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悉達多

《悉達多》並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人的一生,千萬尋常人亦會經歷的一生

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常認爲自己是被命運選中的人

拋下過去,隨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尋心中的聲音,追逐名利,經歷友情,品嚐愛情

不同的是,悉達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圓融統一,看似宏大,確是每個人無法回 避的問題

黑塞的語言是充滿詩性的,正如本書副題“一首印度的詩”,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題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迴避了

爲了儘可能表現黑塞的詩意,我們選擇從德文直譯,儘管我們的譯文不能完全實現這種詩意,但其詩的本性與精神顯而易見

本書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覆強調——亨利·米勒的最愛;影響了包括電臺司令在內的許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國掀起過閱讀黑塞的熱潮,大學生們人手一冊等等

但如書中成爲擺渡人的悉達多所述,智慧無法分享,它可以被發現,被體驗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這本小書,請細細品味其中的文字

願你在讀了悉達多的故事後,也能有所感悟,並開始體驗屬於自己的人生


  • 從俊茂
    我們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過躊躇滿志,路過困頓懷疑,路過傲慢無理,路過世俗功利,路過愛與不愛,路過幡然醒悟,路過接受理解,路過自己的一生
  • 毋含秀
    黑塞的文字太美了,讀的特別難受,是極與極的對抗和輪迴,明知自己是最終踉蹌歸入塵土的落葉,也明知自己是天使
  • 沈清韻
    試想了下,要是還有另一個人能寫這麼好的佛性故事,我以爲是蘇軾
  • 葛代芙
    以前讀黑塞總是讀不懂的,因爲他也知道,道理是文字講不了的
  • 夏侯香之
    很難不聯想到我相當鄙夷的《一個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藉故事表達黑塞自己的frame of orientation and devotion(from E.Fromm):不皈依於任何一個成熟宗教,而是聽從良心的指示去接受世界、信賴世界、熱愛生活
  • 熊玄素
    人哦,並不會因爲行很多路,讀很多書,受很多教誨,而少犯一點錯,少喫一點苦,少愛一個人,少恨許多事
  • 全凱風
    黑塞很神奇 說的故事其實很好讀 但是讀幾頁就要歇歇 需要及時剋制一下想要出家的衝動
  • 陽佟吉欣
    這是一本改變了我人生軌跡的書,兩年前讀這本書之後我開始思考自己想要什麼,而現在的我可以堅定地告訴曾經的自己:“你正在做着你喜歡的事情,生活在越來越好,記得日後再來翻看這本書,記住不要停下腳步
  • 梅祺福
    我在隔壁房間小情侶的調笑爭吵哭喊與撕扯聲中看完了悉達多,人生如此厚重卻又如此單薄,一層門隔開的遠不止兩個房間,更是兩個世界,門外的一地雞毛也好,門內的大徹大悟也好,都是人生的一種狀態,都是存在的一種方式,沒有對與錯,沒有好與壞,萬事唯心而已
  • 屈以蓮
    很薄一本,讀完卻像經歷一場頭腦風暴
  • 賁禮騫
    很喜歡河流這一說,雖然有時候告訴自己,要像海一樣,包容一切...但其實,人生應該更像是河流...無所謂過去和將來,只是流淌,只有此時此刻...曾經就感悟:“生活,不過經歷而後迴歸”...現在也確實感受到,迴歸後,也不代表不再投入到痛苦中了......真實的東西可能是錯覺...我們凡人大概沉淪在痛苦與解脫的輪迴裏,成爲永恆......
  • 衛胤運
    不得不說時機太合適了,在佛陀的智慧中,莫名其妙花出去的3k維修費完全就不算事兒了……不是開玩笑,真的挺治癒的一本書,讀完起身,告別芒果樹與花園
  • 蓬子騫
    尚未讀的時候,我以爲這是一本關於佛陀的故事,但讀完發現它甚至更爲精彩
  • 殳凡雁
    確實是更有韻律感的譯本,很值得推薦
  • 費凌春
    悉達多有過的疑惑和煎熬,好像都已經有過,又還在持續着
  • 佘佴春雪
    在全文他只有幾年做沙門大部分時間入世,好像那種有錢公子哥遊戲人生無病呻吟啊
  • 貝哲瀚
    黑塞真是絕佳的論文伴侶,他總是探討苦修,世俗生活,時間,愛之類的話題,這些都是做學術要面對的問題
  • 項雨澤
    感覺要像感謝許鈞一樣感謝姜乙了
  • 駱綺南
    追隨譯者姜乙來看的《悉達多》第二個版本,因爲《西線無戰事》深深折服於她,完全能讓作者的思想通過文字直擊人心,讓人沉醉、警醒、徹悟
  • 田貝晨
    最後感謝姜乙,是她完美的翻譯讓這本書變成了比完美更完美之物
  • 史清馨
    之前看《人類簡史》講宗教,其中提到佛教思想,並不是要人們躲避悲傷痛苦,而是要清晰地感受身邊的現實,體驗事物的本質
  • 蓋若菱
    如此,種種感受,都是生命豐碩的體驗
  • 籍清心
    爲了順理成章地讓悉達多爲兒子痛苦一陣,就非要讓迦摩羅去死,以她的生命爲獻祭,成就悉達多的完滿
  • 奚妙芙
