在講析唐詩的書中,這是最令人賞心的一部。 ——蔣寅 聽她講析作品,使人如親臨其境,目睹其人,心靈亦隨之融入境界,感受角色,同抒情主人公一道歌哭笑泣。 ——劉慶雲 【編輯推薦】 ◆本書爲沈祖棻賞析唐人七絕的遺稿,以她多年教授唐人七絕課程爲基底積澱而成。作者精選唐代詩人的出色絕句深入闡釋,李白、杜甫、王維、王昌齡、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大家名作均在其列,呈現了唐絕句的整體風貌,是一部賞析唐人七絕的經典之作。 ◆沈祖棻別有自身作爲詩人詞客的敏銳和心得,賞析獨具隻眼。初從詩歌基礎格律着筆,並簡略交代詩人詩史,循循漸進,領人登堂入室。舉八十餘首絕句,透過淺易不失秀婉的文筆,細繹原詩的場景畫面;復剖析字句,指點詩人的苦吟推敲,俾體用心,道明妙處,分解曲意;而詩案之間,因作者之經營,將不同的題材貫連起來講解,既有比物連類者,亦有異曲同工者,更有迥然相反者,文氣流轉暢達,渾然無隔。 ◆本書以時間爲序,選入三十餘位唐代詩人的絕句詳加剖析,在其之下系入可供比較的作品,偶涉宋代、清代的詩人詩作。所選大多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什,隨文拈來典故例證,不乏深刻洞見,賦予名作以新解,爲讀者指點七絕入門之途,以臻詩歌的藝術境界。 ◆附錄《七絕詩論》可視爲對《唐人七絕詩淺釋》的進一步補充,首次由手稿整理而成,其中對七絕這一體裁的發源、流變、格律、句式等進行了詳盡探討,甚有識見,尤具學術價值。


image

絕句起源於古代歌謠,得名於聯句。唐代的七言絕句發展至*,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有名作傳世。 全書按年代排序,選擇唐人七絕詩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絕160餘首,將相類相近的絕句疊放在主題絕句之後講解,連類而及,穿插賞析,故給人以深刻印象;其鑑賞則逐幽探微,深入淺出。作者新穎別緻的審美眼光和連類而及的評析方法不僅使唐人七絕名作的意蘊得到新的闡釋,更將古典詩歌的解讀水平推向新的高度。書末“附錄”爲“舊釋二十三首”.乃作者平目讀詩所作評語,文字簡短,獨具事見。


image

《王右丞集箋註》據清乾隆刻本排印,是王維詩文的一個有重要價值的箋註本,訂正前人之失甚多。王維是盛唐著名詩人。其內容有:卷之二古詩三十首、卷之三古詩二十三首;卷之四古詩二十九首等。


image

作者聚焦並追蹤北宋時期,詞如何從宴飲助興的表演文本——歌詞,歷經創作、傳唱、抄寫、結集諸過程,最終衍變爲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並逐漸取得與詩歌並舉的正統地位。 宇文所安一方面從表演實踐、文本傳播、作者問題、詞集編纂與流變等全新角度將詞史看成“詞集史”而非“詞人史”;另一方面又對代表性詞人如柳永、晏幾道、蘇軾、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人的作品進行文本解讀,分析他們各自不同的風格特徵及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影響,力圖從多個層面呈現詞的歷時性發展及其作者化、風格化和經典化的過程。


image

風靡小紅書、抖音、B站的青年詩人祺白石的詩歌 結集,精選詩人的123首詩歌,97幅書寫稿,27幅插畫。 ★單首詩點擊量逾717萬人次,總點擊量過億,400萬人點贊、收藏。 ★金句頻出的人生之詩,給人生鬆綁的治癒之詩,反焦慮內耗的清醒之詩。 ★迷茫、焦慮、內耗、內卷、躺平……席捲這個時代的種種情緒,本書用詩給予了迴應和說明。 ★每一句詩,都是當代年輕人的 “嘴替”。三言兩句,直擊人心,寫盡當代年輕人的現實遭遇和精神境況。


image

《雪萊詩選:精裝版》從雪萊的詩集中精選若干名篇,充分地展現了雪萊作品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詩歌技巧。其中,《西風頌》更是國內讀者最熟悉的外國浪漫主義詩歌之一。本書的中文部分選用了國內大獲好評的江楓譯本,譯者江楓獲彩虹翻譯終身成就獎,譯文浪漫動人,帶讀者領略雪萊詩中的浪漫與美。


image

如果說代表11世紀上半期的作家是歐陽修,那麼,蘇軾則是繼歐陽修之後領袖一代的文壇巨擘。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富有政治才能,他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時,滅蝗救災,抗洪築堤,政績卓著。爲人剛直敢言,不隨時俯仰,故仕途坎坷,一生屢遭貶謫。蘇軾融合了儒釋道的思想,既執著於人生而又能超然物外,這種人生態度使他堅定、沉着、樂觀、曠達,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他天才縱逸,詩、詞、文、賦、書法、繪畫無所不能,宋代的詩、詞、文都在他手裏達到了高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