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在《怎樣閱讀照片》一書中,伊安·傑弗裏展現了一部攝影的歷史,始於19世紀40年代最早的肖像和風景,涵蓋了整個現代時期。循着這一路線,他對該領域的重大成就,乃至影響其作爲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展開了討論。 從多蘿西婭·蘭格的赤貧移民工人肖像,到歐洲和日本戰時的視覺記錄,本書尤其着眼於複雜的生活現實,有助於使攝影返歸其自身。我們看到攝影師如何用視角、焦點和尺幅進行實驗,照片同時記錄了富有而大權在握者以及不幸者的生活。從中呈現出來的,是真正捕捉到人類生存狀況高峯和低谷的唯一媒介所傳達的故事。 《怎樣閱讀照片》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導讀,收錄了一百多位重要攝影師的傳略,包括亨利·卡蒂埃-佈列鬆、安塞爾·亞當斯、比爾·布蘭特、沃克·埃文斯等。傳記、歷史和技術細節將他們的作品置於更廣泛的語境之下,而對重要圖片所做的分析,則把每一位藝術家的視野聯繫起來,爲觀衆提供了發現一幅照片真正內涵的一條路徑。


image

本書比較系統的闡述了攝影構圖的原理和實踐,較深入的探討了攝影與美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聯繫。


image

“像祖先把他們的心事刻在竹板上,我決定用攝影體驗生命。” 侯登科獎得主、攝影家嚴明,暌違六年誠摯之作 於明暗光影中見當下中國,以人文詩性打動赤子之心 📸編輯推薦 ◎ 著名攝影家、侯登科獎得主嚴明最新攝影作品集,作品年代跨度(2007—2021)。 ◎ 暌違六年誠摯之作,收錄嚴明親自遴選、從未正式結集發表的108幅攝影作品。 ◎ 在急劇變遷的時代中,背起相機出發,徘徊於新舊交替的鄉鎮村野、城市邊緣,透過方形構圖,用黑白膠片留存傳統人文的流動和消逝,記錄如你我一樣的大國小民。 ◎ “在取景框裏糅進荒誕、憂傷和特有的灰色幽默”,他對時代的凝視和捕捉,打動了賈樟柯、黃覺、五條人、雙雪濤、葉錦添和胡歌。 ◎ 嚴明的每張照片都傳遞着詩意,它不是記錄,不是捕捉,而是深刻的創造。——賈樟柯 ◎ 作者親赴印廠調圖、盯機印刷,確認每一幅圖片的明暗細節,直到滿意爲止。 ◎ 圖書內文采用美感極致特種紙,圖片局部過油工藝,精裝方脊,性價比幾乎達到極致。 📸內容簡介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理想主義的踐行者、攝影家嚴明,二十年如一日,跋涉在蒼茫大地、山河曠野,寧夏鎮北堡影城的假桃花、泰山之巔微弱的小燈箱、嘉峪關雪中翩然的舞者、四川安嶽因千年風化而面目模糊的佛像、湖北宜昌長江邊獨自悵望的青年……嚴明用他獨特的表達方式,拍下無數令人動容的畫面,這些作品自然端莊,無不流露出攝影師對這個國家傳統人文景觀、精神風貌的悲憫和思辨。瞭解嚴明以往作品的讀者還可發現,新攝影集呈現了攝影家近年來新的視覺探索和新風格的演進走向。 作爲侯登科獎得主嚴明的最新攝影作品集,本書收錄了2007至2021年嚴明拍攝的、從未正式結集發表過的108幅作品,這些作品是嚴明走南闖北多年用攝影詮釋人生的典藏,是他用生命中最好的光景置換的定格瞬間,是嚴明親手交還時間的禮物——他的過往、他的昨天堂。 📸名人推薦 & 媒體評論 看嚴明的照片最主要的是他的詩意,他的每張照片都傳遞着這樣的詩意。事實上不是他捕捉到這些詩意,是他創造了這些詩意。事實上沒有嚴明的情懷、學養,美術訓練、視覺訓練,以及活生生的情感運動,任何景物出現在面前的時候,你都是熟視無睹的。所以它不是記錄,不是捕捉,而是深刻的創造。——賈樟柯,導演 我很欣賞嚴明身上特別有誠意、特別坦誠的一面。他的照片在中國攝影師的照片裏也有他獨特的氣質,他不怒不哀,照片裏有非常有力量的東西。——陳曉卿,導演 嚴明的每張照片都在講故事,他的照片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故事精彩不精彩不在於故事本身,而在於講故事的人。——鄭幼幼,攝影評論家 在我看來,他是在用一種深刻的生活感悟和個性化的影像模式去建立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視覺場域。——蔡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副主任、策展人 在取景框裏糅進荒誕、憂傷和特有的灰色幽默,這些魔幻現實主義的畫面,拼合成他鏡頭裏的馬孔多。——《南方人物週刊》 他作品中影調的浪漫以及畫面人物之荒誕,構成了現代人生的二律背反,看上去既是“我”的,又是“我們”的,既是“抒情”的,又是“紀實”的。——騰訊·穀雨 不同於有些刻意營造某種不安與危機的的照片,嚴明照片中的不安是通過相對安詳與穩定的形式來呈現,而照片中的荒謬也是一種源自於平淡中的荒謬。 而人與其所處環境的關係,也是既疏離又無法分離,人身處其中,卻又不屬於它。通過這種方式,他給出了也許比較能夠揭示當下中國社會的某種世事滄桑的視覺隱喻。——顧錚,《中國當代攝影藝術》 嚴明這一代攝影師的生存的環境和體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要堅持,那麼首先要將自己放在社會的邊緣——這是在考量他們的勇氣和真誠度。嚴明做到了,並在堅持中獲得了尊嚴。他是值得尊敬的攝影師。——穀倉當代影像館


