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穿牆透壁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爲作者二十年來中國古建築考察的心得總結

涵蓋神靈殿堂、帝王國度、衆生居所三個主要面向、十六大類建築,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經典個案

時間由秦漢以迄明清,空間遍佈中華大地

無論是尺度宏大的宮殿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臺水榭著名園林,還有體現藏傳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喚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顯各個古建築特色的剖視彩圖,加上實景攝影圖像與特色導覽,引領讀者進入時光隧道,甚至穿牆破壁,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每一座古建築令人驚豔的空間美感

在經典個案之後,另有同類型其他實例的介紹與比較;而“延伸議題”則以簡練的文字、精細的手繪線圖與大量的攝影圖片,歸納整理中國古建築之基本欣賞知識

最後並附中國古建築常見術語詞解


  • 蔡志文
    只能算還行,圖片質量不錯,作者畫工不錯,其他....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豆友推薦害死人,尼們到底看過好書沒有,這玩意兒都尼瑪要收藏
  • 顓孫芷文
    術語感覺用得還是稍微多了一些,即使最後有一個簡要的術語詞解……不過配圖,尤其是手繪彩圖,還有延伸閱讀中不同出處對同一內容的比較,實在是贊死了
  • 農秋柔
    不過,雖然作者在後記中提到想要避開艱深術語的努力,但裏面涉及到建築結構方面的段落還是讓非專業人士讀得有點糊塗
  • 姬小凝
    看的心癢死了,想帶着它把去過沒去過的地方都再去一遍,可惜……有點厚……
  • 馬丹山
    有些剖面圖非常有用,尤其是殿、閣的,畫的也好漂亮~但有些形制簡單的意義就沒那麼大了,但整體依然非常贊,只是好多實圖用的是黑白照片,如果能替換成彩色更好,總之把古建剖開,很不錯的解析思路
  • 屈晨風
    專業性較強,書中對收錄的這些建築物的內部空間關係,結構特點都解釋得很清楚,看過之後很想帶着它,去挨個兒走訪裏面介紹的那些古建築
  • 許幼晴
    對於外行來說足夠了,有空的時候帶着書去看書裏的建築
  • 薛雲英
    第一句是剛開始看寫下的,如今已看過大部,對古建也從門外走到門內,這一年帶着這本書去了很多地方,看到的那一刻內心的感動依舊清晰
  • 東郭靈陽
    這本書好的地方不僅僅是畫出建築內部構造,還補充了很多相關小知識,是科普佳作
  • 寇採珊
    非常好看,從佛寺、城郭、城市三類實例講,照片特別好
  • 譙笪嘉穎
    去北京之前把北京部分的古建築全認真看了一遍,結果全是看不懂的名詞,邊看邊查查了半個月.....大概懂了之後就看得很快了,種草了好多想實際看的建築
  • 宰月朗
    每座建築附帶的精美透視圖是對“穿牆透壁”這四個字最爲貼切的解讀;穿插其中的延伸閱讀,對中國古建築技巧規制的基本概念做一科普性介紹,使全書縱橫脈絡更加密實
  • 陶樂池
    買了七八年了,終於看了,以元素解構加歷史敘述的模式,對中國特色古代建築的分析與訴說,是角度獨特,內容豐滿,獨具匠心的中國古建築史通論性著作
  • 夾谷偉曄
    精美的古建築特色剖視彩圖,分分鐘帶領讀者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每一座古建築中不同的空間美感,賞心悅目
  • 蘇陽霽
    全書分爲神靈的殿堂、帝王的國度、衆生的居所三個篇章,介紹了五十一座中國古建築的內部構造、人文歷史和技術水平
  • 弓陽輝
    其中神靈的殿堂佔到全書前1/2,足見諸多宗教對中國古建築的影響之深
  • 梁丘霓雲
    可以作爲古建史的補充材料,手頭一本是第十次印刷了可惜還是有一些文字錯誤,還有配圖和說明不對號的情況
  • 米牧歌
    我在看書的時候就有疑問,很想知道這些剖視圖是怎麼畫得的,結果看到最後,作者在後記裏專門講了一下他是怎麼繪製這些剖視圖的,感到一點小小的開心
  • 席之雲
    對於古建築入門很不錯,不過圖解中有很多小錯誤,而且文字介紹中的術語使用也非常不規範,以此也可知爲什麼中國建築成不了一門系統學科
  • 束靈溪
    誰會不愛樓閣啊💧安西榆林窟西夏第3窟“東方藥師變”壁畫中出現的樓閣建築,山西萬榮東嶽廟飛雲樓,大悲閣飛虹橋,雍和宮萬福閣,山西晉城二仙觀道帳之天宮圜橋,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
  • 鍾慕卉
    事實證明一本匯聚了透視圖、實景照片、延伸知識點、精煉文字的中國古建築入門書籍,讀起來也絲毫不輕鬆
  • 充代珊
    建築解剖圖真的畫得太精美了,這種窺視內部的做法也很值得推薦,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許多即使在現場也不能明白的地方,相對而言,照片真的太爛,而且不太懂爲什麼要印黑白,難道是節省成本
  • 彭凝蝶
    把古建築的結構分析得透徹又明白,再回上延伸閱讀的背景介紹,或是同類建築對比,一個個小專題把一個小類別講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