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從一到無窮大

從一粒原子,到無窮宇宙,一本書彙集人類認識世界、探索宇宙的方方面面:數論、世界線、相對論、量子力學、核物理、遺傳學…… 這本書將會回答你如下問題:無窮大究竟有多大?空間有裏外之分嗎?爲什麼三維世界裏的人無法想象四維空間?相對論是怎麼“相對”的?我們怎麼才能看到原子的尺寸?核反應時究竟在發生什麼?生物與非生物的界限在哪裏? 一,二,三……快進入無窮大的科學世界吧


  • 柏夢菡
    還是在大學的時候看過,重新又看了一遍發現自己還是最喜歡數學,物理也還行,進入生物化學天文的部分就徹底提不起興趣了
  • 項宏揚
    也不得不感慨,興趣這個事兒真的強求不來,大師都寫得這麼好了,化學生物相關的幾章我還是看得很痛苦,這本書我能這麼流暢有信心地看下去必須要感謝他把數學部分放到了第一章
  • 東馨蘭
    這本對古典數學和物理的發展演變有比較系統的說明和解釋
  • 彭睿範
    美 喬治·伽莫夫 8.5分 1946年寫成的科普書,深入淺出、抽絲剝繭地完成了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諸多領域的科普,值得一讀
  • 潘青楓
    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史話,讓我這個理工生過過癮
  • 胡晨旭
    彷彿把上學時學的很多東西又看了一遍,喜歡的還是數學,量子力學和天文
  • 賀映天
    一本關於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天文的全系科普書,寫得還算淺顯易懂,我本來以爲它主要是講數學、數論的
  • 宋高爽
    數學是火,點亮物理的燈;物理是燈,照亮化學的路;化學是路,通向生物的坑
  • 令狐靈安
    作爲科普書還可以,只是感覺有些寫的太簡單,有些又太難了
  • 熊盼盼
    你能想象這是一本幾十年前的科普書麼
  • 宓志尚
    這本書也有着多重意義——前同事告別(也許是暫別)出版行業的謝幕之作;一個父親寫給想當牛仔的兒子的科普書;一本配色讓人一秒想起《學習的革命》但明顯乾貨更多的“小黃書”……另外,書裏的手寫體都是這位前同事的筆跡,很俊秀的說~~~所以,嗯,可以買來看看的
  • 危初珍
    一本物理科普書開頭給我補了一節向量課一節虛數課,一節空間幾何,物有所值啊……
  • 柯運馨
    這是一本科普科學的書,我只看了43頁左右就停了,一方面是到了拓撲那裏我就看不懂了,二是它離生活有點遠,它不能解釋生活
  • 師冬易
    物理生物化學從宏觀到微觀世界的科普科學分析,客觀的說書還不錯,但對於沒啥基礎儲備的人來說還是稍稍有些難懂的
  • 濮宜然
    終於讀完了,很棒的一本科普書
  • 歸海宏愷
    讀之前以爲只是本數學相關的科普書,讀了之後發現數理化生包羅萬象,趣味十足的舉例信手拈來,時不時又能夠回到數學和概率的奧妙本源中去解讀現象
  • 徐文敏
    很好的科普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等等,涉及很多方面,匆匆看完,有所愧疚,不過也挺好,從舍友的書中找到了1年前遺忘到書裏的書籤,好奇妙啊
  • 西門妙芙
    爲了擺脫可惡的數理化大學選擇英法雙語專業的我竟然開始看一本“歷史悠久”的科普書,足以證明這本書的魅力
  • 養星晴
    其實我下來以後看到竟然是60年代的書差點不想看了,但是歸功於作者出色的科普能力和譯者貼心的註釋,並不會吸收什麼過時的奇怪理論,反而作者的例子真的舉的非常形象易懂,特別是四維空間那塊
  • 鞠香天
    這本書很好看,並沒有因爲涵蓋了數理化生還有天文的知識而讓人讀起來感到費力,難以置信這居然是七十年前寫的,內容放現在看也完全不過時
  • 田雲嵐
    要是高中看到這本書,那些理論也理解更深刻,不用背了
  • 牛元芹
    從數學到物理化學生物再到天文學,環環相扣,好希望自己能早15年年讀到這本書
  • 劉水風
    原本高一便應該讀過的書一直躺在高中圖書館的角落,想想如果我當時讀了會不會更愛物理一點,去當一個純粹的理科生
  • 万俟芳藹
