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韌性

郡縣治,天下安

縣域治理體制的活力來自哪裏?體制優勢如何轉化爲治理效能?本書以作者最近幾年的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爲基礎,呈現了縣域政治運行的豐富圖景,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獨到且深刻的解答

全書圍繞縣域治理韌性這一核心主題,從體制與機制關係角度切入,對縣域治理體制、政府動員、幹部流動、財政制度、政策轉化與執行等進行了透徹解讀

書中既有耐人尋味的田野故事,呈現縣域治理經驗,又有深入淺出的學理分析和理論提煉

書中對縣域治理中的一些重要工作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和闡釋,如目標管理、過程管理、政治評價、條塊關係、 任務包乾、領導觀摩、幹部聯村制度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對於推動基層治理機制創新、提高基層幹部工作能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書既可作爲政治學、行政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研究者的參考用書,又適合黨政部門領導和普通幹部閱讀


  • 馬安安
    時隔一週,看到分數從9.2降到現在的8.3,倒是和我看完後的評價挺相符
  • 簡思雲
    本書的最大問題是水字數,結合工作實際還是能學到一點東西
  • 臧朗寧
    沒啥新認知
  • 韋和悌
    但因爲是論文體系,讀起來體驗不是很好
  • 隗問寒
    而且看得出來作者具有比較寬廣的學術視野,嘗試立足縣域但又超越縣域去理解中國政治
  • 傅萱彤
    這幾天連續讀完了,很有啓發,正好在做博士論文
  • 藍問柳
    我來當第一個低分,原來是看到幹部選用不是憑政治錦標賽而是上級肯定決定看這本書,想看看怎麼擴展論述,結果發現這本書非常之淺薄
  • 伍憶敏
    寫得挺貼合(我感知到的)縣級實際,但比較淺,在觀察到的東西上稍作提煉,又沒有完全提煉,或者只提煉出了問題,然後就結束了章節
  • 空問筠
    八股文式的套話太多了,平時聽領導講話看文件寫四六句就夠多的了,看本書還是這些東西
  • 芮金枝
    幹部激勵和流動、事權分配與落地,都是熱點話題
  • 包依楠
    對於基層生活寫得很真實,希望這樣的作者越來越多
  • 武靈陽
    特別喜歡書中對基層化緣、領導觀摩行爲的分析,以前好像沒看到這方面的討論
  • 昌祺瑞
    其次,分析空洞,極少用數據,訪談全是直接引用,建立在框架上的論證很淺,來回倒話,條條塊塊、化緣啥的,不看這本書也能知道
  • 羊舌旭堯
    看下來最深的感觸是現在已慢慢進入“一管就死”的階段
  • 解綺玉
    副科以上幹部提拔不由政績主導,而由政治忠城決定-作爲村、鎮中間的非法定區劃的管區-條塊、片線-自籌資金和化緣
  • 能燦燦
    我這個已經和縣鄉政府打了十幾年交道的有文化的包工頭,讀了這本書更深刻感覺縣鄉政府的運作邏輯
  • 鄒綺夢
    很貼合實際,書中的描述以經驗爲基礎,並進行了理論解讀,爲我們認識基層政府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 晉楚樂康
    第一次聽說還有管區這個僞行政層級 雖然書裏寫了一堆管區發揮的作用 但依然不能說服我 不過壞秩序好過沒秩序 穩定壓倒一起
  • 溫飛虎
    這本書關於縣域體制如何運行,案例豐富,深入淺出講解的非常透徹,幫助很多
  • 瞿鵬煊
    推薦給朋友一起閱讀,非常好的一本書
  • 茅依童
    很多地方點到即止,看看周雪光,哪怕看看中縣幹部怎麼寫的,你覺得這種田野調查合格嗎
  • 林馨蘭
    田野經驗生動,理論分析透徹
  • 韋志文
    讀罷四顧心茫然...幾個印象深刻的:領導注意力競爭、條條塊塊的辯證關係、政府怎麼從對產業的強幹預中退出
  • 鮮于悅遠
    因此這本書既可作爲政治學、行政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研究者的參考用書,又適合黨政部門領導和普通幹部閱讀,爲自己的管理提供
  • 彭曉蘭
    這本書提出的問題很重要,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界還比較缺少對縣域政治的深度描述和解釋,這進一步體現了本書的學術和現實價值
  • 景迎荷
    首先是理論淺薄,作爲社會學博士,壓根沒有幾個社會學理論去支撐,文獻支撐更少
  • 空展鵬
    這本書很好看
  • 宋思思
    縣鄉治理的佳作,理論和經驗敘述結合,很有啓發
  • 莊永長
    相較於一般的敘事和隨筆類的書,這本書的思考和分析比較系統
  • 宰父寒荷
    僅僅只是爲了獲取相關信息的話,內容是有的,沒必要看標準化論述,適合用長文本模型總結讀
  • 麻南蕾
    ”看看這本里介紹的考覈有多嚴格吧,體系化強但沒提啥子“韌性”,主要是在講體系的運行規律與現象
  • 杜盈秀
    搞些條條塊塊之類的概念故弄玄虛,大家想看的是這個嗎,大家想看的是像中縣幹部那樣用學術的話語分析解讀組織運行的潛規則啊
