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一位建築師,半座南京城

楊廷寶是中國建築巨匠,與梁思成、童寯、劉敦楨並稱“建築四傑”

作爲中國第一批留洋建築師,楊廷寶接受過嚴格的西方建築教育,亦熟諳中國古典建築做法,爲探索民族特色的中國現代建築做出了畢生努力

長久以來,由於他本人及家人的內斂謙虛,且社會方面的宣傳不多,以至大衆對這位中國建築大師認知度低,只知其作品,而不知其作品出自他之手

瞭解一位建築師最好的途徑就是認識他設計的建築

楊廷寶一生設計了120項作品,在建築師中可謂高產

這其中有超過半數(67項)是爲南京設計的,現存南京楊廷寶建築又有近一半(33項)的傳世傑作,已作爲珍貴的建築遺產,被列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作爲歷史文化名城,其建築文化的代表即爲南京的民國風貌建築

這類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這也成爲國人眼中南京的代表,爲遊人所喜愛,爲本地人所自豪

楊廷寶就是此風格的引領者,他爲南京設計的建築是南京建築的精華,也是南京在整個20世紀曆史文化的凝鍊

本書不同於傳統建築師作品集,只專注於建築專業解析,而是聚焦楊廷寶本人,不論是對他作爲建築師一生的畫卷呈現,還是對他與每一個作品之間故事的講述,都能使讀者瞭解到一位生動而立體的建築大師,都能深深感受到他的專業素養、他的德才兼備、他的家國情懷

建築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現實載體,是無法脫離人和城市而存在的

所以,欣賞建築需親身到訪才能感受建築的尺度,領略建築的藝術特色,體會建築師的巧思和發生在建築中的故事

本書創新性地採用“地圖”的形式,收錄了最全的南京楊廷寶建築作品,並分爲5條探訪路線,將世紀巨匠楊廷寶科普給大衆,將他如何設計出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現代建築的巧思用精彩的圖片和生動的文筆講解給大衆,且將這些不朽的建築用探訪導覽的方式引導到大衆面前