image

《照片的本質》中,斯蒂芬•肖爾從已成爲經典的影像到無名氏的圖像,從底片到數碼文檔,探討了如何理解和觀看各種類型的照片。除了肖爾本人作品之外,《照片的本質》彙集了攝影史上許多著名影像,從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和沃克•埃文斯的作品,到當代利用攝影媒介創作的藝術家科利爾•施爾和托馬斯•斯特魯斯的作品。它也涵蓋一系列不同的攝影類型,如街頭攝影、藝術攝影和紀實攝影,以及無名氏攝影,包括舊的快照和地質調查航拍的照片。肖爾利用這些照片,加上他明晰、睿智和易懂的文字,闡明相機前的世界如何轉變成照片。


image

本書以豐富的案例和實踐指導,爲讀者全面提供了有關光線的特性和用光原則的理論。書中包含大量精彩作品和布光示意圖,並加以詳細地步驟指導。對於如何爲那些較爲困難的被攝體——如各種性質的表面、金屬體、玻璃製品、液體、極 端情形(黑對黑和白對白)、人像等——進行用光,本書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新版本增加了全新章節“建立你的新工作室”,重新修訂並擴充的第8章“表現人物”,超過100幅新照片和信息欄,更新了有關閃光燈、LED燈板和熒光燈的新近信息等新內容。本書適合專業攝影師以及攝影愛好者閱讀,也可作爲攝影藝術專業課程的教材。


image

一幅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往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模特,模特的視線方向、表情神態、擺姿站位等一系列元素都是展現人物情感、表現作品主題的關鍵,其次纔是攝影師的攝影技術水平。 《拍出絕世美姿 攝影師與模特的完美擺姿技巧解密》是具有“全球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工作者和攝影教育工作者”稱號的攝影暢銷書作家Roberto Valenzuela的最新力作,書中結合他多年的拍攝和教學經驗,以他自己總結的“完美擺姿體系(P3S)”爲框架,圍繞模特擺姿擴展出一系列模特擺姿要點與技巧。全書以影響擺姿的脊椎、重心和關節等元素爲開篇,以面部、腰部、手肘、手臂爲重點分析對象,分享不同的擺姿風格、表情表現方式、情侶擺姿訣竅等多方面的模特擺姿技巧。同時,本書還提供大量的人像攝影作品,提出問題,供讀者思考練習。 《拍出絕世美姿 攝影師與模特的完美擺姿技巧解密》適合攝影愛好者、攝影專業師生、人像攝影師、專業與業餘模特閱讀。


