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這就是戈雅

戈雅堪稱古典藝術的終結者,現代藝術的先驅,藝術變革時期的關鍵人物 權威藝術史家聯手知名插畫師帶你走進這位西班牙傳奇藝術家的世界 ◎ 編輯推薦 ☆ 弗朗西斯科·戈雅被稱爲“蕞後一位老大師,同時也是首位現代藝術大師”

他承接了古典藝術的餘韻,開啓了現代藝術的大門,是藝術史 變革時期的一位關鍵人物

☆ 本系列圖書邀請多位世界知名插畫家繪製插畫,風格獨特、妙趣橫生,並和藝術家的作品相互呼應,輕鬆品讀藝術家的傳奇人生

☆ 文字部分亦由相關領域的專家撰寫,簡明易讀

作者圍繞藝術家生平和創作的關鍵節點,生動解讀這些天才人物的藝術魅力

☆ 印製精美,採用獨特的平切三邊的精裝方式,易於翻閱,無論是假日休閒還是旅途閒暇均可隨手翻讀,讓藝術與您相伴

◎ 內容簡介 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1828),西班牙浪漫主義畫家和版畫家

他的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黑色繪畫”,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印象派以及表現主義畫派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一位承前啓後的關鍵人物

代表作有《裸體的瑪 哈 》《着衣的瑪哈》《1808年5月3日》,以及系列版畫《奇想集》《戰爭的災難》等

《這就是戈雅》通過生動的插畫和精練的文字講述了戈雅的一生及其藝術創作

書中的插畫形象地展現了戈雅的生活和歷史背景,配合戈雅代表性畫作的展示,讓讀者對他有更深入的瞭解


  • 戎夢秋
    這本書請來一位年輕的英國插畫家去描繪戈雅的生活,穿插在文字和戈雅的畫作之間
  • 郟秀竹
    戈雅的集體肖像畫總是有種莫名荒誕喜感……
  • 鹹明凝
    藝術家之不幸乃全人類之大幸
  • 歐陽靈秀
    戈雅作爲一個宮廷御用畫家,卻一直執着用藝術記錄現實
  • 鄂胤運
    她用的是鋼筆、水彩,再加上一點兒粉筆,就像是戈雅那些用中國墨畫在紙上的漫畫
  • 章靈萱
    戰爭中女性的描繪那個part很有啓發性,mark下後期再去查資料
  • 尤澎湃
    作品上麼,達利,達·芬奇,高更我都有自己非常明確喜歡的作品,但是在戈雅的這本里沒有找到,他的畫風怎麼說呢,黑白速寫的有點超前,油畫的排版上剛好又放了我很喜歡的《宮娥》…幼稚的覺得戈雅被吊打了…哈哈…我是小白…胡言亂語叭
  • 施文德
    似乎可以這麼說,每一幅畫中都是一個戈雅,因而沒有戈雅
  • 樂優瑗
    “而我仍在學習”—拋開藝術,戈雅的心路歷程好似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 鍾離鴻信
    與其這樣湊厚度,多加幾張畫作不是對讀者更友好嗎
  • 郎冷珍
    瞭解戈雅的入門讀物,通俗易懂,時間線清晰
  • 席瓔璣
    這個很有趣,而且配圖的畫師功力也是非凡
  • 郜雪冰
    可能因爲他生活在馬德里吧,讓我恨屋及烏,雖然他是一個薩拉戈薩人哈哈哈
  • 焦凝琴
    好的作品都是時代+個人的產物,像《1808年5月3日》,很多藝術史類書籍提到戈雅,都會收錄他的這幅作品
  • 姚婭楠
    也許是因爲生活在寂靜裏,戈雅對題材的選擇和色彩的表達特別敏感,也異於常人
  • 莫樂英
