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後山開花

★ 暌違八年,“國民詩人”餘秀華攜新詩集質樸迴歸

餘秀華曾用真誠炙熱的文字震撼詩壇,《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收穫衆多讀者青睞,累計銷量突破百萬冊

《後山開花》是其第四部詩集,經歷這些年的坎坷和歷練,餘秀華詩句中的故鄉、愛情、慾望、生活,更顯厚重,餘味綿長,但依然充盈着熱烈坦誠、觸擊心絃的生命力量

★ 在餘秀華的詩歌中,看見鄉土,遇見愛情,直面慾望,體味生活

餘秀華自謙“這一本詩集依舊寫的是小情小愛”,在人人都在找尋價值感的當下,這些本真、極具野生力量的“小情小愛”,尤顯珍貴

漸漸逝去的故鄉、離經叛道的愛情、純粹坦誠的慾望、破碎而仍懷抱希望的生活……餘秀華用詩歌梳理着她的得失,找尋她“在塵世裏的一處位置”

在她的詩歌中,我們每個人都將感同身受

★ 成功破圈,餘秀華詩歌的真摯感染力,打動無數人,引發各圈層共鳴

學者羅新、周國平、喻國明,主持人陳魯豫、駱新、張丹丹,藝術家郭培、嚴明、韓湛寧、李玉剛,音樂人李健、周雲蓬、小河、鍾立風、馬頔、許飛、程璧,自媒體人黎貝卡、六神磊磊;演藝界陳沖、李宇春、李雪琴、任素汐、黃覺、詹青雲…… 他們都愛餘秀華的詩

在餘秀華的詩裏,肉體與靈魂,小我與世界,瞬間與永恆,哲思與情緒,以爆炸般的烈度混合在一起,讓你放棄分辨,不管不顧地浮沉在她詩句的洪流中

——歷史學家 羅新 我喜歡餘秀華的詩,她的詩是從土地裏長出來的有機的詩歌

“雲裏寫詩,泥裏生活”,這也是我自我借鑑的一句話

——歌手 李健 她的詩遠比她和她的生活更驚心動魄、更明亮、更殘酷

餘秀華和她的詩歌曾在國內詩壇掀起浪潮,成名後,她並未停下腳步,繼續在詩歌的世界裏尋求更多的個人表達,繼續用忠誠於自己的文字,抒發她對鄉土、對世間的熾熱的愛

本書是餘秀華的第四部詩集,收錄其近年來新創作的詩歌150餘首,她的詩歌具有大膽綺麗的想象力,而她對生活苦痛的描述,力透紙背,光明坦蕩,給人以生命的鮮活力量

在這本充盈着愛的新詩集裏,對故鄉的深情,對親情、愛情細膩的坦誠,對日復一日生活的敏銳感悟,一如既往地呈現在餘秀華充滿個性的詩意語言裏;與此同時,加入了對生活本質更深層面的思考,整體更趨成熟

暌違八年,再度迴歸詩壇,餘秀華自稱完成了寫作的使命,因爲“我所有的愛裏面,對文字的鐘情經久不衰”,而在最忠誠的文字面前,“一切的苦厄都成了配菜”


  • 厙懷寒
    餘秀華的詩集全都讀過,最開始的《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被翻得發黃,上面寫了不少自己寫的詩
  • 姬潔玉
    餘秀華說這本書有很多愛情相關的篇章,我卻更關注文中關於親情的炙熱文字
  • 萬令美
    十年前橫空出世,2022遭遇家暴,直播平靜開腔發表“傷後感”,不到 20 天果斷告別愛情生活,餘秀華彪悍迅猛的創傷自我修復力,豪邁、灑脫,完美切題她出版過的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
  • 申冷珍
    餘秀華的語言也許是“叛逆的情話”,但她的情人不限於人,還有村莊、身體、以及下筆前的白紙,她用作品改寫了命運,而且越寫越驚豔
  • 韶白竹
    比不上月光,後半部分讀起來頻頻走神,但也有幾首很驚豔,讀她的詩很難忽略她人本身,感慨於她愛的炙熱,我已經沒什麼愛可以流露了
  • 凌思思
    餘秀華的詩就像她這個人一樣直接、赤裸、單純、她的內心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一樣單純,她對世界告白自己的慾望也像孩子一樣直接坦蕩,一切自然而然,性在這裏也無可指摘,她談論性,彷彿兒童想要糖果,彷彿沙漠裏的行者渴望泉水,她的詩是赤裸的,就像初生的嬰兒和創世的女媧那樣赤裸,她書寫的雖然是個人的慾望,但因坦蕩而聖潔而非淪入情色
  • 孫素華
    這本“在半光明裏寫作”的《後山開花》,是她激情散去後的第四本詩集,也算是與加繆靈魂心意相通後的涅槃之變
  • 巴新月
    詩人餘秀華的第四部詩集,如實記錄了她成名近十年來,在情感、生活與心路歷程上的最新體驗與成長
  • 譚樂兒
    書名“後山開花”很好地概括了這些創作於近幾年的詩作二律背反式的核心意蘊——“後山”的隱祕性與“開花”喻示的心靈綻放,講述作者在殘缺肉體與蓬勃情感、慾望和生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與張力,也同時喻指她在紛亂與黯淡現實之外,永遠將理想和自由安放於“別處”的勇敢與篤定
  • 譙笪清懿
    想說人的才華真是有限的,從《搖搖晃晃的人間》裏一炮而紅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到《月光落在左手上》《我們愛過又忘記》,再到這本新書,“摁”這個字眼可能出現了不下30次,類似無聊的重複還有很多,讀過這幾本的想必都跟我有一樣感受
  • 鈕剛捷
    最喜歡的是她寫昭通的梨甜而脆,說“世間的甜都是咬出來的”;又寫“雲在浮動,名詞的縫隙裏有纖細的動詞,以便促進迅疾的消失”
  • 欒韶麗
    因爲不滿足於她的那些詩,關注了她的公衆號,卻似乎覺得上面的一些詩歌“泯然衆人”了,所以聽聞她新出了詩集時,期待其實不怎麼高,但是讀完,果然還是被大多數詩歌攝住了
  • 厲千柳
    能看出來在這一本里她更平和了,哪怕還在反覆說對愛的渴求和羞慚,但好像都不夠深刻
  • 閔芳春
    我喜歡她寫橫店,寫生死,寫衰老,寫愛慾
  • 虞爾晴雪凝
    我不喜歡她寫情愛,像一個脫光衣服求愛的卑賤小丑
  • 暨洮洮
    我更喜歡她寫植物與莊稼、雖是米粒般小的愛、卻是閃着光韻的
  • 莘欣躍
    我喜歡她,但實在是不喜歡她寫的東西了
  • 湛夏山
    喜歡詩人在序言裏說的小情小愛,畢竟日趨忙碌的我正在逐漸失去愛的能力
  • 農雍雅
    她的詩與她的愛永遠是如此真摯動人,生活中一切細膩的觀察和體驗都能成爲她歌詠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