  • 養凡白
    楊廷寶先生是梁思成先生齊名的建築界大師,也正如其門人黎老師總結的一樣,楊先生一生低調做人,埋頭做事,從不張揚
  • 卜芮瀾
    這本書即是一部珍貴的建築設計作品集,亦是一本南京建築文化之旅的旅遊攻略大全
  • 豐翊君
    花了2小時在返滬的高鐵上看完,可以是本輕鬆的科普讀物,也可以按圖索驥挖掘更多專業內容
  • 包映天
    這本書是很好的科普書,但關於歷史的部分比較少
  • 羊端雅
    另外黎先生也是《快速建築設計100例》的作者,滿滿都是求學時畫大圖的回憶
  • 趙飛薇
    4.5星,南京街溜子便攜手冊,雖然寫得爛,但用楊先生的作品穿越百年,串起並不如煙的舊時光與老建築
  • 呂文茵
    楊先生應該是公衆視野中建築學大佬裏聲名最弱吧,遠次於梁劉,連童寯先生也在前年用久事的大展做了完整回顧,但他也學貫中西自成一派,尤以基泰工程司階段作品最有靈氣與創造力(大家都懂)
  • 祖安寒
    不翻閱此書,我還不知道原來楊先生也是我NY老鄉,此前逛過的國立中央大學古建羣與瀋陽的少帥府也是他的作品,期待下次能溜進史語所舊址懷個古
  • 扈凡雁
    真的是又可愛又靠譜的一本書了
  • 班鴻羲
    讀了這本書我有重回南京旅行時衝動
  • 馮馳月
    之前玩得忒沒文化了,只看到了南京最淺淺的表象
  • 陰琴音
    真誠的內容創作在何時都十分珍貴
  • 刁玉軒
    最近的論文在寫楊廷寶先生,美國這邊的資料實在匱乏,於是在教授的推薦下買了這本書
  • 鬱敏叡
    一本好書,一代名師
  • 浦白易
    這是一本會把中山陵音樂臺的鴿子下午喫飽了飛不動不親人,都寫進正文後的參觀指南的漂亮小書呀~插句題外話,因爲太可愛笑出聲截圖發給好朋友居然得到了很肯定的回覆
  • 時惜雪
    這本書的裝幀我也非常喜歡
  • 耿寒鬆
    前者偏學術,後者偏感性,更像是一本紀念冊
  • 毋夢竹
    裝幀不錯,內容再詳盡一些就更好了
  • 令狐子民
    對於建築和歷史的介紹不及預期,文字稍有些單調,整體內容尚可,但價格太貴了
  • 郜書雲
    讀過這本書以後,我想楊延寶這個名字已經在我心裏紮了根,從此以後我再去南京,不可能像之前一無所知的小白一樣了,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意義
  • 戴湛英
    地圖遊客友好,內容平平淡淡
  • 伊嘉茂
    一代大師,一本好書,受益匪淺
  • 鄧宏壯
    比起理論研究,我還是認爲實際作品說話最大聲
  • 趙玄靜
    南楊北梁,楊先生一生爲設計作品件件精品
  • 郎嘉穎
    這本書如導遊般引導我們瞭解了一代宗師作品的創作思路,存在意義
  • 任千柳
    無論是建築專業還是普通讀者,都是一種凝固美的薰陶
  • 袁偉茂
    一本被用心對待的好書
  • 況郈半蓮
    皮質封面配上銅版紙全綵印刷,加上開本並不是很大,隨身攜帶也很方便,裝在包裏隨時都可以讀
  • 第五茉莉
    很有深度的一本小書,三年前楊老誕辰紀念時母校曾出過一套楊廷寶全集,總體來看是以歷時性敘述方式進行言說,而本書則是以“地圖”作爲線索,呈現了一種共時性路徑,算是對全集的一種補充
  • 訾寄文
    先生立志從事建築事業後,一直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對於南京這座生活了大半個世紀的城市,楊先生也奉獻了自己全部的愛和閱歷,對於南京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關於傳統建築文化的宣傳和發揚,功不可沒
  • 南門清俊
    書中先是用實地照片,呈現出經過風霜洗禮後,如今這些建築的狀態
  • 邴雲英
    南京城這麼多著名的建築都出自楊廷寶之手,而我卻現在才聽說,真有點孤陋寡聞了
  • 苗惜芹
    之前去南京很多次,也見過遊覽過南京城裏的很多景點,包括古建築
  • 郎令美
    至於在跌宕起伏的歷史中建築師怎麼自洽,得跟楊老學學靈活掌握“爲權貴而設計”的包裝方法
  • 樊春桃
    南京city walk指南
  • 吉逸思
    美麗的南京城,因爲楊廷寶院士的建築而更加迷人,老南京人曾說:“楊廷寶設計了半座南京城
  • 榮蓉城
    這樣的一本誠摯小書,實在是去認識當代南京極好的前置準備了
  • 唐萱彤
    裏裏外外、邊邊角角都充斥着滿滿小心思~軟皮精裝搭配凹凸設計有着強烈的觸感和視覺衝擊~無論對普通讀者還是專業人士來說,都是一本瞭解南京城,瞭解建築史,瞭解楊廷寶的佳作
  • 益訪曼
    很適合想研究他設計思路的建築師和想打卡南京的讀者
  • 舒飛薇
    本書紀錄了楊老在南京城的所有作品,既是一本資料豐富考據翔實的建築專業書,又是一本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南京城市建築主題的旅遊書,還是一本南京城City Walking 5條參觀路線的工具書
  • 尉遲銳志
    大學四年在南京經常出去玩,書中的建築不知不覺已經逛了大半,楊老師確實是當之無愧“造了半個南京城”
  • 景和碩
    娓娓道來的不僅是由建築羣體營造的城市風骨,更有鐫刻其間濃厚哲思風物譜寫的人文情懷及專業追求
  • 慕佳美
    然後,講述這些建築的歷史沿革、用途,講述楊老先生的靈感來源、設計思路、縝密巧思、運用手法等等,展現出設計平面圖、設計圖樣,呈現出當時的始建風貌、如今的用途和地位
  • 汪初雪
    一位建築師與一座城市的故事,大學的教學樓就是楊廷寶設計的,用了四年覺得精妙絕倫
  • 國清華
    如果去南京遊玩,一定要跟着書裏的路線,去那些被保護的建築看一看
  • 敖夜蓉
    “一位楊廷寶
  • 梁山彤
    他在南京的作品更是如明珠般閃爍在城市內外
  • 黃涵易
    裏面記錄了楊廷寶先生的建築作品,包括實景圖,建築平面圖,水彩效果圖等等
  • 鄭美麗
    文字記錄中充滿了溫暖,通過建築,描繪了舊時光
  • 凌幼荷
    最喜歡的還是音樂臺,與自然共同成長的建築充滿生機,歷久彌新
  • 麻友珊
    德才兼備的一代宗師,希望能被更多人認識
  • 桂雅唱
    沒有資格評價楊廷寶的建築本身,但他對於南京肌理深刻的塑造,有這座城市爲證
  • 瞿婉靜
    以南京城爲範疇,五條遊覽線路爲軌,建築爲足跡,架構而成的建築地圖書
  • 古幼安
    但腦海裏沒有什麼概念,這些建築都是由誰設計的,設計的理念是什麼
  • 別樂英
    愛楊大師
  • 戴飛荷
    ”趁着秋色正濃,帶上這本寶貝的書一起去看看南京,去看看那些各具特色的建築,去聽聽它們的訴說……
  • 左音華
    楊廷寶真好,去年每週都去的國圖也是出自他的手筆
  • 戈平萱
    收到後感覺和想象中很不一樣,比起學術書籍,更像是在遊記的基礎上進行建築分析,又或是在已知南京建築的情況下進行查閱的百科書
  • 甄寄容
    作爲建築系的學生,或許更期待看到楊廷寶先生的建築風格是如何產生和轉變,並與時代緊密聯結
  • 艾偉兆
    半座南京城”一直是建築學科內老生常談的話語,但是能在南京地圖上看到楊老星羅棋佈的建築實踐,仍驚歎於祖師爺的精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