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資深學者葛兆光教授主編 由中國人自己撰寫的首部全球史 凝聚二十幾位學者的“激情·野心·才華” 講述三百萬年“全球·人類·文明”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由“看理想”深受關注和有影響力的節目“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轉化而來,歷經主編葛兆光教授和各位作者多次用心打磨而成

本書講 述的是一種超越國家的,籠括全球的,聯繫的、互動的、交往的歷史,採用了國際化的視野,前沿的理論成果和歷史觀念,以及好聽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

本書講述的也是一種沒有中心的歷史,它與來自西方的各種全球史都不同,摒棄了歷史學的任何中心主義,真正呈現了中國歷史學者眼中的全球史觀

近些年來,關於全球史的著作陸續出版了不少,但是沒有一部是屬於我們中國學者自己所敘述的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而本書的出版,彌補了這一遺憾和缺陷,在全球史的學術領域,顯現了中國學者的抱負和水準

◎編輯推薦(作品看點) ★二十餘位資深學者,帶你打開歷史的“任意門” 本套叢書由資深歷史學者葛兆光教授主編,除此之外更是邀請到了二十餘位堪稱一時之選的、對各個領域有着深刻研究的中青年學者參與撰稿

如此強大陣容,可謂是前所未有

★打破國別史的單一視角,既講述人的歷史,同時也觀照“物”的歷史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以故事爲原點,同時也觀照“物”的歷史,探討人類與文明的起源與彼此之間的聯繫,講述全球史中的帝國、戰爭與移民,商品、貿易與物質交換,宗教與信仰,疾病、氣候與環境,大航海之後交錯的歷史進程

★改變“歐洲中心”的立場,從中國視角出發看待全球歷史 我們不能把不同文明、不同族羣和不同國家區隔爲互不通融的、在歷史上相互之間沒關係的若干塊

國+國≠世界,歐洲史≠全球史

只有在我們破除了國家本位的束縛、改變了歐洲中心的立場之後,更爲豐盛的全球史全景圖才得以呈現在我們眼前

★新增大事年表與參考書目,精選並收錄大量配圖,內容較音頻課程更豐富 語言精煉簡潔、通俗易懂

除此之外,本書還爲讀者提供了大事年表,在每季的最後也增補了每一季相對應的參考書目,精選了百來幅相關圖片作爲插圖,不僅提高了可讀性,也營造了強大的歷史畫面感

◎推薦語 這本書的目的是要促進大家瞭解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

我們不僅是拿中國對照外面,也是把中國放在世界裏面

我希望這能夠蔚成風氣,使中國的歷史教學研究有更宏闊的眼光,更能思考未來,找到過去跟未來有關的事情

——許倬雲 一般來說,歷史學總是有兩個崇高理想,其中一個,就是通過國別史追溯民族和國家的來龍去脈,讓人們意識到,我們是誰?然而出現在“現代之後”也就是全球化時代的全球史,卻希望達成的是歷史學的另一個崇高理想,即培養世界公民

