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阿勒泰的角落

◎【內容簡介】 十九歲,她隨家人初入阿爾泰深山牧場,在荒野中經營起半流動的裁縫店和雜貨鋪

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爲了生活,她與家人也不斷隨之遷徙——從草場到沙漠、戈壁,甚至是凋敝的廢墟

踏入新的土地,空空蕩蕩,而自然豐澤

人有手有腳、感官明晰,就是自由

什麼都可以從無到有,一點點被創造出來

這樣的土地容不下虛僞和矯情,一切都那麼直接、真實——世界是未馴服的,感觀是純·天然的

哪怕生活永遠在一邊拋棄,一邊繼續,只要感受力還在,永遠可以發現新的、值得記憶的美好

◎【編輯推薦】 -- 曠野中乘風高唱,閃閃發光的遊牧歲時記🌄 -- ★ 人民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得主李娟成名作 ★ 豆瓣9.0分,阿勒泰系列開篇 ★ 毛不易、CCTV《讀書》欄目等一致推薦,於適、蔣奇明主演系列改編劇集 ★ 熱銷10年,煥新上市!作者悉心修訂,新增自序 ——“無論多麼否定那樣的自己,還是羨慕她

又年輕又弱的那個她

出於弱而滋長強大的渴望;出於弱而表現得反覆無常、死性不改;出於弱,對世間萬物似懂非懂似信非信——最後,在弱的荒野耕種出爛漫迷離的無盡花海

這是弱的魅力,也是年輕的魅力

” ★ 在不確切的生活裏,找到安放自己的角落 ——“世界就在手邊,躺倒就是睡眠,在這裏,我不知道還能有什麼遺憾

” 坦蕩明亮的文字,獻給每一個弱小但無懼的靈魂,願你抵達心中曠野,乘風高唱! ★精美典藏:收錄17幅全綵阿勒泰攝影大片,全景呈現大美北疆風貌

外封採用覆膜工藝,呈現防水皮面質感,長久陪伴在文字裏流浪的日夜

內封鋪陳從晝到夜的悠長轉場,廣闊明亮

★首刷贈送:李娟【小山寄語卡】🏔️——“我們都向往廣闊的世界,我們都棲身小小的角落

” -- ◎梁文道:這是本世紀最後的散文

驚爲天人

◎王安憶:她的文字一眼就能認出來,她的文字世界裏,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

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記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難以忘懷