    從篤信出世到入世取經於一切人再到與世融爲一體,悉達多達到圓成的要因是思考與耐心,更是行走世間的體驗經前者析出的智慧,而這些都是不落言筌不可言說也無法分享的
  • 胡憐南
    非常小的一本冊子,但是能看懂悉達多 並且產生共鳴的人可能並不多 短短十幾萬字卻講述了一個人的一生 包括思想的改變和起因最終成聖的過程,其中智慧無法傳授,能用語言說出來的都只是片面的知識,追隨聖者自己不能成聖等智慧;必先經歷過 才能理解世人等非常實用
  • 公羊瑩華
    ”出世又入世,最後在這無盡對立中尋找到一個平衡和統一,“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於它”,悉達多說生命是一條河流,沒有過去和未來;有人說是一條盤旋上升的螺旋;或許應該是一條無休無止、亦正亦邪的莫比烏斯環
  • 融玄靜
    這是悉達多,是釋加牟尼的頓悟
  • 潘秀竹
    想起來齊澤克的說法,頓悟的悉達多其實是危險的,成爲殺人不眨眼的吐蕃武僧也毫不出奇,萬法皆空唄,石頭也有生命,生命不過是石頭,給你一刀送你再入輪迴、脫離苦海,豈不美哉
  • 陸鴻卓
    不過這並不妨礙在閱讀《悉達多》時,內心的感動與神往,畢竟“我並不爲物是否虛幻而憂慮,連我也可能只是個幻象
  • 浦幼旋
    我彷彿懂了作者想要表達什麼,但子彈正中眉心的時刻絕對不是現在或近期,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需要去走,很久很久的生活需要去體會,就像剛離開喬達摩的悉達多,剛剛開始“入世”
  • 沙紅螺
    悉達多從頭自私到尾,不顧父母的感受去追求所謂的求索,對佛陀的傲慢與大言不慚,對阿迦羅的辜負對金主的不負責任,甚至坐船都不付錢,好友救了自己的命還故作姿態顯得高深莫測,他自己喫喝嫖賭爽過了強迫兒子和他安貧樂道還要打上愛的名義,把收留自己的船伕當作情緒垃圾桶倒個沒完,如果這都值得稱頌那就只能說他做對了一件重要的事,愛自己,他真的好愛自己啊
  • 言福夢桃
    結尾開悟的描述不過是衆多無可奈何的描述的其中一種,虛空粉碎也好,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也好,我們漏掉的永遠比我們能說出來的要多,到頭來文字只能是隱喻的、略有指示的;玩弄文字遊戲根本毫無難度,然而智慧無門,真理似乎永遠平行於另一個維度,保持着非有非無的距離,就像水平行於浪花,紙平行於圖畫,空氣平行於飛塵,虛空平行於萬有,假如不能悉知自性圓滿,那麼一切暫時的領悟或靈感都如早餐消化的飽嗝般不值一提
  • 古凝雪
    “你並不愛我,也不愛任何人”在此之前的悉達多和刀鋒中的拉里像很是同一個人
  • 花夏蘭
    可能黑塞是寫出了最具詩性的成佛故事,雖然這個喬達摩和悉達多,是從佛祖釋迦牟尼拆分出來的,並不是佛陀本身故事
  • 柏玄靜
    我不再質疑很多,我學會用愛和發瘋來對待世間一切
  • 計星騰
    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於它
  • 宰父嘉致
    我即萬物,萬物即我,時間是幻象,你所經歷的也無法免去你之外一切人的經歷;所以世界的本質是我,是一切人,唯一卻又變幻莫測…好的我胡說完了hh
  • 詹祺瑞
    我聽便靈觀與肉體的安排,去經歷罪婆,追逐肉慾和財富,去貪慕虛榮,以陷人最羞恥的絕望,以學會放棄掙扎,學會熱愛世界
  • 古妙菡
    我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於它
  • 滿憐晴
    可現在我與我和解,也與世界和解,我不再求證,只去感受
  • 譚平萱
    我聽便靈魂與肉體的安排,去經歷罪孽,追逐肉慾和財富,去貪慕虛榮,以陷入最羞恥的絕望,以學會放棄掙扎,學會熱愛世界
  • 康昭昭
    戳中我的點太少了,不喜歡正確而美好的話,經歷體驗了一切愛怨憎貪嗔癡後最後落點還是愛世界,這個答案太萬能了
  • 成芮雅
    一句話總結:我不再解釋世界的罪與惡,愛與欲,那是思想家的事,我只是單純地學會去愛它
  • 葉婭楠
    這些殘酷的告別或許是人生真相,或許是獲得神性自我,獲得對萬物、對人、對世界更爲廣大的寬容與愛的必經之路
  • 蔡智暉
    時間是並不真實存在的,只有當下纔是永恆,接受眼前的世界,每一刻都是圓滿
  • 支絲琦
    不與自己爭不與世界爭,只是接受、默默傾聽自己的存在,世界萬物的存在
  • 沈浩邈
    最近看這些小說,終於有點看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寫的感覺
  • 阮代珊
    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印度愛經心法,之前看了幾遍愛經,小孩子不懂事,主要是看圖畫了,也沒認真看文字描述,姿勢大部分都不實用,也就沒學習;付出情慾才能獲得請於
  • 杜芳芳
    如果我承認了時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如何跳脫出時間纔是解決痛苦的根本之道,於是這又回到了哲學的問題,時間是什麼,我們的意識又能否脫離時間而存在呢||姜乙的翻譯我覺得是無可挑剔的,應了副標題一首印度的詩,即使譯成中文也首一首優美流暢的詩
  • 柯依童
    最近看佛經哲學亂七八糟的文史哲以後的書,順手看了刀鋒後,又看了悉達多,刀鋒哲理包裹在很多故事性下面,然後悉達多就是完全的第三者的描述視角了,基本完全沒啥故事性,線性發展,單男主模式,赤裸裸的寫佛陀的經歷嘛,只不過虛構花了倆人,一個走密宗路線喫喝玩樂嫖賭抽然後成佛,一個是走正統的戒律請修成佛,兄弟朋友倆,殊途同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