image

又稱《你好小朋友》第三部。1983年首次出版的《你好小朋友》,是日本攝影師秋山亮二在1981~1982年五次來到中國所拍攝,含116張照片。時隔36年後的2019年,這本表現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孩子們的攝影集,被青艸堂復刻出版,並在書脊位命名“Dear Old Days”,於中國日本同步發行,獲強烈反響。由多家媒體支持的“尋找小朋友”項目亦備受關注,日本NHK專門來中國拍攝了紀錄片並進行了播出。2020年,秋山先生重新整理餘下近8000張底片,選編未曾公開面世的122張照片,再由青艸堂出版爲“Dear Old Days”續篇《光景宛如昨》。照片上快樂依然的孩子們,煥發出溫情回憶的父母家人、童年夥伴、或已忘卻的舊物件,於COVID-19肆虐全球的時刻給予觀者們以熨帖心靈的撫慰。同年底《光景宛如昨》獲評豆瓣2020年度圖書“藝術·設計”類別榜首;被日本專售攝影集的網絡書店shashasha評爲年度銷售冠軍。 作爲該系列的第三部,《往事成追憶》沒有着意表現孩子們的歡樂天真之姿,而是對圍繞在孩子身邊的人事物進行日常狀態補白,影像風格趨於平淡。少數單幅照片看不見孩子的身影,也描繪出40年前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着裝風格和休閒方式等,所記錄的正是孕育了這些孩子們的時代風景。1980年代初期的中國尚沒有彩色膠片,而本攝影集正是透過最大限度還原40年前的櫻花牌膠片色彩,讓人們對遙遠的過往重新擁有了具體細膩的記憶。秋山氏風格在本部作品的選片和編輯中亦表現突出,他試圖從每幅靜照以及靜照與靜照的關係之中讀取全部動態:“出現在相機另一端的人物在照片裏是不動、不變的,但觀望畫面的我的興趣卻隨着年歲的增長不斷在改變。這也許和拍攝當時到現在經過了漫長的歲月,被拍攝人物們的生活以及社會本身在現在都有了巨大的變化有關。” 關於從單幅影像讀取動態故事,本攝影集特別輯錄了秋山亮二與濱田英明兩位跨代際的、都曾以孩子爲拍攝對象的攝影師的精彩對談。濱田英明自述受到《你好小朋友》系列的深刻影響。他們圍繞拍攝器材、拍攝孩子時候特別注意的部分、如何抓捕動態、怎樣看待“失敗之作”、如何從一系列單幅照片讀取故事背景等等做了富於價值的探討和分享。 “Dear Old Days”系列影像對今日中國而言是極爲珍貴的。幸運的是,存放了40年的底片經過掃描後,絕大多數能取得原始圖像。但本攝影集的119張照片之中,有9幅照片保留着無法以物理方式清除的黴點。膠片上的黴點,提醒着人們歲月的流逝。時間給予我們禮物,時間也給予我們黴點,生命的過程就是接納時間給予的所有東西。是此,在“Dear Old Days”三部曲的最終章——《往事成追憶》的最後一頁,當我們邀請秋山先生爲讀者們寫一點什麼的時候,他留下了這段充滿感性的贈言:“永恆流淌的時間是瞬間的積累。我的一張照片所捕捉的一瞬間的光景,就是從流淌到彼時的時間中誕生的。我相信,大家由這本書追憶各自的往事,會誕生爲明天的閃耀的時光流轉。”


