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藝術與文明:西方美術史講稿Ⅲ(十八世紀後期—十九世紀藝術)

“沒有藝術,文明幾乎蒼白一片

”——範景中 藝術,作爲人類闡釋世界和承載其觀念意義的重要方式之一,以鮮明的文化品格,豐富的表現形態,參與了人類文明精神氣象的建構

著名藝術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範景中的《藝術與文明》三部曲,是凝聚其五十多年研究成果的一部通史性藝術專著

全書將綿延幾萬年的西方藝術置於人類歷史文明語境,以宏闊的文化視野,沿着藝術的價值學與形態學這兩條互爲交織的主線,對藝術主體特徵的變遷、藝術價值內涵的演化、藝術圖式與趣味相匹配的歷程,以及藝術不同發展階段與社會歷史環境、與其他文藝思潮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等等,作出了全新觀照和系統梳理

本書爲《藝術與文明》三部曲收官之作,共30萬字、235張圖片,講述風雲變幻、流派紛呈的19世紀前後時段的西方藝術,廣泛涉及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涵蓋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現實主義等流派,瞭解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學院走向自由的精彩歷程

本書並非一部傳統意義上面面俱到的美術通史,而是作者有選擇性地探討美術史中一些重要的、容易被忽略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問題

作者摒棄當下流行的各種嶄新術語,以沃爾夫林的五對概念和貢布里希“自然—秩序的協調”的理論爲出發點,深度闡釋藝術這一獨特的人類視覺創造成果,涉及歷史、宗教、建築、科技、哲學等多個不同領域,並且處處體現東方的審美與哲思

本書還收錄了貢布里希未刊手稿《歐洲接受遠東美術的歷史綱要》,由範景中教授翻譯,國內首次出版

藝術是文明的代言人,藝術是門徑,帶領我們進入的是文明的廣闊世界


  • 龐經亙
    語言風格樸實,就像老師在站臺上給你上課一樣,不僅僅是一股腦的將知識灌輸給你
  • 文旎旎
    很強,旁徵博引,閱讀門檻有點高,中國人寫西洋藝術史到這份兒上真的不錯了
  • 韓睿思
    收官之作,讀完三本逐漸理解了範老師的那句話“寫作的時候想的是文明的印記是如何發生的”
  • 潘清婉
    看了書之後想再多瞭解一些
  • 連英媛
    而且時常會啓發你,引導你,不僅僅是西方藝術史,從書本中瞭解到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現實主義等流派,瞭解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學院走向自由的精彩歷程
  • 利蓉蓉
    還會學會思考問題,學會中西比較,發散思維,這也許就是由講稿整理出版書籍的獨特之處,也是作者的教學風格
  • 隗雁蓉
    從上世紀80年代翻譯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到今天撰寫《藝術與文明:西方美術史講稿》,範景中教授以一位中國學者的風雅之筆,文心雕龍,既延續着整個美術史傳統中的古典品味,也爲世界美術史的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與思考
  • 皇甫爾陽
    無論翻譯,還是寫作,範老師都能藉其生花妙筆,闡述視覺藝術之精妙,讓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讀者都能感同身受,雅游於字裏行間,享受藝術欣賞中那份知性與感性的雙重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