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斐多

這本並不厚重的小書,卻有着很重的分量

柏拉圖的對話錄《斐多》,描繪的是哲人蘇格拉底就義的當日,與其門徒就正義和不朽的討論,以及飲鴆至死的過程

蘇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緘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義前從容不懼,他與他的門生侃侃而談的情景,令人崇敬

在西方文化中,論影響的深遠,幾乎沒有另一本著作可以與《斐多》相比

楊絳先生的譯文,對照多種版本和註釋,並一句句死盯着英譯本,而力求通達流暢

她認爲:“蘇格拉底和朋友們的談論,該是隨常的談話而不是哲學論文或哲學座談會上的講稿,所以我儘量避免哲學術語,努力把這篇盛稱語言生動如戲劇的對話譯成戲劇似的對話

”名作由名家翻譯,所以,這本書的分量非同一般


  • 婁弘麗
    蘇格拉底在飲鴆之前與其門徒關於生死,智慧,靈魂,不朽的探討
  • 仲幼白
    與其說這是一本哲學書,不如說是蘇格拉底的個人傳記,這個人的智慧、高尚和麪對死亡的無畏比他的哲學本身更讓人感動呢
  • 皇甫令美
    記敘蘇格拉底在飲鴆行刑前中最後一次與門徒們的談話,談及事物的轉化,人的認識,死亡,不朽,肉體與靈魂……在哲學史乃至西方文化裏,影響深遠
  • 竇宜春
    蘇格拉底在對肉體的超越中真正戰勝了死亡
  • 後醉蝶
    這對不同性靈(靈魂)的人來說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 暴炎彬
    蘇哥說,一個人要過上美好的一生,得信靠某種關於人生的美好“說法”(道理),若什麼都不值得信,生命便沒有依靠
  • 南宮秀婉
    我算是一個把科學的價值看得非常高的人,不過也有那麼一會,我想,如果生在一個有着靈魂不朽觀念的時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 昌書南
    我不知靈魂的不朽是否在於它進入另一個世界或另一個生命,但相信勇敢智慧的靈魂是會以某一種形態永存於後人的心靈之中的
  • 鞏春綠
    蘇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討論靈魂不朽的“天鵝之歌”不是悲歌,而是歡樂之歌,死亡意味着靈魂與肉體分離,哲學家的一生就是在“練習死亡”,在活着的時候讓靈魂練習脫離肉體的影響和桎梏,更好地追求真理|柏拉圖第一次嘗試用理性的方式來證明靈魂的不朽,而給出理性的證明,正是哲學區別於宗教、神話
  • 昌韶麗
    在蘇格拉底看來,死亡就意味着靈魂與肉體的分離,而哲學家的一生就是在練習死亡,也就是在活着的時候讓靈魂練習脫離肉體的影響和桎梏,更好地追求真理,並且爲靈魂最終離開肉體的一刻做好準備
  • 蔚凝蝶
    一個人究竟要怎樣安放在世的生命,是身體臣服於靈魂,還是靈魂服從身體
  • 田靜逸
    蘇格拉底在飲下毒藥前還與門徒滔滔不絕地談天說地,證明靈魂的不朽性並且堅持一個信念: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在死後,其靈魂將會被引導到一個幸福快樂的地方繼續存在
  • 喻安雙
    但是想象蘇格拉底死到臨頭仍侃侃而談探究哲學的從容,令人心神往之
  • 荊代芹
    蘇格拉底思索生與死、靈魂等等哲學的終極命題,並且對於死,沒有絲毫的害怕反而欣然接受,從容飲鴆就義,堅信着自己的靈魂將要到一個幸福世界去
  • 羊舌靖琪
    一開始覺得蘇格拉底真是在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甚至一度覺得他在詭辯,但是到後面,被他相信與深諳哲學的心打動,他的整個論述過程也很有意思很精彩
  • 鬱修文
