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現代藝術150年

要掌握現代藝術的遊戲規則,你需要知道些什麼?——涵括近百位藝術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個現代藝術流派的淵源流變,勾勒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

這一百五十年來藝術究竟發生了什麼?爲什麼到了今天,一件看似五歲小孩也能搗鼓出來的東西,居然會是藝術史上的曠世之作? 這是藝術嗎 ?這必須是藝術!——馬列維奇的黑色正方形,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杜尚的小便池… 藝術不再必須與美有關,它更多地關乎理念

那些光怪陸離、五花八門的藝術流派,在揭開了其中的奧祕之後,實際上簡單得驚人,但又絕妙乃至偉大

如果我們還能從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認出藝術“原來”的模樣,那麼,一百五十年後安迪·沃霍爾的金湯寶罐頭、達米恩·赫斯特的醃製鯊魚,還有翠西·艾敏亂糟糟的牀,足以讓我們看到藝術的其他可能

回顧現代藝術一個半世紀的反叛之路,我們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變得愈發反叛、大膽、混亂

這背後,是藝術家對“何爲藝術”的無盡追問,是他們對周遭世界的迴應與抵抗

現代藝術的故事仍在繼續,也許永遠不會完成


  • 婁樂兒
    有關觀念的藝術、去個人化的嘗試等概念都非常inspiring以後再看那些“幺蛾子”的現代藝術時也許會多少多一點理解
  • 郗文姝
    學理性不是特別強,但知識量夠,文筆也不錯,非常適合現代藝術入門
  • 苗寒鬆
    可是它沒有解答問題,哪怕問題的答案讀者心裏有數;或者說,它作爲一本普及讀物,無法改變鄙視現代藝術的人的思維,那麼這就是一次徒勞了
  • 緱亢湛芳
    1. 非常好讀的一本通俗藝術史,有內容而且不乏味,也不像市面上那些xx聊藝術之類的書或公衆號那樣用簡單粗暴可笑的配圖和文字/廢話刻意討好讀者
  • 汲憶秋
    2. 現代藝術可以說是從具象到抽象到觀念 也可以說是從小衆到大衆的發展過程
  • 崔朝旭
    作者因爲沒有抱有一點學術的目的,而能很放開地下結論——時間軸上各個風格形成的關聯;各個藝術家到底在哪一個點上影響了現代藝術的發展;怎樣去理解某幅畫作中一個大膽的改變
  • 逯麗華
    尤其適合對現代藝術學派傻傻分不清的小白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書裏的配圖較少且多爲黑白,但作者極其淺顯易懂的文字,讓這樣一本厚達 500 多頁的藝術史讀來一點都不費勁
  • 陳葉丹
    最重要的或許是爲無論是把現代藝術捧上神壇或是踩在腳下的人提供了一個平視的視角去認識現代藝術,講故事的口吻爲現代藝術各個時期流派的創作思路和形式提供了一個更易進入的方式,雖然這種通過對藝術家的私人生活的寫作來解釋創作動機與內容並非是個準確的角度,但是個好的起點
  • 邴夏山
    陳丹青的序未讀完,我就迫不及待想重溫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了
  • 經書雲
    (寫得好看大概是因爲作者是單口相聲愛好者(大霧)很喜歡這位親切幽默、娓娓道來,又毫不大男子主義的作者
  • 太叔寄藍
    )可以接檔《藝術的故事》來讀,不過現代畢竟是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時代啊,爆發式的探索與思考
  • 貢恨桃
    對於自己身處這個時代,距離喜愛的藝術家們如此之近,思考着同樣的事情,也有種奇妙的感覺
  • 仰英傑
    作者寫的“好看”,在清晰的講解了各個流派的理念的同時,寫作方式很具有新媒體思維,有趣輕鬆又深刻,用這種風格來講現代藝術再合適不過
  • 楊白安
    但顯然事情在往相反的方向發展,“好生意就是最好的藝術”與現代思想界“能賣出去的一定是好思想”遙相呼應,在新自由主義的浪潮面前第一個向資本投降的,總是那些嗓門比誰都大的藝術家和哲學家
  • 左丘昊穹
    讓我感受到每一個偉大風格流派的背後都伴隨着反叛、爭論、嘲諷,但最後都征服了世人而載入史冊;每個藝術家都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去創造理解定義“藝術”
