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性與性格

《漢譯經典034:性與性格》是魏寧格23歲時出版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著作

它不但提出了帶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兩性關係問題,而且從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和心理學等多個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反傳統的探討

《性與性格》對後來的西方文化,對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斯特林堡、維特根斯坦、卡夫卡、勞倫斯、喬伊斯、拉康以及近年在西方學界走紅的齊澤克都受到他的影響

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名言“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便是從魏寧格的理論引申而來


  • 聞人聽楓
    作者觀點犀利,一些觀點認同不認同,所以看完之後還是不懂女人
  • 嚴修潔
    追求精神的不朽是任重道遠的,大概只有完全脫離肉體的限制才能實現,也許宇宙中的一切生命特徵都消失之後,還有他所說的超越一切的倫理,那一切事物的邏輯本身屹立於宇宙之上
  • 王秀竹
    雖然這樣,還是值得一看,觀點新穎,看完整本書再做判別,不要看了一半,就罵他
  • 聞樂安
    買下這本書是因爲魏寧格解答了爲何同性戀中常有中性氣息者,而看完整本書深深爲其在如此年輕即有的思想所震撼
  • 姓終馨逸
    看完《第二性》再看這個,思辨的浪潮在頭腦中掀起的風暴實在是太爽了
  • 方修文
    在這本書中,魏寧格關於天才之爲責任的觀點,對維特根斯坦深有影響
  • 公冶雲亭
    那麼從本書觀點看,我不得不是個天才,而絕不可能是女人
  • 俞美麗
    23歲的魏寧格寫完此書後開槍自殺於貝多芬故居,這是他對自身不朽的確認儀式
  • 況郈寒煙
    上半部分講生理區別,後半部分講意志差異,吸收了叔本華和康德最難以轉化的內容去竭盡所能的進行轉化,政治正確讓人窒息,面對性別事實留下的種種痕跡,我們不得不承認魏寧格說的太少,還未填補的空白太多
  • 任美麗
    哲學,就是那麼犀利,或許我們不想承認這骯髒的世界,人性的醜惡,人性的弱點,但是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世界和這樣的人
  • 鄒亦絲
    “放下這本書後,任何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會對作者懷着深情和讚賞,並且在合上這本書的時候,許多人心中一定會對作者產生一種近乎虔誠的崇敬
  • 魚端雅
    作爲一個女性讀者來讀這本書,內心真有一種“忍辱負重”的感覺
  • 汪詩霜
    魏寧格從男人之口道出了男性最內心深處的獨白,也挑明瞭女人所處的境地
  • 芮允晨
    全文最後一章,作者將矛頭通過女人又重新指回到男人身上,點出“女人是男人的罪”,併爲女人的解放提出了一種最爲純潔的、充滿神聖般道德的可能性出路,那就是抹除性的交媾
  • 薛驪茹
    這樣的一種指向,其實又重新回到了全文最開始的觀點:性別的中間狀態,也就是一種無絕對性徵的狀態,或許這是魏寧格所認爲的最自然而美好的本源狀態
  • 辛智暉
    總的來說,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看做是一個男人關於內心痛苦掙扎的一首絕唱
  • 堵英哲
    “女人”是男人賦予形式的材料,婦女的解放是從女人自身解放自己
  • 詹剛捷
    他把“內省”和個人有限的生活觀察與聖經故事、神話傳說、基督教義通過一定的因果對應關係綁定在一起,通過不停地“先驗性”地論證,及對事實以偏概全地例舉,詳細解說了“天才”的定義及天才與“雄性因素”的對應關係(我想原因就是上帝是男人)、女人和猶太人的“原罪”
  • 厲又槐
    這本神作應該打5分 但一想女性居然被貶低到如此境地打4分吧 又一想 書中一直強調的就是女人沒有靈魂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易受改變和外界的蠱惑 好吧打5分 可是 不對哎 你又不是女人你怎麼知道女人到底是神馬神馬物種呢
  • 蒙憶雪
    前陣讀了會 挺高興 沒讀完也不想繼續讀了,他是可愛的, 也是年輕的, 一些問題一定固分在兩個性別/有兩個極端的軸上去講, 那個時代去人身上神性大環境下的侷限 "他一邊高呼:“我是天才
  • 居亦綠
    內容有很多是很極端的,魏寧格作爲維氏非常欣賞的作者,這種極端給維氏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呢
  • 濮晶燕
    魏寧格認爲心理狀態等條件的天生不足導致女性自然地傾向於被塑造,性慾的天性遭到壓抑讓她們難以真正面對自身、認識自身,更加難以形成可被認知的“自我”
  • 宇文碧菡
    愛慾和性慾都是男性以女性爲工具以達到自身目的的現象,前者爲精神不朽的徒勞努力,後者爲肉身不朽的嘗試抑或單純慾望的宣泄
  • 姜曉慧
    1. 人類雌雄同體論: 用"M"和"W"表示絕對意義上的男性素質和女性素質, 每個人都是這兩種素質的混合體 2. 男性素質代表着 "有",而女性素質代表着 "無", 女性又進一步劃分爲 "母性型" 和 "妓女型" 3. 女人不可能是天才 4. 女人沒有靈魂 5. 女人除了性慾什麼也不是,因爲女人就是性慾本身
  • 喻憶安
    有幾點非常重要:男性的女性特徵與女性的男性特徵(對後來的榮格影響很大);天才的性特徵;女性的母性與妓女特徵;女性的忠貞源自男性心理的投影;女性爲何渴望被佔有與男性的精神戀愛問題
  • 別嘉茂
    生理性別存在理想的絕對兩極與現實的中間狀態,然而“中間狀態”並不是兩極平衡的混合,天平始終倒向男性
  • 陳良朋
    女性因爲生育而成爲種族肉身不朽的承擔者,也因此只具有羣體性而喪失了個體性,難以對精神生活產生興趣
  • 壽辰宇
    男性通過愛慾將自身的精神理想投射到女性身上,並試圖以此賦予女性靈魂,但最終註定失敗
  • 塗欽曜瑞
    宗教的狂熱最後讓魏寧格走上極端,他認爲只有女性完全認清性慾的肉身本質並放棄性,才能抹除生理性別,讓人類擺脫肉身的限制與“罪”,上升到精神的神性天堂
  • 邢雲飛
    讀完之後對於作者完整的邏輯自洽很佩服,雖然作爲一名生理意義上的女性還是不能完全認同作者身爲一名具有極強男性氣質的人類對於婦女所做出的極端論點,但是認同他作爲女性對立面所做出的對女性弱點的客觀觀察,或許他所指出的女性解放道路真的可以作爲一條通向成爲新女性的道路指南,也對現代所謂的狂熱“女權主義”有嚴肅的批判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