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戰爭與和平

【編輯推薦】 1、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歷時六年(1863—1869)創作的長篇鉅著,被稱作俄羅斯民族的“英雄田園詩”、“近代的《伊利亞特》”

被美國《紐約時報》《讀者文摘》評選爲“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

2、洋洋灑灑一百二十萬言,數條線索交織並舉,歷史人物與虛構角色同時登場

在1812年俄法戰爭的巨幅畫卷上,細筆勾勒個體的命運和悲歡,復原那些被硝煙遮蓋的面孔和心靈

深入探討生與死、善與惡、人與自然、無常與永恆等主題

與歷史同樣遼闊,與生活同樣豐盈

3、俄蘇文學資深翻譯家張捷精心移譯,嚴謹細膩,形神兼備,再現史詩典雅磅礴的風格

經過了歲月磨洗,備受讀者認可

4、收錄多種輔文,包括譯者長篇導讀、托爾斯泰本人所撰《關於〈戰爭與和平〉一書的幾句話》,以及托爾斯泰傳記作者艾爾默·莫德與英國作家毛姆的評論文章,幫助讀者從多角度透徹理解這部偉大的史詩

5、全套三卷的卷首均收錄蘇聯插畫家瓦西里·韋列夏金、亞歷山大·阿普希特等插畫家所繪高清彩插

身臨其境,再現“莫斯科大火”“娜塔莎之舞”等經典場面

附贈精美手繪人物關係圖海報,四大家族複雜脈絡一目瞭然

6、知名設計師廖韡擔綱裝幀設計

高飽和度色彩,油畫紋理,多重含義濃縮的圖案,傳達托爾斯泰之恢弘與細膩

從第一卷到第三卷,構成連貫整體:由厚重到明朗,由毀滅到新生,由紛亂走向寧靜,寓示着戰事的變化,以及個體的心靈軌跡

內封採用黑紙印銀工藝

以現代感視覺效果重新詮釋經典

圓脊精裝,本白色膠版紙,適合閱讀與收藏

【內容簡介】 《戰爭與和平》是托爾斯泰歷時六年(1863—1869)創作的長篇鉅著,被稱作俄羅斯民族的“英雄田園詩”

作品以1812年俄法戰爭爲敘事中心,在波瀾壯闊的事件背景上,描繪了四大貴族家庭錯綜複雜的愛恨糾葛,細膩地勾勒出主人公的心靈成長曆程,探討了這場戰爭對俄國乃至整個歐洲歷史進程的重大影響

以自然主義筆法表現戰爭的殘酷,於議論中探尋歷史規律和永恆哲理,呼喚人道精神

【名人評價及推薦】 我們時代偉大的史詩,近代的《伊利亞特》

——羅曼·羅蘭 從未有人寫過題材如此廣泛、歷史背景如此重要、人物如此衆多的小說,以後也不會有人能寫出這樣的文學鉅著了

除了《戰爭與和平》,我想不出還有什麼作品堪稱史詩

——毛姆 這部小說的哲學,是對自然和生活、而非理性和文明的禮讚

這一哲學十分樂觀,它信賴生活的盲目力量,堅信一個人的最佳方式並非選擇,而是去信仰萬物的善意

——米爾斯基 他的意識形態如此溫和、曖昧,又遠離政治;他的小說藝術如此強大、熠熠生輝,如此富有原創性和普世意義,完全超越了他的佈道

歸根到底,作爲一個思想家,托爾斯泰感興趣的只是生與死的問題

——納博科夫 人們讀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就不再是原來的人了

僅憑《戰爭與和平》這一部作品,托爾斯泰就可以雄踞世界文壇的奧林匹斯山巔

——朱利安·赫胥黎


  • 左融雪
    這個版本無論裝幀還是譯文都很絕
  • 隗曉旋
    但我會在今後來重新讀,應該會一遍遍地讀,甚至會大聲地讀,讀裏邊美的文字
  • 莘香之
    如果你讀文學,就永遠無法繞開的一部著作
  • 石新月
    當開始懷念的時候,說明心境已經離的很遠了吧
  • 麻雁蓉
    人性的軟弱與光輝,都在這裏了
  • 董翠柏
    20240524讀的是經典小藍本,恰好看到這個共讀活動 ,順便參加
  • 禹新霽
    在30歲的年紀,終於又讀完了一遍
  • 衡南風
    雖然已經不能體會到當年20歲讀完這本書時的感受,但幸運的是,這本書還有可能在40歲那年再讀
  • 巫馬秋穎
    一切都會過去
  • 豐鴻羽
    如果一輩子只能讀一部俄國文學,必須是戰爭與和平
  • 慕容囡囡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兩面:一是個人生活,這種生活的樂趣越抽象,他就越自由
  • 胡梓玥
    二是天然的羣體生活,在這種生活裏,一個人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則
  • 沈安翔
    這個譯本很美,翻譯也很好,很值得看
  • 宣問薇
    當我想細品愛情的樣子會找到那者少女的表情來細細研讀;當我想看一個卑劣者表演也能找到相應的文字;當我想看一個大場面也在這裏找到很多的場景;那些明褒暗貶的文字流淌在字裏行間,罵人不吐髒字兒運用到了極致……數不勝數的精彩值得我一次次去回顧……
  • 伍沛珊
    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這一點
  • 劉文姝
    果然同樣一本書,在不同的年齡段去讀,所獲得的是不一樣的
  • 丁雨伯
    中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小說,充滿人文關懷
  • 壤駟聽楓
    囫圇吞棗第一遍 我想一部文學鉅著被我這樣幾天粗糙的翻閱是對文學的不尊敬
  • 居夏蘭
    初高中的世界民著必讀之一,那個年紀沉得下心看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