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論道德的譜系

本書與《善惡的彼岸》並稱,爲尼采晚期著作,是其思想發展至最成熟階段的文字

爲迴應評論家對其作品《善惡的彼岸》的批評,尼采以15天時間起草了三篇文章,合集爲《論道德的譜系》

《論道德的譜系》論述了道德觀念產生的自然、社會、生理甚至病理條件,發掘了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創造不同價值判斷的共同的原始動力

尼采說此書是“一個心理學家爲重估一切價值而做的三篇關鍵性的預備之作


  • 巴芸溪
    此外,尼采對於歷史發展的敘述也頗有啓發性,尼采認爲歷史中的每一個事件都是一次“征服”,是一次“重新闡釋和編造”,可謂福柯之先驅
  • 薄問柳
    2021最後一本,人類與其無所意願,更願意願虛無
  • 袁淑蘭
    第一、二篇通過對慣常概念的發問,顛覆性裏闡明瞭善惡的某種逆轉地位,“怨恨”與“虧欠”逐漸成了最鮮明的心態,我們不得不盛讚尼采對時代精神脈搏的把握,那遍佈大地的自我貶抑、無原則的平等與懷疑、對本能與偶然的不問緣由的否定,富有古典語文學素養的尼采不禁問道:這一切是何以至此的;如果說前兩篇描摹了殘酷的鬥爭,那麼第三篇便側重說明苦修式道德的勝利不是沒有緣由的,“人類與其無所意願,寧願意願虛無”
  • 左丘和靜
    通過這本書,尼采梳理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價值判斷,分析苦難和與之相關的視角,來構建他在《善惡的彼岸》中關於權力意志的體系
  • 邵鈴語
    儘管苦修理想只是將苦難置於虧欠視野之下,給與一種求虛無的意志
  • 遊運發
    扣的一星是扣在譯文上,雖然譯文相當雅正,但我覺得讀起來不流暢,有很多地方不明晰,或許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吧
  • 鍾宏愷
    可憐的尼采小寶貝,整天想這些還不把自己想出腦膜炎來
  • 孫敏叡
    尼采的才華真的太好了,之前讀黑格爾的時候大概不會想到我會對這種不講邏輯的哲學家感興趣
  • 桑又綠
    我也許不會同意尼采的觀點,尼采的觀點還是充滿極大的啓發性,引誘我與他一同思考他所思考過的問題,我想這就是尼采作爲卓越思想家的魔力吧
  • 鬆慧雅
    此書越到後面我讀得越暢快,雖然對尼采的觀點仍處於觀望態度,但就是想擊節讚歎
  • 鈕玉石
    羣盲道德根基於憎恨和報復,同時它的拒絕苦難的文化走向的是頹廢和虛無主義的道路
  • 夏侯雅寒
    奴隸道德是現代價值的主流,奴隸道德使人渺小化、平庸化,而虛無主義則是對渺小化的人和宏大的意義之間裂隙的表現,虛無主義是否定的精神,透露着人對自己的疲倦
  • 莫學林
    什麼叫“奴隸的道德”,世界各國《思想品德》《道德與法治》《宗教課》教的就是“奴隸的道德”,按照這些道德原則去辦事,不光找不到對象,買不到房,容易被裁員,而且很容易被當替罪羊,這本書就是告訴大家,該厚黑的時候,就要心狠手辣,呼應了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
  • 太叔文瑤
    奴隸道德對主人道德的不義之勝,schlecht對gut的復仇,怨毒對健忘的憎惡,最終是“有所虧欠”的“良心”… 字裏行間滲透着快意,洞悉這令人驚奇的反轉邏輯的快意
  • 雲醉香
    大概真切感受過現代社會虛無之苦的人都會愛上尼采吧
  • 蒙朋興
    我們對歷史道德的解釋權,都是強力意志的體現,另外,歷史概念是一種主體的解釋形式,歷史本身是被這種歷史概念扭曲的,歷史狀態是一種選擇和壓制,所以要不斷遺忘歷史來符合當下的需求,比如希臘無視了歷史擺脫了歷史負擔然後重新構建新的符合自己價值的歷史觀,這就是希臘強大的另外一個原因—無歷史觀與歷史觀,對於個人民族文化的健康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