  • 鮮于昊乾
    雖然理論論述偏多,但作爲體制內的人看這本書還是很受啓發,值得一讀
  • 上官哲美
    比較推薦,就是太小衆了,僅有一千人左右關注這個
  • 時如風
    瞭解中國縣域治理邏輯和內涵的好書,不能指望一位學者能夠解決問題,能夠清晰的看到問題就已經足夠,同樣,在城市中和基層部門打交道的十餘年,確實如書中所言,頭上的緊箍咒越來越緊了,和羣衆的關係越來越正式、公式、疏遠了
  • 慕幼荷
    2024.D18 深度地調研,科學的梳理,把縣鄉中國的運行邏輯基本講透了,有較強地實用性
  • 闕妙芙
    “打官腔,說官話”是我們對縣鄉政府運作的初步體驗,似乎縣鄉幹部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寫材料,縣鄉政府如何運行,縣鄉幹部如何開展工作,大多數人都知之甚少
  • 滿驪雪
    這本偏社會學科的書,對於非體制內且習慣於短視頻語言表達邏輯的人來講不容易啃完,但有助於我們去打開視野,換一種視角立體地去理解一個更真實和豐富的中國
  • 季英才
    這本《韌性:縣鄉政府如何運作》能給出答案,中國社會學始終要紮根田野、腳沾泥土,才能從粗糲的經驗事實中,“驚險一躍”,給出我們一些解釋社會運作政府治理的框架
  • 都覓翠
    我們常說,我國政治體制有制度優越性,但只有將其轉換成治理優越性,纔是真正的良治
  • 秦孤菱
    對於社會公衆而言,讀完這本書後,如果在關注諸如“雲浩止耕”等基層治理問題時,能多一分理性,多一分平和,而不是一味地跟風站隊,這也是極好的
  • 祝憐晴
    縣鄉是我國的重要治理單位,理解了縣鄉也就能理解大國治理,很不錯,值得推薦
  • 杭雪兒
    本書在“韌性”的視角下闡釋了縣鄉政權如何在面臨壓力時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呈現了縣鄉政府如何運行的邏輯,非常適合基層領導幹部和研究學者閱讀
  • 史問筠
    總體而言,挺適合基層狗讀的
  • 鮮于向秋
    很好的切入視角,隨着數目字,精細化管理,勢必對基層落地的縣級進行更大的擠壓,如何同時賦權和賦能,是治理能力的提升關鍵
  • 郭和怡
    感覺如果是熟悉縣鄉事務的人應該讀起來更加順暢
  • 薛清馨
    當然,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人,也能從中收穫更多的啓發~
  • 葛秀雋
    瞭解是爲了能夠發展,而本書作者恰恰就是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完成了對於中國縣鄉管理的瞭解,發現其背後的根本邏輯,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爲解決問題提供指導
  • 夾谷雙文
    如何激活縣域治理體制,產生更強治理效能,的確是現今社會調研的富礦
  • 鬱荏苒
    本書主旨是,“中國之治”是怎樣體現在縣鄉政府的,從縣域體制機制關係,解答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問題
  • 越梓暄
    《韌性》這本書帶我們深入瞭解了縣鄉的條條與塊塊,體制與機制,闡釋了諸多治理邏輯,讀來有種撥雲見霧之感
  • 白弘量
    此外,書中很多工作機制的邏輯與體制外的職場規則也有共通之處
  • 榮新霽
    在這過程中,需基於各地資源、治理難題和需求,對縣域治理機制創新,才能讓政策更好落地,讓百姓感受到“政策獲得感”,上級與基層的博弈、政府、社會和市場的互動,全部穿插在“縣域治理”之中,體味其中奧妙,方能理解中國之治的問題和未來
  • 樂聽荷
    本書揭示了基層治理的內在邏輯和運行機制,爲我們提供了推動基層治理機制創新的思路和方法,它或將成爲我們探索基層治理的重要參考和指引
  • 皮水卉
    很好的書,對縣鄉政府運轉邏輯分析很透徹
  • 鈄修筠
    對於理解縣鄉,思考縣鄉有重要啓發
  • 應華茂
    提示了縣鄉政府運行操作過程中的步驟和方法,值得學習
  • 夾谷典雅
    有些重複的內容,呈現的內容偏學術化,基層的現實很難用清晰的學術分類框架解釋,基層幹部的面向與激勵不單純是行政學研究範疇,更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範疇,驅動一個縣政府運行的機制是資源稟賦、社會風俗,也是地方主官、基層隊伍,治理的向下延伸不僅僅是技術,也是藝術
  • 公西凌蝶
    可以從中一窺社會運行機制,也可以和企業運行(特別是大型集團)機制相互印證
  • 暴暄文
    經過疫情三年,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到了鄉野,遊離在一二線城市以外的縣鄉下沉市場越來越備受關注,民間經濟活力和基層治理的韌性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更爲真實的中國,研究基層運行機制和中國經驗很有必要
  • 牛淑蘭
    是一本很好的基層治理的學術專著,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鑑的分析架構,對該領域的入門學習而言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