    戈雅的生平讓我想起一句話:“藝術是逐漸的、持續一生的驚奇與寧靜,一場真正的建設
  • 昝馨蘭
    這個系列非常深入淺出,非常適合科普的一個系列叢書
  • 安婭芳
    戈雅的晚期畫作,開啓了現代藝術
  • 周問筠
    又及,普拉多真的好,去馬德里的話,要去
  • 鬱昆綸
    一個生活於18—19變革時代的藝術家,也在思考藝術的意義應該如何
  • 匡雅懿
    現代藝術的先驅
  • 井鵬海
    當然,戈雅會用高超的寫實素養將這一內核包裹得嚴嚴實實,讓它們看上去更像是廟堂裏的聖像——這也是戈雅的偉大之處
  • 談炎彬
    本質上是對藝術家一生的白描,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挖掘
  • 杜鵬程
    這很Goya,這很西班牙
  • 谷葦然
    淺顯易讀,書皮加一塊比書頁都厚了
  • 繆承澤
    這個系列的藝術書比較合適希望簡單快速瞭解一名藝術家的朋友,對戈雅的生平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但並不深刻,不過,提到戈雅是第一個根據自己想法自由創作的藝術家,現代藝術始於戈雅,這個倒是對戈雅很高的評價
  • 麻晨旭
    “這就是”系列傳記之第11位藝術家 ——《這就是戈雅》
  • 東郭樂珍
    他的很多創作一定要還原到當時的社會背景裏去看才更具有意義
  • 霍莘莘
    生活在動盪的歲月,畫作中體現的都是令人不安的現實主義
  • 樂春桃
    沒有門派的藝術家,一生都在變變變
  • 戴沛凝
    戈雅的氣質非常特別,一半現實一半魔幻,因爲活在動盪年代,受時代影響極大
  • 樂正子童
    薄薄的小冊子,可讀性很強,讀完去看免費開放的普拉多,高品質欣賞了戈雅,非常滿意
  • 闕荷珠
    去完西班牙後讀這本書更有感覺,西班牙真是出了許多藝術家啊
  • 焦正真
    爲了西班牙旅行去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參觀做的行前準備,此本印刷不錯,大致瞭解了戈雅生平
  • 閔白竹
    一代藝術大師戈雅最終得到了平靜
  • 宋燁爍
    藝術變革時期的關鍵人物
  • 宦爾槐
    對於想更深入地瞭解戈雅的繪畫以及那個時代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詳細的目錄,你可以根據書中提到的知識點去延展閱讀
  • 宓曼彤
    感覺這一本內容相對之前更連貫,裏面的插畫是水彩風格,還行,,,更喜歡這套的卡拉瓦喬版畫風,,,,,對於戈雅真是超級喜歡他的蝕刻版畫了,不過這本書的版畫兩不多,但畢竟是籠統介紹藝術家的一生,作爲入門書來說,超級難得啦~畢竟市面上的中文版戈雅書好少
  • 太叔惜芹
    “我仍在學習...”,這是戈雅的絕筆,也是他一生的尾註
  • 單于又柔
    也許還可以說,失聰迫使他不得不去看見聲音,因而他能賦予筆下的人物更多精微的表情(更多私人的祕密)
  • 蘇傲冬
    對於後來的人而言,囚禁在戈雅頭腦裏的幻想世界昭示出的是未來的部分模樣,而對於戈雅而言,那可能只是現實的寫照
  • 譚瑩華
    更喜歡馬蒂斯那本,戈雅這本更多着墨於戈雅的生活軌跡,沒有太多關於藝術風格形成、變化的脈絡
  • 古夏之
    畫中那種粗糲而狂熱的藝術手法,恰恰顯示出他宣泄式的創作過程
  • 虞夢琪
    作爲一個畫者,拿起畫筆真實地記錄所看到的一切,似乎就是本能,這也是這幅作品打動人的地方
  • 卞鴻遠
