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怎樣閱讀照片

在《怎樣閱讀照片》一書中,伊安·傑弗裏展現了一部攝影的歷史,始於19世紀40年代最早的肖像和風景,涵蓋了整個現代時期

循着這一路線,他對該領域的重大成就,乃至影響其作爲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展開了討論

從多蘿西婭·蘭格的赤貧移民工人肖像,到歐洲和日本戰時的視覺記錄,本書尤其着眼於複雜的生活現實,有助於使攝影返歸其自身

我們看到攝影師如何用視角、焦點和尺幅進行實驗,照片同時記錄了富有而大權在握者以及不幸者的生活

從中呈現出來的,是真正捕捉到人類生存狀況高峯和低谷的唯一媒介所傳達的故事

《怎樣閱讀照片》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導讀,收錄了一百多位重要攝影師的傳略,包括亨利·卡蒂埃-佈列鬆、安塞爾·亞當斯、比爾·布蘭特、沃克·埃文斯等

傳記、歷史和技術細節將他們的作品置於更廣泛的語境之下,而對重要圖片所做的分析,則把每一位藝術家的視野聯繫起來,爲觀衆提供了發現一幅照片真正內涵的一條路徑


  • 東依心
    也不能說完全不符合書名,畢竟還是在“歷史和照片故事講述”中,有那麼點知道如何拍一張有故事的照片吧,但僅僅如此
  • 越新立
    攝影最好詮釋只在於攝影師,一旦流入歷史,外界的解釋就多了牽強
  • 喻莊雅
    只是作者對照片的描述主管色彩濃重了一些,有些篇幅則是“猜測”成分居多——如果僅僅因爲攝影師生活的年代較久遠,做更充分地調查可能會更好
  • 後欣美
    濃縮了二十世紀攝影史~風格上紀實偏多~按時間先後以及詳細的攝影家生平使得在情境上讓人有先入爲主的概念~結合評論感覺很到位~而部分短評有點看圖說話似的浪漫詮釋就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當成每個人對照片的各種不同角度理解的話也說得過去~排版和翻譯只能說及格吧
  • 宇文依童
    就選錄的圖片而言,作者似乎並不以照片的知名度爲轉移,而是着重分析那些看起來有敘事、有結構、有視覺試驗或者其他point的照片,這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攝影,當然對於作者的想象而言,我們不能嚴格地按照邏輯推理的方式驗證,我們需要學習以作者的視角進入到同一張照片中
  • 許紫菱
    於是,即便有些照片處於尚未產生什麼理論的時代,即便那個時代缺乏像米諾·懷特甚至波德里亞這樣擁有哲學思考習慣的攝影家,我們依然可能找到超越歷史文獻的刺點,塔爾博特的《妻兒》、卡梅倫夫人的肖像作品、托馬鏡頭中的司令官……
  • 孫友珊
    照片還是偏少,翻譯略生硬,揣測的內容很多,看完整書,看照片看的更細了
  • 第五浩闊
    比起閱讀照片,更像是瞭解攝影和攝影師的歷史
  • 馬飛薇
    很喜歡這本書的裝幀風格 只是沒有書脊很容易在一羣書中錯過 內頁質感很好 少有的幾張彩色照片色彩還原的非常好 可以買來當畫冊擺着 只是內容側重講照片背後的故事 我現在可能更需要看佈局構圖的書 一個陰天沒有去成金石灘的下午
  • 畢芮瀾
    街拍對象的知情同意是個關鍵問題,有的人是無所謂被人拍,不過會有人在意,可看到好的人物場景,如果先過去徵求同意,再回來就不一定是當初的效果了
  • 庾若蕊
    放在老家,所以只有過年回家才能看,斷斷續續花了三年時間纔看完,這樣也有個好處,過年時萬事不管,窩在牀上慢慢翻看,每一頁都可以安心品味,那些老照片彷彿把我帶回那些老歲月
  • 司馬敏智
    以前都是電子盜版,這次實體手感好到爆…看完這本書不大可能再拍糖水了吧
  • 周浩曠
    糟糕的翻譯讓人偶爾跳出閱讀,是一部私人的攝影史,是眼光與社會發展的共同解讀
  • 殳端靜
    與同類書一樣,至今依然存在一個讓人惱怒的問題———翻譯通俗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