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昆蟲的藝術

本書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作品集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RPS) 列文·比斯 ※ 昆蟲超微距攝影技術開創者列文·比斯全新昆蟲畫冊,歷經4年打磨,每幅作品需要拍攝10000張後再處理方得佳作,只爲記錄一個正在消失的昆蟲世界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官方授權, 珍稀藏品震撼公開

有“全球傑出科學文化機構”之稱的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官方授權,科學家團隊全程保駕護航,2000萬件昆蟲標本中精選出40個物種

※ 40個瀕危和滅絕昆蟲的肖像鉅作,足以持續影響一生的世界觀

放大到300倍進行攝影創作,獨創的手法給一件件沉寂的科學標本注入了活力,展現前所未有的細節,極致的微觀之美

每個人看完都不得不重塑自己的生物認知,足以影響一生的世界觀

※ 每個物種配有約500字的科普文字,理性與感性平衡表達

除了震撼心靈的影像,還包含科學的文字信息,既有基本的物種信息,還有當今的保護研究進展

※ 科研人員實力翻譯,“無窮小亮”張辰亮審訂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科研人員王建贇傾心翻譯,特約博物君“無窮小亮”審訂全書,爲中文版的科學性把關

※ 藝術品級的畫冊,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收藏之作

與“國際印刷大獎收割機”雅昌藝術印刷聯手,採用高水平的色彩管理和印刷技術,高質量呈現每個物種的細節與顏色

護封採用起凸工藝,還原九星瓢蟲的立體感,殼面採用特種鐳射紙印刷,還原蝴蝶翅膀變幻的結構色

※ 附贈驚喜小海報,觸手可及的“昆蟲藝術”