◎劉亮程:我爲讀到這樣的散文感到幸福

在李娟那些居無定所的漂泊文字裏,我讀到了一種心靈的安頓,那種簡陋生活中的內心豐饒

◎毛不易:我很喜歡書裏對自然風貌、大人孩子淳樸可愛的個性的描寫

李娟老師純真的筆調,使得筆下的風景令讀者身臨其境


  • 章寄靈
    寒假靜不心來讀小說,李娟的書零零散散的看進去,特別親切,自由,真實,充滿生活感
  • 藺瑩白
    又讀了一遍,很愛李娟的文字,舊版封面和新版封面都是綠色,但風格和氣質截然不同,各有魅力,都難以割捨
  • 蔡清華
    李娟的書太好讀了,一路順順當當連個磕絆都不會有,不用談什麼文學技巧,她和三毛一樣喜歡用“美麗”一詞,偏偏在真正動人的時候,簡單明瞭的詞就是最貼切的
  • 夏惜兒
    阿勒泰的小鎮也好輾轉的牧場也好,都像漸漸失落的烏托邦,天高地闊長風盪滌的,人與人之間那些小狡猾小算計也不算什麼了,世界那麼靜默,而我們都被時間放牧着
  • 茹子丹
    對膚淺的我來說,全程只感受自然是會困頓的,李娟搭配了非常有趣的人與事件,自稱老子的外婆,叫瓊瑤的狗,沒有名字的地方,買奶嘴喂小羊羔,賺得比雜貨店還多的小孩兒,林林的白色卡車,都等着夜晚上廁所,問候對方全家的好朋友,還有我最愛的打洞的雪兔
  • 巫馬鴻遠
    像是世界盡頭一般,人跡罕至,不斷遷徙,冬天漫長苦寒,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顯得格外動人
  • 桑樂康
    4.5星,《冬牧場》中的李娟還是個觀察者,她在《阿勒泰的角落》裏就是切切實實的融入了
  • 唐半青
    春日裏讀這樣的散文,彷彿跟着作者去了趟阿勒泰,感受到了它一年四季的變化和情感
  • 聞人優瑗
    剛入行的時候,前輩推薦我看《阿勒泰的角落》,彼時的舊版封面還沒有現在這麼美麗,她說李娟的文筆太好太好了,怎麼能有人把文字運用得這麼靈巧,沒有絲毫餘贅
  • 瞿思恩
    更喜歡角落這本吧,描寫的都是阿勒泰,這本給人的感覺更真實,文筆更加細膩,真實的阿勒泰是偏僻閉塞,環境惡劣,生活物資緊缺,但是大家都很樂觀去面對,並沒有吐槽條件差
  • 南門澎湃
    新版的封面和圖片深的我心,封皮很有質感,必須給滿分💯讀李娟的作品,總會在不經意間調動你的所有情緒,她質樸真實率真的描述放佛將我置身於那個我從未去過的地方,感謝作者讓我瞭解阿勒泰《冬牧場》我也超級喜歡
  • 計樂英
    但是如果說因爲她的生活離我太遠,可我就非常喜歡遲子建的《額爾納河右岸》,甚至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地位可以說遙遙領先
  • 茅俊艾
    更喜歡四季牧場 本書像是李娟的隨筆 記錄阿勒泰的生活 想到啥寫啥的那種 更喜歡看遷移的那種
  • 有琴雪卉
    她那會兒也愛寫小說,默默寫了幾個日記本,放抽屜裏藏起來,其實我也偷偷看過一個,講一個少女要離家出走的故事(媽媽是語文老師,身爲人民教師,這樣的故事是絕不可能讓我知道的👀)我上大學後,媽媽就不怎麼看書了,書架上也慢慢都變成我的書
  • 夔和宜
    今年還是選了一本書送給媽媽,本來也沒想着她會看,沒想到媽媽很激動的發來信息說,你給我寄的這本書太好看了,這個李娟就是我現在最喜歡的作家
  • 簡玉英
    作者總能傳遞人與自然相逢時的驚奇,最喜歡寫媽媽那篇
  • 穆銳逸
    這裏的人們過得非常簡樸,他們的物質條件差到我們完全無法想象,但在這本書裏,你絲毫感受不到生活的苦,他們都很快樂,包括李娟和媽媽,她們的條件也並不好,但並不影響她們快樂
  • 糜芳藹
    發現了,但凡是形容詞居多的文章我就看不進去,敘述類多的就讀的比較流暢,就比如這本書,小資式的描寫,不是寫的不好,是我跟它沒緣
  • 籍經藝
    李娟近些年也是非虛構比較出名的作家了,作品也頗有好評,記得前些年看夏牧場還是什麼書的時候,我也是有些看不進去
  • 伍青旋
    作者說,如果是我我現在寫,可能寫不出這樣的文字,文字的可貴性,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李娟~
  • 明雲臻
    媽媽年輕的時候最愛看遲子建、池莉的書,每一本都買,買了看了一遍又一遍
  • 靳怡嘉
    我推薦過很多書給她,她要不說,哪有時間看書呀,要不說,現在真是看不進去書了
  • 廉浩闊
    李娟說冬牧場是她的代表作,我最喜歡的也是冬牧場,這本書是我目前看的李娟作品第二好看的,一家人顛簸着在阿勒泰生存,隨遇而安
  • 祁問蘭
    以一種浮動的,遊離的,輕飄飄的方式去體驗生活,反而能夠更加用力深入,捉摸到生命每一處細枝末節,在有限的時間維度裏無限拓展厚度
  • 井文姝
    細一想,可能我們只是在好奇一種全然不同的生活,卻忽略了生活裏艱辛的本質並無任何差異
  • 鐘樂池
