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河邊的錯誤

與其精神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外耗別人! 2024新版《河邊的錯誤》由余華親自編選,收錄《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一九八六年》《古典愛情》四篇餘華早期先鋒小說代表作和《新版自序》,這些作品使餘華成爲當之無愧的當代文學代表作家

餘華說,這些作品記錄了他1986到1988兩年多的寫作經歷,也記錄了這兩年多令他不安的精神狀態

看透人生荒誕本質的餘華,用冷靜直接的語言再現荒唐的生存狀態,每一篇都瘋狂得毛骨悚然:刑警隊長在追兇過程中逐漸走向瘋癲;兄弟之間冤冤相報、陷入復仇的循環;歷史老師活在殘忍的幻想中,不斷自我傷害…… 每個人都有奈何不了的人生困境,偶爾放棄理性反而活得輕鬆起來

這部集子裏四個恐怖博物館風格的中篇小說,同樣隱藏了作者的同情和憐憫之心,因爲作者需要獲得拯救

——餘華 《〈河邊的錯誤〉新版自序》 人如果不具備瘋子的魄力,又怎能在世俗中存活?——殘雪評 《河邊的錯誤》


  • 太叔逸美
    收錄《現實一種》《一九八六年》《河邊的錯誤》《一個地主的死》
  • 滿紫菱
    標題作《河邊的錯誤》是讀起來最痛心也最痛快的一篇
  • 梅寄風
    《現實一種》、《一個地主的死》平鋪直敘的噁心,讓人猝不及防,《河邊的錯誤》讀完滿是無奈可悲,法律制裁不了一個瘋子,卻讓警察以一個瘋子的狀態逃脫法律責任
  • 奚覓翠
    一九八六,現實一種
  • 尉遲雨竹
    《河邊的錯誤》寫精神異化,《古典愛情》諷刺才子佳人的大團圓結局,《一九八六》講刑罰是合法的暴力,《現實一種》無論讀多少遍都毛骨悚然,暴力會一直隨着血緣延續,那是人類的缺陷
  • 弓英飆
    這裏面有我最喜歡的《現實一種》、《古典愛情》和《河邊的錯誤》這三篇先鋒文學
  • 張晶晶
    河邊的錯誤,一個地主的死,現實一種,一九八六年
  • 臧芳蕙
    血腥、暴力、奇異、荒誕,最喜歡河邊的錯誤和現實一種,視角的轉換有一種鬼魅的感覺
  • 戎夢竹
    就看完了《現實一種》,氛圍描寫還不錯,故事情節最開始挺引人入勝,但是虎頭蛇尾了,以至於沒看出想寫什麼
  • 葉海凡
    收錄四個中篇:《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一九八六》和《古典愛情》(餘華老師穿越重生文
  • 厲宏愷
    現實一種,人活得像動物,好驚人的冷酷;1986,隱喻太多但不求甚解,雲裏霧裏,看得幻痛;河邊的錯誤,居然是最輕鬆的一篇;一個地主的死,相比起來好正常啊,嬤了男主對不起,感到壓迫是世界的運行秩序之一
  • 石鴻彩
    二三十歲時的餘華也太暴力了吧,現實一種我確實是看不懂啊
  • 桑英逸
    最喜歡最後一篇一個地主的死,現實一種則看的毛骨悚然
  • 盛杉月
    個人喜好排行:《現實一種》《一個地主的死》《河邊的錯誤》《一九八六年》
  • 傅白易
    河邊的錯誤有一種讀推理小說的感覺
  • 冀問薇
    最喜歡的是 現實一種,有點莫言的感覺,魔幻現實
  • 段安波
    已經拜讀過餘華27歲登上文壇的短篇集《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次把壓抑的情緒交給餘華親自選編的發瘋自救之作——2024版中短篇集《河邊的錯誤》瘋一次,感知他早期先鋒小說代表作中這個世界真實而殘酷的底色
  • 逯冷珍
    地主的死還是最好接受的(也可能是之前讀過),其他的就,同名小說反倒比電影還更明白些,大概電影要講一個虛妄的改變是比小說困難
  • 易聽楓
    四篇作品裏都有瘋子,寫的都很恐怖
  • 糜智敏
    人如果不具備瘋子的魄力,又怎能在世俗中存活
  • 馬瑜然
    寫作是需要想象力的,也許能夠寫出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作品的作家是有一點“癲狂”特質,畢竟天才和瘋子本來就難以分別
  • 戴天驕
    發病之作,看得出來餘華處於轉折期,想要發瘋的狀態,四個短篇都不同尋常,可以說是癲狂,其中也飽含餘華的惡趣味,挺有意思
  • 郗文姝
    另一個看向許亮,像是在等待審判一樣的等待警察,竟然將這一切不做辯解而理解爲天意,最大的荒誕不過如此,爲什麼不申辯,因爲他從未被人信任過,甚至爲沒辦法解釋爲什麼自己會看到頭顱的巧合而自殺
  • 曾又槐
    因爲電影名字看的書 收錄的四篇出了河邊的錯誤都跟其他版本不一樣
  • 鄭山彤
    很顛,每篇都有點兒喜歡又有點兒不喜歡,同名篇電影改動還不少,感覺兩個故事氣質上已經有些不一樣了
  • 康朗寧
    電影終究不能百一,論“講時代故事”還得是餘華,論“什麼都講了還不被發現”還得是餘華,只是看“早期暴力先鋒小狗”實在不宜搭配睡覺和喫飯
  • 那葉春
    人物視角切來切去讀着對我這種注意力渙散的不太友好 馬哲的開篇反反覆覆倒回去看了好幾遍 結尾夠瘋 我喜歡
  • 年愛芳芳
    一個時代的形象,被餘華老師寫出了不同以往的文風
  • 翟梓暄
    四個獨立的故事展現了餘華老師完全不一樣的寫作風格,還有一些意識流的風格夾雜其中,把不可理喻的人性描寫的淋漓盡致,前三個故事讀完(尤其是《1986》,對那段時期的表述真的很深刻)讓我感覺都有點生理不適
  • 陸高朗
    歷史老師的那個故事,更觸目驚心
  • 蔣紅螺
    餘華的文筆真的不錯,三個故事多少都有點超現實,最後一篇《一個地主的死》最佳
  • 東洛靈
    我真的 有看沒有懂 原來餘華老師的短篇小說這麼難懂的
  • 羊舌半凡
    不管是重讀還是新讀,越讀越能感受到餘華的功力所在:先鋒敘事自然不在話下,即使是《一個地主之死》這種,也能用極寥寥的文字寫活人物
  • 東郭鴻暢
    和活着細雨許三觀的風格完全不同,我個人不喜歡這一個風格的餘華,人有荒誕和神經質的一面,但受不了每個故事的每個主人公都這樣
  • 墨哈嘉容
    餘華老師你真的很會折磨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