image

《安塞爾·亞當斯傳世佳作400》按年代編排,最完整地收集了亞當斯已經發表的全部攝影作品,全面展現了他最卓越的光影記錄,從20世紀20年代的早期作品,到40年代在美國國家公園的攝影項目,再至60年代亞當斯後期的重要攝影作品。在這《安塞爾·亞當斯傳世佳作400》中有亞當斯最受歡迎的傑作。其中很多堪稱20世紀藝術的典範,還有很多藝術價值很高但鮮爲人知的攝影作品。《安塞爾·亞當斯:傳世佳作400》第一次全面審視了安塞爾·亞當斯的藝術生涯,審視了賦予其作品生命的題材和主題,審視了這位美國最著名、最深入人心的攝影藝術家獨特風格的發展全過程。《安塞爾·亞當斯傳世佳作400》所收錄的作品不乏業已成爲20世紀攝影藝術典範的經典影像,更收錄了部分首次在中國面世的稀世作品,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400幅作品系統展示了亞當斯的攝影藝術,深刻揭示了亞當斯攝影理念和攝影技藝的發展和成熟,全面觀照了亞當斯的藝術發展生涯。全書圖片以年代爲序編排,基本以十年爲界,精要洗練的文字概括了亞當斯每一階段的藝術特色,五個十年串起了亞當斯頗富傳奇色彩的攝影生涯。稚嫩的童年影集、風格各異的攝影圖片,亞當斯在各種轉換和探索中鑄就了大師風範,留下了世人稱頌的傳世佳作。全書末尾特別設置“攝影作品選注”單元,精選部分重要作品,聽亞當斯講解自己的拍攝心得。這種身臨其境的解讀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理解亞當斯攝影理念的發展變化,理解大師是怎樣鑄就,經典是如何形成的。


image

全球知名學者撰稿,攝影愛好者必備通識經典。 從19世紀20年代的早期攝影,到如今全球每年拍出的300億張照片,攝影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裏,給人類社會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本書以時間爲線索,全面梳理了近200年攝影發展史,以清晰架構展現了攝影藝術的誕生與演變。 作者將攝影置於全球社會和文化發展的背景之下,對攝影流派、攝影風格及攝影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詳解了攝影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及大師經典作品——這些作品既包括爲人熟知的佳作,也有大量未曾在公衆視野中出現的重要作品。通過本書,我們將回溯攝影發展的完整歷史,同時瞭解作爲媒介的攝影,如何深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 【編輯推薦】 ★一本書囊括200年攝影發展史,以清晰架構展現攝影藝術的誕生與演變:從19世紀20年代的早期攝影算起,攝影的歷史不足200年,但它已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每個人的相冊裏,都藏着屬於攝影的故事。 ★全面梳理攝影流派、攝影風格及攝影技術發展,詳解里程碑事件及大師經典作品:深入分析紀實攝影、街頭攝影、肖像攝影、靜物攝影等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詳解曼·雷、佈列鬆、羅伯特·杜瓦諾、荒木經惟等多位重量級大師作品。 ★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的通識讀本,全球知名出版機構Thames & Hudson策劃出版:以清晰模塊呈現專業內容,流派概述+大事年表+細節聚焦+攝影師傳略,特別增錄攝影術語,愛攝影,更要懂攝影。 ★900餘張珍貴圖片呈現攝影盛宴,震撼大圖+局部展示,全方位視覺享受。 ★未讀·人文通史系列,讀者口碑保證的經典之作:《藝術通史》《設計通史》《進化通史》《考古通史》,16開精裝大開本,PVC護封+半透明效果,顏值爆表,收藏必備。


image

本書爲德國著名攝影藝術家卡爾·布洛斯菲爾德的首部中文版植物攝影作品集,由卡爾·布洛斯菲爾德檔案館(Karl Blossfeldt Archive)的收藏家和創始人安·維爾德和于爾根·維爾德(Ann and Jürgen Wilde)編輯並整理,收錄了布洛斯菲爾德的70 幅經典植物 肖像作品,並由德國植物學家漢斯約爾格·屈斯特撰寫植物學註解。 卡爾·布洛斯菲爾德以客觀手法對植物的根、莖、葉、花、果進行拍攝,既精準地展示了它們各自的特點和豐富的細節,也將那些平凡的植物抽象爲藝術的形態,以金屬般的雕塑結構融合超現實理念開創了現代藝術和攝影的新形式,是自然與藝術結合的典範。 植物學家漢斯約爾格·屈斯特撰寫的植物學註解簡潔生動,將布洛斯菲爾德的拍攝手法、物種的辨識特徵及自然歷史與歐洲的景觀歷史串聯起來,讓讀者不僅瞭解到植物學知識,也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