    從另一方面看,噩運卻使他變得安全(對於有祕密的人來說):皇宮裏的皇帝在變,畫師卻始終是同一個
  • 孔白易
    一位活到老學到老的大師,風格多變的巨匠,西班牙繪畫果然不乏天才
  • 翁夜綠
    這一系列都蠻好的,通過藝術家生平來了解作品
  • 申屠明鈺
    看完後對他的《奇想集》產生了興趣
  • 吳小凝
    看見戰爭,也看見戰爭中的女性,畫中的女性不只是被動的犧牲品,而是積極行動的主角
  • 孫經藝
    戈雅生平應該是很豐富值得詳盡講述的,這本的缺點是連貫性比較差,內容也比較少,不適合想要深入瞭解戈雅的人
  • 邢秀越
    不經意間,他把悲慘與憤怒放大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書中的插畫都很不錯,最喜歡聾人屋裏被恐怖的夢魘糾纏而無比絕望的那張
  • 步欣彩
    戈雅活到八十三歲,歷經西班牙戰亂皇權更迭,四十七歲嚴重耳聾到基本全聾,再久見暴行與鮮血,自己技術已達全熟,這樣的閱歷與耳聾隔絕令他更加關注內在,晚年的他畫風轉向善用黑色,在畫面中放大鬼魅瘋癲,去向更復雜深層的隱喻
  • 田浦和
    本書也收錄了“薩圖恩食子”這一經典作品
  • 芮晗玥
    在看完達利之後接着讀戈雅好像就有哪裏沒有轉換過來,好像剛習慣了高鐵的速度突然被告知要去乘坐渡輪…在時代環境上達利運氣比戈雅好了太多
  • 雲盼香
    此書對於已經對作品有初步瞭解的我來說,很好的梳理了畫家的生平,以及彼時的歷史漩渦對作品的影響,以及,畫家在80歲高齡的作品叫<我仍在學習>,令人尊敬
  • 談憐雙
    從古典雕塑中汲取靈感,一反英雄主義的表現手法來畫戰爭,呈現令人驚駭的現實主義
  • 黃端雅
    自從無意間在b站刷到講戈雅作品的視頻,我就愛上了他的畫作,暗黑 諷刺 充滿憤怒,看了這本書後才發現,他是愈老愈憤怒,那些粗糲勃發的作品,充滿了生命力,刺破歷史蒼穹
  • 藺溫茂
    科普讀物,較快了解這位畫家的流派與生平
  • 井韻梅
    遺憾的是作品收錄有點少
  • 謝睿達
    那兩幅著名的裸體穿衣《瑪哈》和一些貴族羣像,和後半篇重點反映戰爭人生苦難的版畫和聾人屋的“黑色繪畫”,好像戈雅人生分篇的兩個時代
  • 充顏駿
    戈雅總是讓人又愛又恨
  • 封娜蘭
    戈雅生平的小傳,雖然取畫不多,解讀不深,但還算有代表性、內涵描述基本準確,值得一讀
  • 繆名姝
    介紹戈雅生平的科普讀物,原畫不多
  • 慎胤運
    他的作品並非應和唱酬,而包含明確的政治訴求和社會關懷,本作用Iconology方法,將傳主多面向之意涵傾瀉而出,Goya的精神、世界觀及個人歷史,原來已毫無保留地、巧妙地留在畫中,明者自明
  • 東門南蕾
    原畫精美,插圖也耐看,順溜而粗略地瞭解了一個陌生的畫家,過程愉悅
  • 管雯麗
    第一本“這就是”從入門到入門哈哈哈哈哈哈,“我還在學習”就衝這 八十多歲藝術大師還在學習不同繪畫手法與方式,20來歲就當鹹魚合適麼
  • 容思娜
    總之,對一個不瞭解戈雅但是對他作品好奇的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 宰梅花
    在學者們過於糾結如何客觀地展示某位畫家在藝術史中的定位時,這本書的作者卻用輕鬆、簡潔而又情緒鮮明的口吻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生活在18、19世紀之交的人,而他的職業是畫家
  • 桂涵柳
    我居然超級喜歡裏面的插畫
  • 陳希彤
