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

周慧十八歲出門打工,通過成人高考上了大專,畢業後來到深圳,從事過形形色色的工作後,辭職搬到深圳東部山區洞背村居住了近十年

她住在一間三面有窗的房子裏,這本書就是她從窗口眺望山和海、村莊和故人、遠逝的青春和身在的中年,以及自己內心流轉變化的坦誠記錄

“沒有任何平靜、痛苦、快樂經得起這樣寫,而沒有什麼祕密可以寫一年都絲毫不觸碰

” 這不是或不僅僅是一本散文集,而是一部書

甚至可當成一部長篇小說來讀

而如果讀者讀後也認同我這番論斷,則它還像一部獨特的長篇小說

當我們談到所有藝術都異曲同工的時候,指的就是周慧這種既是散文又是小說也是詩的直覺力和直觀力

你還可以把這部書看作一個湖南農村小姑娘一路成長,然後來到深圳拼搏,終於成功了的故事,只不過這成功不是變成大公司女掌門,而是變成一個女作家,她的拼搏是拼搏着不去拼搏,終於贏得沒有財富的自由,過上使貧窮微不足道的生活

——黃燦然


  • 相鴻暉
    那種貼身的私密感受,以如此晶瑩剔透的語言去描述,給我很多的驚喜
  • 司鵬舉
    謝謝黃老師熱誠推薦,和高贊評論中對編後記的批評不同,我認爲那是一個對文字很看重的人,客觀而又真誠的推薦和提點
  • 廉宛絲
    一個能感受萬物靈性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吧,物質生活上的有限性,並不妨礙精神上的翻山越嶺
  • 封飛燕
    理解與表達這一個自我及其生活,它孤獨,甚至帶着一種相當的冷漠,在對孤獨的描述中承受,用健身及其他有秩序的生活去填充或克服,在時而涌現時而退潮的對於情感和關係的渴望中拉扯
  • 倪爾陽
    如果能夠擁有作者的鬆弛感,不再想要在現實社會中自證自己的優秀,應該會快樂很多吧
  • 沈傲冬
    看介紹和黃燦然老師的推薦很想讀這本書,第一時間購買,慢慢讀完
  • 米靈萱
    看文字一點也感受不到作者是四十加的年紀,有點這段時間比較火的李娟老師我的阿勒泰的感覺,看文字可以一同走進作者的生活
  • 鳳震博
    上次看這麼矯情的文筆還是青春期時的大冰老師
  • 聶碧玉
    腦癌手術後買回來看的,想讀點輕鬆的,結果讀起來也不輕鬆,感覺言之無物
  • 丁寒荷
    用將近1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讀完了,我幾乎可以確定這會是我今年最喜歡的一本書
  • 裘筠心
    建議獨居者全文摘抄並背誦,聽了魏小河對談作者的那期播客就立馬下單買了這本書,真希望能大賣讓作者能過上稍微輕鬆一些的生活啊(另外我覺得如果書名俗氣一點是不是能大賣啊,比如《獨居/海邊/山下十年》,手動狗頭)
  • 閭丘恨真
    出於對她人生的好奇而買的書,第一輯最散但很多情感可以echo,後面越寫越實果然她的選擇和生活更精彩一些吧
  • 榮幻翠
    但周慧的寫作寫到了我心裏,她寫出了孤獨的生活的本質——被世界慢慢剪除、也把世界慢慢剪除、一種沉默的逐漸的下滑、滑向真正的靜默於死亡
  • 歐浩渺
    在如此的乾淨剋制的表達中,壓抑的痛苦和時而感受的幸福交錯,就是一日日疊過的既隔絕卻又仍伸出觸手的生活
  • 於夜雲
    素人作家大多是徒有寫作熱情,周慧卻毫無疑問是富有才華的,黃燦然在後記中說她比某位知名女散文家寫得好,我猜是李娟
  • 邊飛英
    沒經過訓練的作者有強烈的表達欲,他們用表達戰勝技巧,創造出了新的語言
  • 聞妙顏
    這本書的作者寫自己被生活打敗,窮生活窘迫,健身偷懶,愛情無疾而終,爸爸不疼媽媽不愛,被生活打敗卻被寫作眷顧,她終於成爲作家
  • 拓跋浩瀚
    作者周慧和楊本芬都屬於野生作家,在生活裏汲取了深刻的東西,一出手就動人
  • 房瓔璣
    有些書你讀完覺得很好,但並不想認識作者,而這本書會讓人很想在現實世界裏遇到它的作者
  • 全燦燦
    我愛它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書展現出了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普通人)可能擁有的豐富的閃光的精神世界,依靠這些,我們就能很好地活着
  • 濮陽偉兆
    羨慕佩服作者選擇另一種生活的勇氣,但和讀之前想象的不同,作者的狀態瀟灑中多了些擰巴和焦慮、經常自我內耗,也因此多了一份真實讓人心疼,既然選擇了,那一切就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偶然都是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