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把時間當作朋友 (修訂版)

爲什麼你總是覺得“沒有時間了”?最節省時間的方式是學習,爲什麼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於過程的記錄,爲什麼迥異於基於結果的記錄?一個人對時間的精確感知能力真的能訓練得像特異功能?都是平凡的人,爲什麼若干年後已有天壤之別?時間這條船,爲什麼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夢想的彼岸? 絕大多數的成功與智商沒有任何關係,所有的失敗都與且只與時間有關

當你把時間花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於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後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如何打開心智,並運用心智來和時間做朋友,從而開啓長期踐行、終生成長的旅程


  • 東門朝旭
    但我中間有好多次想要放棄繼續閱讀這本書,可以說是硬着頭皮讀下來的
  • 淳于夏青
    作者洋洋灑灑20萬字,借用了很多案例、理論,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知識量很大的人;但是書中的論述未免太過囉嗦,有點像一名講課容易發散的老師,一扯就扯到天涯海角了,甚至內容跟這一章節的內容完全沒有關聯
  • 雷瑞繡
    對於整本書的主旨也一樣,作者認爲把時間當作朋友,最重要的就是積累,但是全書並沒有嚴格圍繞“積累”這個話題展開,而是從自律、理財、社交等方面泛泛而談,內容不深入
  • 堵天藍
    通俗易懂,都是作者經歷與思考後的感悟,收穫不少,理財部分尤其是風險比市面上90%的專業投資書籍寫得都好
  • 韋芳潤
    不管這本書給我帶來什麼,最起碼讀的時候我獲得了樂趣,並且想要嘗試記錄自己的時間,嘗試在荒誕的世界裏認真的活下去,嘗試去掌控自己的世界
  • 強曼寒
    7 分,在那個年代算是很超前的一本書,雜糅了各種我們的需要的心智,效能,關係,理財等觀點
  • 鄒以蓮
    應該是時隔一年以後再次讀了這本書,這次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 慕容凡霜
    中學就在盜版視頻課包送的電子書裏見過李笑來,但是從來沒打開過,看完覺得當初看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全都是我現在已經瞭解的東西,重要的只是我沒有去做
  • 陰問風
    或許有一年沒有看過這類書了,說理算不上論證充分,但是也還算過得去,超越其他書的觀點可能在於“時間不可管理,只能管理自己,要相信積累的力量
  • 崔清昶
    之前已經看過他的《財富自由之路》了,對於李笑來的很多觀點非常認同,然後再看這本書就會覺得非常快了,還是非常幽默詼諧的風格,同時點透很多真理,很多論點就不一一呈現了,確實誠如他所說,一切都靠積累[嘿哈][嘿哈][嘿哈]
  • 賴傲冬
    七年前剛接觸李笑來的書,第一本看的本書的第三版,第二本看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大紅色封面,看得仔細,書裏寫操作系統升級,寫持續進步終生學習,寫有家庭的他習慣節假日一個人在酒店裏學習且家人充分理解支持,寫他靠認知而在比特幣上收穫頗豐,令人心嚮往之,讀完非常喜歡,在之後很多年裏這本書在我心裏的地位一直很高,連帶着對他這個被投射了我年輕時對成功對理想人生意象的人都十分崇拜
  • 宰昊乾
    李笑來寫書時“故事線”串得挺好的,講的都是樸素的道理,打發時間的讀物,寫得比較散,對我而言收穫不大,可能對小年輕們有點幫助
  • 黨文茵
    人還是要從小就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提高心智水平,提升判斷分析能力,這纔是真正的成長,那麼在時間的加持下,所謂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
  • 居陽嘉
    原本是三星,內容很多都是老生常談的道理,粗略看看就好了,第四星是給序中的一句話: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
  • 賴皓軒
    我們跟對一個人,學習一本書,首先,要看對方是不是拿到了結果,在比較長的時間長河裏,才能得到證明,時間+好的結果,即使必要充分條件,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果關係
  • 巫天藍
    第一次得知這本書還是在我讀中專的時候,看到書名的時候以爲是一本時間管理書籍,但在看的過程中愈發否定了我最初的想法
  • 米穎慧
    到了晚上突然意識到爲什麼不喜歡這本書了,因爲它讓人變得傲慢,彷彿看完書就掌握了很多祕訣,能實現很多事情的自大
  • 談晗日
    相比,財富自由之路,側重點會更不一樣,不過依舊是很好讀—也就是把一些常聽,常說的諺語和道理結合起來理解
  • 盧樂康
    不過收穫到最喜歡的是週期,也是今年很願意做的事情,做時間的朋友穿越週期,管理不了時間只有自己,恐懼和勇氣也喜歡
  • 宗立羣
    比較囉嗦,行文確實都是二十年前的雞湯,厚厚一本,但信息量很低,也還是隻要看標題或者標黑的字就行
  • 袁谷雪
    李笑來太喜歡吵架了,在140字的範圍裏,吵不過,特意寫一本書來把所有的話題都一次吵完
  • 雷晗玥
    我們大部分人的 “心智” 其實都不成熟,如何擺脫這個困境,李笑來老師通過「管理、學習、思考、交流」來爲讀者一一做出瞭解答,最後,還給出了具體的應用和積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