    再讀李娟有一種荒涼的溫柔,直接與自然的溝通,反覆打量現在的都市生活,無所失亦無所得,沒有生命生活可以用好壞概述,只是靈魂有沒有納進生活,尋找一種安寧靜謐,如果舉着一副空虛的殼子,荒原的風也會遙遙吹過來,掀起塵土,化爲塵土
  • 路夜蓉
    可是她的描寫讓所有的苦都成爲了一種簡樸的甜:即使她到城市裏工作,見過再多牧民沒見過的東西,卻總能回到那片從未脫離矇昧的土地上恣意地生活
  • 司徒沛凝
    我想把作者的書都找來讀,那些文字裏,有一種讓人安靜下來的魔力
  • 拓跋欣怡
    還記得初讀《冬牧場》時的驚豔,只是因爲想更加了解哈薩克才翻開書,誰知便義無反顧地跟着李娟走進了冬窩子漫天的大雪
  • 龔子童
    邊疆的風通過她在鳴響,窗臺上的碗通過她被凍住,牧羊的男人和女人閃亮的眼睛通過她而笑,哪裏是她在寫作
  • 公孫英媛
    也許是雖然她在普通的生活小事中發現了詩意,或是發現了生活的細膩,但是這種生活在心理上始終離我太遠了
  • 茹旭鵬
    看到黎戈的評論:“邊疆的風通過她在鳴響,窗臺上的碗通過她被凍住,牧羊的男人和女人閃亮的眼睛通過她而笑,哪裏是她在寫作
  • 酈建華
    質樸的生活與文字在時間裏纏繞流淌,讀者被帶着體驗了那種感覺,物質不豐沛,生活安靜寂寥,但人能在天地蔚藍廣闊中汲取慢悠悠、樂呵呵的生命力,去對抗一種懸浮於空氣中的孤獨——“久遠”存在一擊即潰——再聚再散,這是李娟筆下的自然之力
  • 璩半雙
    除了直接的描述,她的文字裏還帶一些戲謔的自嘲,一點冷幽默式的搞笑,讓人嘿嘿一笑,不是大笑也不是微笑,就是那種忍俊不禁的傻樂
  • 厙佳惠
    無論什麼時候攤開來讀,都會被娟姨的文字感動,會被娟姨筆下的新疆吸引,那是一片還沒有被外界文明所侵擾的極荒僻壤,那裏的人展現出來的是生命最原始的狀態,善良,淳樸,熱情,自然,就像她自己所說,在那樣的地方,人不是主宰,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 徐淑靜
    此外,我還未在中國作家筆下看到過這樣一個母親形象,自由散漫,行走天地間,只有柯萊特筆下的“茜朵”可以媲美
  • 鄔文敏
    書中重複着一個意像:“筆直地向我走來”,在荒野的尺度上,這裏能感受到某種宿命,就像史蒂文森放在荒野中的那個罈子,你在荒野中放上一個人,世界從她這裏向外輻散,世界向她這裏無盡迴歸
  • 方谷雪
    而序言裏她說,對過去十年的自己羨慕又否定,“喀吾圖這個偏遠閉塞的角落從時間和空間深處打撈而出,置入時代大潮,隨波逐流,面目全非
  • 鍾晴麗
    明明是很苦的日子,卻被作者過成了詩
  • 池明達
    娟的碎碎念和吐槽太可愛了吧,不經意間蹦出的人生哲學也不會有很強的說教感,讀起來好舒服
  • 車如儀
    這個版本的質感好柔軟,好舒服,外封有種防水皮面的感覺,摸在手裏就能感覺到作者是一個很柔軟的人
  • 公霓雲
    生活很艱苦,環境也很粗糲,但作者苦中作樂感受了生活的樂趣
  • 裘憶敏
    太喜歡這本新版的《阿勒泰的角落》了
  • 管雨澤
    書做的美,封面像被溪流揉順的水草,又像是羔犢令人憐愛的絨毛,摩挲許久後翻開,順着書籤上遷徙的羊羣走進文字裏
  • 欒哲麗
    書寫的美,生活在接近自然的寂寞與驚奇中,樸素的哲學和平凡的浪漫藉由她的筆端傾瀉,像是晚餐後圍着燭光明暗晃動談話,大片沉默也不覺尷尬,蠟燭越來越短,內心也逐漸敏銳、詩意、完整
  • 鬆珍麗
    忘記是讀過了還是沒有讀完,因爲李娟的書幾乎全有,所以也許從哪本書裏讀過收錄了她這些早期的文字,只是時間太久了,忘掉了
  • 鞠飛燕
    這些文字記錄下那個時候李娟的純真,這就是文字的魅力,記錄的魅力
  • 聶語柔
    比起李娟其他的書,這本更像是散文,文字渾然天成,寫大地寫月光讓我感慨原來世間還有這樣的句子,好評
  • 緱亢翰墨
    李娟的語言和她描述的那個時代的阿勒泰,穿過遙遠的時間空間,給當下焦慮的人們短暫的安寧
  • 姓終語風
    本身散文就給人以放鬆愉快的閱讀體驗,這個綠色的封皮真的就跟這些文字一樣,讓人放鬆
  • 匡懷蓮
    李娟的文字真的太優美了,她的文字總感覺像新疆廣袤大地上的風,給人遼闊而且寂寞的感覺
  • 薄青楓
    本書中關於阿勒泰的故事比《我的阿勒泰》完整很多,文字非常的平和溫暖,我最喜歡的是李娟老師對處在“最富有好奇心和美夢的年齡”女性情感的精準描述
  • 柏妙雙
    李娟文字背後流露的樸素和純真,讓我想起初讀遲子健的感覺,她們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文字迸發於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中,一個在飄雪的北國,一個在西部邊疆,她們彷彿是植根於大地的文字精靈,帶着天真的俏皮,自然流淌;她們又是不同的,遲子健文字中還有一種古老的悲傷,李娟並沒有,辛苦的生活中也充滿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