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漢字網格與文本造型

本書是東京TDC、紐約第97屆ADC銅方塊等衆多國內外設計大獎得主劉曉翔個人工作室成立10年以來書籍設計作品的精華總集,以從未有過的方式解讀設計

本書共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的寫作與編輯理念承襲自《11×16 XXL Studio》,在大幅度簡化本書材質和印製工藝的同時,選擇了11本劉曉翔工作室爲不同類別書籍所做的設計

來自11本書的11個16頁的頁面選擇是以文本排印(造型)爲主的

第二部分作者將多年以來對漢字版面網格系統的研究匯聚其中,詳解了它的源起、數理邏輯(字號模數)起點、單元格構成與思維方法

對於不易理解如何在計算機上操作,將網格細分爲極爲細小的模數的朋友們,劉曉翔老師給出了簡明操作程序

本書對於普通讀者、設計師與出版人、編輯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指導意義


  • 秋飛荷
    劉老師規則上的梳理能很大程度上保證及格,具有美感的事物還是來自於每個個體的品位本身
  • 樂鵬程
    想看的實操部分和案例詳細分析好像分享了但又沒分享什麼
  • 何語絲
    首先閱讀體驗,像劉曉翔老師說的,更大字號和字重與白色的紙張形成了更強的對比度,閱讀體驗更接近屏顯,寬鬆的版面,和細緻的布白,使閱讀完全不會有文字的壓迫感
  • 仉督姝美
    XXL老師,實話講,只有幾頁是有用的,整本書可以聞到糊弄人的味道
  • 耿覓翠
    雖然看不到作者的思路與設置的細節,但是這本書是值得去看的
  • 巴學林
    就像是導演,在用文字、圖片、版面造型帶着你一起看一個故事,時刻都能在不經意間看到設計上的小巧思
  • 寧和靜
    最開始接觸內文排版,也是看了劉曉翔老師的課,還有字談字暢劉慶老師的文章,才明白了中文排版的這些基礎知識和怎麼搭建和應用網格系統的
  • 譚翠琴
    「本書所列舉的設計案例,無論有什麼樣的視覺效果,究其根本,仍然是在思維邏輯上是傳統和保守的
  • 蒯林楠
    封面鍍銀很容易磨損
  • 饒琴音
    蠻傾佩劉曉翔老師,對中文排版的研究和推廣傳播的
  • 姚經亙
    非常好的一本書,裏面很多的理念很有用,受益很多
  • 商牟翰林
    整本書的內容數學有餘,美感不足
  • 吉惠心
    讀過最煩躁的書,說的是排版,案例不是很喜歡,很多用力過猛(比如極其狹窄的切口頁邊距,還有嚴重超過的每行字數,看起來很令人煩躁)但是也有很多啓發,天同碼和心在山水的排版很好
  • 談佩珍
    首發預售就已經購買的書,這本書一直到現在已經過去有將近半年還沒有看完
  • 郎雪冰
    其中的方法論在他的另一本書《一個字到一本書》,還有站酷的視頻課講的已經蠻清楚了,這本書也是總結和補充
  • 祝融雪
    這本書應該改名爲《Adobe InDesign 操作手冊》,以及這本書真正有用的內容可能只有15頁左右吧
  • 穆易雲
    1.裏面涉及了非常多書的設計,雖然有一些圖片,但不太直觀,如果有實體書在旁邊,一邊看本書一邊翻那本書,體驗可能會更好;2.一直沒想通的問題:開頭就說了“如果頁邊距過小,當讀者讀到最靠邊緣的那個字時,他的目光就會下墜,這非常影響閱讀感受”,然而整本書都是版心靠右、快要從右邊掉出去的設計,那設計師是怎麼考慮讀者閱讀本書時的感受的呢
  • 曲浦和
    書中的內容和一些設計方法非常的濃縮,導致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需要經常的前後比對然後思考裏面是怎麼去設置的
  • 訾初蘭
    連續兩天坐在書店,一頁一頁的把這本書翻完了
  • 甄銳利
    在內容上,從漢字方塊造型衍生而出的網格系統,邏輯很嚴密,非常適合中文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