    突然有點相信哲學確實是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的學科,在哲學的辯論與思考裏我能反思自己的人生,這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自我建構過程,很喜歡中間蘇格拉底說:哲學溫和地鼓勵靈魂,設法解救它,向它指出眼睛、耳朵等等感覺都富有誘惑力,勸它除非迫不得已,儘量離棄感覺,凝靜自守,一心依靠自己,只相信自己抽象思索裏的那個抽象的實體;其他一切感覺到的形形色色都不真實,因爲種種色相都是看得見的,都是由感覺得到的;至於看不見而由理智去領會呢,唯有靈魂自己能看見
  • 丌官天玉
    能言善辯還真有點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有理有據的打消疑慮,讓追隨者深以爲然;蘇格拉底(柏拉圖)中間幾次淺顯易懂的答疑解惑和睿智辯證挺精彩,但作爲無神論者,在未死而復生之前,對於死後的所有學說和論證都沒法堅信;總歸價值也好、意義也罷,抑或道理,都是人類自己所賦予和創造出來的一套東西,思想和語言,也是人之所以爲人最爲高級和優越的部分;換言之或許只有對智慧的無限追求才能抵禦人生虛無的本質,並能坦然無懼的面對死亡;另外只要想到靈魂是不朽的,當肉身死後靈魂還會沒完沒了的投胎轉世就覺得異常可怕,活一次就夠了
  • 闞蔚星
    感覺西方哲學的盡頭,跟我們的儒、佛、道、易經或者別的什麼教義等,其究極目的是一樣的,也可以說世界一切的道理都來自同一個原點,只不過不同地方的人對這個道理有不同的表達方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 葉吉敏
    但說到爲什麼哲學家都該死的道理,還真是無法動搖啊 :) 楊絳譯本也很有意思,作爲談話錄非常通順口語化,一律xxxxs格式的希臘人名都省略成國人習慣的二字名,一般人不敢這麼幹吧 :)))
  • 簡光華
    讀了楊絳先生的中英對照版 蘇格拉底和朋友的對話其實和孔子和徒弟的對話模式和內容都有很多相似之處 看似表面都是非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大師 但是洗腦功能非同一般 但是說實話 很多地方其實並不科學 哲學這邊比較像語言+數學+邏輯吧
  • 仲孫承澤
    楊絳的譯本,主要是蘇氏和其弟子探討生與死、形體與靈魂等的對話
  • 喻小蕾
    楊絳的譯本整體是流暢優美的
  • 傅婷秀
    懸設神靈存有與靈魂不死是整篇對話的基調,你可以說蘇格拉底有詭辯的嫌疑,但在古希臘時代,此等論證已算做到了至善
  • 經景鑠
    楊絳先生的通俗譯本,關於靈魂存在論的辯證那一段天衣無縫
  • 弘燁爍
    雖然楊絳先生翻譯本書的動機,和當時所處的人生狀態,都很觸動我,但也許是從英譯本的再翻譯,也許是別的什麼原因,讀起來的感覺,並不是太理想
  • 仰憶敏
    ”(ps.楊絳先生的這個譯本,收在《楊絳文集》第八卷末,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
  • 壽懷蓮
    楊絳先生的譯本讓人享受~
  • 國盈秀
    我更傾向把通篇論證看作蘇格拉底對自己的說服過程,但他對死亡的恐懼還是在最後的祈禱和叮囑中漏了馬腳
  • 明曉靈
    一顆高貴的靈魂帶着他的靈魂不朽和輪迴的思想脫離了肉體的束縛
  • 陳聽楓
    蘇格拉底(柏拉圖)對靈魂不朽的論證
  • 高志文
    又名:表達贊同的一百種方式 1from耶魯課2蘇格拉底通過假定靈魂存在,並證明萬物皆有輪迴來論證死後仍有靈魂
  • 墨哈銳立
    3人類把靈魂,美好,思想高高舉起封冠加冕,先把他們推到了崇高的位置上又用他們的崇高來證明人類的崇高
  • 逄如柏
    神書,蘇格拉底不愧是蘇格拉底,真是神邏輯證明死後靈魂不朽
  • 祝元洲
    【丹:】要同情蘇格拉底受時代之限的論證,全書會顯得更有力量
  • 索夜蓉
    儘管靈魂不朽的論證不能讓人信服,但是蘇格拉底在臨死前對論辯的態度卻值得永遠記住
  • 司茉莉
    這是蘇格拉底被處決前幾個小時和他的幾個朋友的對話,關於生死輪迴,肉體與靈魂,信仰與與理性的思考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