    這本書作爲繪本真的比較適合我,看到完整的生平就很能瞭解爲什麼他那幾幅畫可以傳世
  • 屈凝雪
    舉着雙臂的那個人,他就是殉難者
  • 逄娜蘭
    簡短的但全面概括了戈雅的一生和主要作品
  • 花薇歌
    我尋思著想了解畫家生平為啥不直接看維基百科
  • 滿越澤
    想想戈雅的經歷其實和倫勃朗多麼類似,特別喜歡書中一段描述“有人說戈雅發瘋是因爲病痛困擾,以及飽受戰爭創傷、王權更迭之後的理想破滅
  • 那美麗
    尤其那頗有哥特氣息的“黑色繪畫”系列,特別震撼人心
  • 臧娟妍
    藝術家的生平的瞭解是可以幫助理解他的作品的立體完整的訊息的,所以一旦對一個畫家的作品有了好奇,我一定會想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 隗梓童
    戈雅對我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畫家
  • 簡樂心
    如果說繪畫也是對歷史的諷刺,那戈雅也許是最擅長諷刺的畫師……
  • 曲夏煙
    活着的時候,踏踏實實把錢掙了,死了,靠遊戲之作贏得了身後名,可以說很讓人羨慕了
  • 刁天玉
    我不是很喜歡戈雅的風格,尤其早期,作爲學院派看這一類有一種“好像功底不咋樣”的畫家能有作品傳世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看完作品的經歷就覺得果然藝術是政治的小老婆,有些作品註定要傳世哈哈哈
  • 嶽帥妙芙
    就是我一邊看恐怖片一邊看這書,兩廂對比,人心黑暗真的嚇人啊……
  • 慕妙菡
    依照戈雅的生平泛泛講了一些他的作品,搭配一些小插畫
  • 司徒夏之
    說實話看這本書的原因是我真的不太瞭解戈雅這個人,因爲也就看過他的幾幅特別有名的畫而已
  • 潘梓玥
    失聰和法國大革命,是戈雅藝術風格轉變的節點,這之後的風格也是中國人對戈雅最深的印象之一
  • 支清心
    他不鄉愿,不龜縮,不妥協;他鋒刃,迅捷,智慧,張開雙臂,真誠擁抱罪與惡氾濫的祖國;他是保守西班牙宮廷中的受啓蒙者(Ilustrados);他是亂世中憑藉一技之長得以善終的捕蛇者
  • 舒靈秀
    雖然戈雅的畫不是我熱愛的繪畫風格,但完全能打動我,全憑畫面中的真情以及悲鳴
  • 嶽帥美麗
    戈雅的作品常常讓我想到法國的漫畫家杜米埃
  • 鄂琴音
    近代歐洲繪畫始於戈雅,掛毯專家半路轉做宮廷畫師,風格多變,早前現實主義到晚期魔幻主義
  • 路飲香
    然而他離經叛道的同時,又喜歡結交權貴,愛慕虛榮
  • 饒浩宕
    這本小冊子,就畫家的生平以及他所生活的時代裏所發生的那些事,娓娓道來,輕鬆易讀
  • 褚沛槐
    戈雅也不知道
  • 古如柏
    我們不知道
  • 宿亦凝
    在對美術感興趣之前,我甚至不太認識他,直到某年去馬德里玩,在普拉多美術館看到他的作品後大爲震驚: 兩個版本的瑪哈光彩照人,而得病以後畫出的<薩圖恩食子>黑暗扭曲病態至極
  • 尹梅花
    內容太散了,不如更名爲《這就是戈雅畫的人和動物》
  • 祿幼荷
    另,Hieronymus Bosch對戈雅影響應該很大,戈雅的晚年作品中不難發現二者的共鳴
  • 闞夏蘭
    適合收藏,不適合解惑,是科普類的讀物,內容很嚴肅(看到了好多版本馬哈的故事,這個最無聊)
  • 禹芳澤
    有些畫面一眼看過去就驚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