  • 汲幼白
    氣候變化、棲息地的破壞、入侵物種,甚至收藏者的採集行爲(長角大顎天牛),都嚴重威脅着包括它們在內的大量動植物的生存
  • 懷晉鵬
    非常美麗的精裝讀物,將一些滅絕和瀕危的昆蟲放大數倍展示在我們的面前,更直觀的領略大自然的奇妙
  • 謝清妍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2024年開年新書《昆蟲的藝術》
  • 葉採楓
    令人讚歎的昆蟲攝影圖片向人展示昆蟲的神奇和美麗,附帶簡明的文字介紹,不僅是精美圖冊更令人思考自然環境的變化、人與自然的關係
  • 郜西華
    滅絕有可能是普通事件
  • 權雅香
    單純的畫冊,有一點故事,但故事不夠深,相同的昆蟲之間的差異也沒有講,純看照片了
  • 任靈溪
    Levon Biss的昆蟲宇宙,科學之美的重新定義
  • 蔣安波
    小小昆蟲的瑰麗奇觀
  • 巫傲柔
    高清大圖看起來好清晰,能夠看到每一根絨毛,觸鬚,瞭解昆蟲,學會保護自然環境和昆蟲
  • 師永昌
    普通並不代表不重要,我們應該保護遙遠地方的珍稀物種,也應該保護我們身邊日常的普通物種
  • 任覓晴
    好喜歡裏面的剖析
  • 姜寒梅
    有些瀕危原因並非由於人類的濫捕,而是間接的人類活動,比如發展農業,除田邊野草,結果有一種野草是某種蝴蝶的主要食物來源,意識到問題後,人們又把這種草種回去
  • 褚晶晶
    “一隻昆蟲遠比一顆恆星要複雜得多”
  • 談紫萍
    和大型動物相比,昆蟲所受的關注更少,在過去幾十年裏,昆蟲的總量減少了70%到80%,而這主要是因爲人類活動所致
  • 程靖琪
    不過中譯名有一定誤導性,昆蟲的藝術,這個名字會讓人以爲這是關於昆蟲攝影的書,其實這本書是關於北美洲瀕危昆蟲的圖片(或許是它們最後的圖片)
  • 汪芙蓉
    這本書把珍惜的昆蟲放大了300倍,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
  • 耿新月
    即使我們看着真正的昆蟲,也看不到如此多的細節,他們的構造十分複雜,真彷彿進入了一個異時空
  • 鬱飛荷
    不僅是一本關於昆蟲的科普書,更是一本高級攝影藝術的作品,在這樣的作品裏,我們可以感受到關於自然、關於生命的絕對震撼,也是一次很好的攝影藝術啓蒙呢
  • 鮑典雅
    看得我跟嗑藥了一樣😅 但越是感慨於它們的美,越惋惜於它們瀕臨消失或已消失的狀態
  • 公孫海凡
    書中收錄的都是瀕危或已滅絕昆蟲,很多昆蟲的名稱我都從未聽說過,幸好有這本書能讓我通過放大數倍的高清圖像仔細觀察這些珍稀生物,除了昆蟲的全身照之外,還有絨毛、複眼等局部的細節圖,讓人震撼
  • 百家明知
    地球屬於所有物種共同享有,保護昆蟲,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聞人夢桃
    被書中大幅高清的細節圖片所震撼,微觀的昆蟲世界真的奇妙
  • 荊幻桃
    高於預期,聚焦瀕臨滅絕或已滅絕昆蟲的主題,把圖錄又拔高了
  • 黨順慈
    以微距攝影近觀瀕危昆蟲之美
  • 儲玄靜
    當眼前的物種放大了300倍之後,一個獨屬於昆蟲的藝術世界轟然襲來
  • 鬱秀竹
    在驚歎於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瑰麗之外,更是一種善意的警示——救救昆蟲
  • 宮雅韻
    細想起來,這種滅絕一樣可怕
  • 樂正鴻羽
    極致精美,昆蟲愛好者狂喜
  • 戎浦和
    在大自然裏與昆蟲相會是件很美妙的事
  • 扶陽陽
    《昆蟲的藝術》讓我想起了兒時春天的蜜蜂,夏天的鳴蟬,秋天的蟋蟀,冬天的螞蟻;那些極致的攝影,從微毛、刻點、口器、翅脈,到複眼上小眼、鱗片上網紋以及感器結構的細緻刻畫,如此美妙絕倫,顛覆我對昆蟲的認知,讓我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認識我的昆蟲朋友
  • 晏恨桃
    可惜這些昆蟲都面臨着滅絕的命運
  • 宰父薇歌
    有些並不知道確切原因,因爲連鎖反應,並不能確定是哪類人類活動又是如何造成了毀滅性影響,我們只能看到結果:不斷減少的物種
  • 全凌春
    好精美,普普通通的翻頁卻成了我最小的冒險與驚喜之旅
  • 訾和悌
    非常精美的一本書,每種昆蟲都展現了精美的細節
  • 宗康時
    農藥的濫用、棲息環境的消失和碎片化、所棲息植物的減少,都讓很多昆蟲面臨滅絕
  • 茹書南
    一隻昆蟲就是一個宇宙
  • 逄天悅
    說起瀕危,我們總覺得是妖異美麗的物種,其實有些長得相當普通,如馬代拉粉蝶,甜灰蝶
  • 黎樂賢
    保護地球環境,從少開一天車、少用一條塑料袋開始
  • 有琴濱海
    國家地理年度重磅,是科普更是藝術,帶我們進入一個正在消失的昆蟲世界
  • 班偉茂
    超級贊,超級震撼
  • 滕麗玉
    地球不只是我們人類的,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 全祺瑞
    能倖存於被劃定的保護區中的是極少數,世界上絕大多數動植物沒有這樣的運氣,恐怕在中國還會尤其嚴重
  • 翁陽炎
    回到微觀視角,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 瞿傲冬
    非常精美的圖書
  • 仲冬菱
    只能說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瞭解並不如我們以爲的那麼多
  • 韓旻騫
    如果國內也能有這樣的昆蟲攝影集出版就好了,應該讓更多人意識到昆蟲與某些地方的原生植物之間有怎樣密切的關聯,而保護生態環境也不僅僅是多種樹而已,保持足夠的多樣性才能維持環境的相對穩定,我們也更有可能因此受益——不僅僅是生存意義上的,也有審美層面的
  • 鞏哲聖
    每個微小的生命都在驅動世界的運轉……
  • 段幹靈秋
    印刷精緻,內容精心,昆蟲精美——妙不可言的微觀世界,大開眼界的閱讀體驗,可以用來拓展生命邊界的大畫冊
  • 計美偲
    因爲這些圖像雖然很美,但這種美是一種充滿死寂的美,是被福爾馬林處理過的屍體的美,它們已經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了
  • 谷芷若
    美並不虛無,它其實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驚歎,是我們存在的樂趣和意義
  • 虞思卉
    觀察角度的不同, 巨大化的呈現,讓我們不再覺得蟲子是可以一腳踩死的小麻煩,它們也有自己完整的身軀和生命,也是地球成員的一份子,這種體會和震撼感,是我們平時用肉眼觀察昆蟲和看視頻所無法感受到的
  • 上官睿思
    太精美啦
  • 項半蓮
    超級震撼,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