    如果是高中的時候讀,幫助會非常大,作者的邏輯清晰,知識點連接完整,非常容易理解與記憶
  • 鮮于千柳
    要是在高中時就能讀到這本書說不定能激發出搞學術的熱情
  • 翁玄素
    虛數就是負數的平方根,物理學家發現,當我們需要把時間和空間相結合,來建立一套四維空間的幾何學,或者研究狹義相對論的時候,虛數就能派上大用場
  • 孫幻桃
    通過測量地球和恆星之間的夾角,科學家發現,大質量的物體會導致空間發生彎曲,而且引力的本質,就是這種空間的彎曲
  • 廖飛虎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無窮大都一樣大,無窮大數分爲三級,一級比一級大,比如一條線上點的數目,就要比整數的數目要更大
  • 匡雲英
    書挺好的,不過更適合初中生培養興趣的時候讀,就算是科普向,本文科生閱讀過程中還是有些地方感覺雲裏霧裏的……
  • 裘凝蝶
    用作者的敘述過程來會看當年課本的內容真的可以讓自己的知識有了不同於課本編排的邏輯線條,很多的知識也有了不同的認識
  • 潘和宜
    看了2/3,讀不下去了,最近真的毫無耐心,毫無進展
  • 危晶燕
    果然是科普史上的經典 確實不錯 另外別的版本我沒讀過 就說這個版本的翻譯 是我讀過的幾十本外國科普譯作中最好的 簡直不能再舒服 這個譯者陽曦如果是獨立翻譯的就太厲害了👍
  • 鍾離和歌
    雖然我在高中時期最好的成績是物理,但這本書裏還是有一些內容看不太懂,需要溫習
  • 嵇永昌
    雖說本書的編寫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當時在書中的部分前沿內容已經成爲了高中課本的一部分,但是,書中人類對知識不停探索的介紹脈絡確實是可以激發讀者的好奇心
  • 賁採藍
    其實科普讀物不在於科普了哪些知識,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講述方式可以爲讀者展示出科學美好的一面,描繪一幅科學進步的動人藍圖,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他們有了前進的動力
  • 陽佟飛薇
    囫圇吞棗一知半解讀完了這本經典,雖然人類之於宇宙,不過是渺小無知塵埃般的存在,一些勇士卻也舉步維艱無畏侷限地探索着他們能力範疇內的一切可能性,感動之餘,更多是致敬
  • 烏心香
    人類是否一直生存在制有一定秩序的世界中
  • 農婷秀
    人類對未知的探索,都是在探索這所有的秩序,會不會發現人真的像是程序中那非常微小的一環
  • 朱芷波
    這本書又讓我體會到了中學學習中對未知世界探索的樂趣
  • 公西凝雪
    這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讀物,像是重新把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學習了一遍,但因爲自己長大了、懂的更多了,所以對那些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一些,對世界造物的美妙感到更加敬佩一些
  • 裘高峯
    探討了一些我以前就在想的話題,四維空間,宇宙的星體和普通物品中包含的分子原子是否類似,有沒有可能宇宙只是外層文明的某個普通物體
  • 杜丹山
    宇宙和原子,宏觀和微觀,隨機和規律,時間和空間,這些我們平常意義上的分類竟然在底層邏輯上達成統一
  • 阮晨風
    無窮定義-集合-數論-幾大著名數學定理-實數與虛數-座標系-多維空間-拓撲學-手性-時間第四個維度-光速的定義與測量-空間與時間的互換-光的傳輸介質-時空相對論-四維空間的彎曲;化學原子(核子電子)及其觀測-同位素-放射性-核聚變核裂變;擴散-概率論-熵增熵減;細胞繁殖-基因遺傳-病毒;時差-恆星-星系-宇宙的尺寸;地球的形成-行星-恆星-銀河系-星系-宇宙-各類星體
  • 蓋美偲
    而萬物皆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我們由受精卵發育成人,原子們的結合形成行星,奇點爆炸形成宇宙,從一到無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