——葛兆光


  • 庾向露
    給葛兆光點贊,全球史很火,但都是老外寫的,第一本中國視角的全球史自葛兆光始,雖然是拼湊起的,而且澳洲美洲地區和很多時段沒有涉及
  • 能翰音
    先聽的課,再得的書
  • 景含嬌
    那一年關在小區那段時間 正趕上看理想限免這個節目給大家 倍速刷完 非常棒 感謝
  • 徐菲菲
    整體來說是歐亞中心的,沒有放入性別視角,可能和創作團隊中女性比例偏低有關
  • 毋初曼
    有些歐洲史相關的說法還是有點舊了,估計多數作者的參考書都是中譯本
  • 韶麗華
    只能說葛老師的視野太宏大了,粗淺地聽完一次都會歎爲觀止
  • 尚良朋
    我想強調的是,世界是沒有中心的
  • 盛凌春
    花了幾個月時間聽完了看理想的節目,正好充會員送的這套書也到了,翻了翻權當又回憶了一遍
  • 豐安陽
    這書短評都打拳
  • 鍾離梅花
    文中很多內容不僅採用了目前學界最新的主流觀點,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以掃除很多歷史知識盲點,用更廣的視角感受歷史的宏大與複雜
  • 顏以蓮
    沒聽完沒看完的就不要在這瞎指點了吧
  • 東方麗芳
    藉助物質的牽連,寫出了這個世界慢慢變成一個世界的歷史
  • 邴幻翠
    更加可貴的是這套書背後的價值觀念,培養中國的世界公民
  • 康鵬程
    是很好的瞭解同代著名學者學術能力的捷徑
  • 柏思柔
    這種通史層面知識點重組型的作品很容易推斷出作者的閱讀面,尤其裏面非中國史的部份都教過十年了,內容是新是舊一目瞭然
  • 查又綠
    當時聽的博客,先給五分
  • 阮夜雲
    如果要找中心,那麼伊朗、印度、沙特、伊拉克、肯尼亞也可以寫xx出發的世界史,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 熊思雲
    喜聞樂見的“已經困得不行”之時看完的
  • 符白易
    看理想聽過,喜歡疾病、氣候、環境篇
  • 邴翰林
    之前聽的看理想的節目,趣味盎然
  • 藍今瑤
    一個知識幾個問題又延展更多的知識點,串成線,看完講述在腦袋裏就形成一個面……看故事一樣讀起來很連貫欲罷不能,不知不覺一百多頁就過去了,而且還會記得很多東西,更重要的是覺得觀念和心胸都開闊了,值得多刷幾次,也有資料價值
  • 師囡囡
    早早地就聽完了音頻節目
  • 劉靈安
    聽完過播客
  • 百家如柏
    老人孩子也都能看……難得的佳作
  • 靳慧雅
    主編葛兆光在書中寫道,本書力求“去中心化”,歷史學者應“從中國出發”而不是“以中國爲中心”來看待全球歷史之間的聯繫
  • 歐傲冬
    從節目追到書,五年啦,感謝同行,記不清多少神遊或因爲故事、思想、某些微小的局部而喜悅的時刻,也感謝展現、教授全球史名下的流動、穿越、交織、微小又宏大、遙遠又貼近、冷感又心動
  • 益又柔
    非常易讀的歷史類科普書
  • 傅星波
    作爲全球史,差的有點遠
  • 賀陽陽
    不敞開胸懷,怎麼擁抱全球
  • 欒雨伯
    『世界史』普及讀物,『從中國出發』還是少了些,意猶未盡
  • 糜嫺淑
    沒有段老師的名字
  • 苗鴻彩
    不過,我還是期望未來能看到一本同名的大部頭學術書,並且,翻譯成英語
  • 石和宜
    相較於區分國家、族羣、文明的世界史寫作,全球史強調的是互動、聯繫和建構
  • 梁丘樂康
    你就大吼一聲“中國很厲害”,然後這書不用看了
  • 卓承福
    看別的書去
  • 閆法如南
    5.0二天讀完這套書的體驗是:我像一條歡快的魚兒,在地球幾十萬年曆史構築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遊
  • 歐紅螺
    沒有帝國將相的全球史
  • 連端靜
    [強]中國人用自己的眼光撰寫的首部全球史
  • 龐宛暢
    源於音頻節目,整理成文字非常好讀,邏輯連貫嚴謹,給出知識,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是什麼爲什麼,然後講解肌理,把晦澀難懂得理論變成大白話
  • 孫友桃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是由葛兆光、梁文道策劃,二十多位歷史學人撰稿的同名音頻節目的文字版結集,總計兩百餘集的節目前後歷時兩年半,而落成文字的三卷本《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也超過了一百萬字,可以說是一部野心勃勃、又兼顧可讀性的全球史作品
  • 黎豐雅
    實際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史理論和相關作品不斷被引介至中國,幾乎每年都能看到不少優秀的全球史譯作,一些中國歷史學者也埋頭於全球史研究
  • 終宏愷
    前幾年聽節目的時候就希望最終能形成紙質文稿以便回顧,這下總算實現了,由葛老師和幾位老師聯合制作的音頻節目質量很高,個人非常喜歡,實體書籍如若看完後再有體悟和新發現,再復行回評
  • 隆希彤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 柏代卉
    正如葛兆光老師說的是一種難得的嘗試,一定有瑕疵,至少跨出了第一步
  • 喬白風
    正如主編葛兆光老師來信說:不睜開眼睛,怎麼看世界
  • 關祺福
    讓我們從中國出發,回看全球彼此聯繫的歷史
  • 饒初曼
    然而長時間以來,並沒有一部屬於中國學者自己所敘述的全球史作品,《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的出版填補了這一空白
  • 訾惜夢
    如果把歷史比做一場舞臺劇,傳統的歷史敘事關注的是舞臺上的王侯將相,而葛兆光老師主編的《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關注舞臺的時代背景,從戰爭、商品、宗教、氣候等多維度呈現人類世界如何逐步緊密連接在一起
  • 邵憶雪
    理想國出品必屬精品,音頻節目以紙書的形式出版,預售期就收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