  • 花雅可
    或許它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啓發在於重新界定並拓展了藝術這一概念的邊界,即藝術除了這樣(《雅典學院》),還可以是那樣(《黑色正方形》);以及,一種感知方式的變革(我們也可以在其他藝術領域看到藝術家們是如何探索一種全新的感知方式的),即在錯誤、混亂、延異的感知之下,我們或許才能看到真實
  • 昌詩霜
    “一名藝術家在社會中的作用與哲學家相近,他或她能不能作畫甚至都無關緊要
  • 凌平良
    一名藝術家的工作不是去給人以美感上的愉悅——設計師可以做這事,藝術家的工作是從塵世中撤出一步,通過展示理念,使世界可以理喻或對世界進行評論,而這些理念除了它們本身以外,並無實際用途
  • 景睿達
    ”對於作家,哲學家而言也一樣,想要打倒哲人王最好的方法不是主張哲學只是和其他學科一樣,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相反,我們要根本上摧毀關於哲學是一種專業技能,哲學家是一種職業的觀點,哲學,藝術,寫作是每個人都有權力去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它簡單地就像我今天決定和一個男人上牀一樣
  • 歸海綠夏
    終於讀到一本百分百適合零基礎藝術史的書了(甚至比貢布里希更適合)
  • 塗欽映秋
    說遠了,只是讀到這本書,發現明白作者所有的梗,知道接下來出場的是誰,原來這一年的學習終究留下了知識
  • 林天韻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泰特美術館的媒體主管,看到這個頭銜的時候瞬間明白爲什麼這本書會如此好讀
  • 韋秋巧
    在法國有個專業叫 Médiation culturelle,大概就是藝術與大衆的橋樑,有些時候博學並不一定善言,知識永遠需要先被一些人吸收再傳遞,而怎麼傳遞是一門藝術,本書作者就是這麼一個角色
  • 公羊若雁
    前面很精彩,不過配圖太少了,需要不停google才能明白作者在說什麼
  • 仲迎夏
    如果有所瞭解的看過作品的 也是沒必要仔細看這本書 作者說的那些也只是又溫習一遍罷了
  • 遊綺玉
    過去看的藝術史類的書大多都着力於定義和界定流派,這本書作者講解的藝術史,是一個流動的、連續的、演進的,流派之間過渡自然的藝術史,敘事方法也好,娓娓道來
  • 蕭恨蝶
    語言幽默 脈絡清晰 頭重腳輕 無人知道答案 其實沒有結論的研究文章歸根到底還是一篇花邊八卦一樣的無聊 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理解的藝術有可能是什麼 結論還是一句廢話 任何試圖寫這種概括總結性質的 其實都是騙人的 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用來評職稱用的文章 我真的是太刻薄了 儘管如此 在許多個時間節點上的複雜問題還是被理得較爲清楚 你不能說從中沒有得到收穫 只是想再過癮些而已吧 我讀的是電子版
  • 宋修潔
    現代藝術入門書,非常好看,活潑有趣又不逗趣,簡約地把脈絡淵源講得很清楚~
  • 經千柳
    所以好的藝術,“應當令人欽佩,又令人厭惡”,恰恰是一根刺痛人的利刺所能帶來的感受
  • 曾憐南
    現代藝術的脈絡,書裏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得比較清楚了,不過還是有所欠缺,如果想詳細瞭解現代藝術恐怕還需要其他讀物的輔助
  • 第五樂蓉
    看完這本書之後明白,藝術也許並不完全是關於美的,它也可以是理念、哲學、情感和體驗,它經過時代的沖洗,被不斷賦予不同的社會系統價值,而唯一不變的是它折射出的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生活,對於現實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對於未來的大膽想象
  • 明芸芸
    非常喜歡作者的文風,翻譯也不錯,不過仍然非常想問他,那麼請問在你心中,存在不高級、不偉大的現代藝術嗎
  • 顓孫惜芹
    然而,走出畫室的印象派、突破具象的表現和概念主義、建立又打碎框架的抽象和觀念藝術,到如今的pop和街頭藝術,無一不顯示了藝術在普通羣衆中的生長力,無一不證明了任何人都可以創造藝術
  • 晁禮騫
    人們的欣賞口味跟藝術的形式理念隨着這世界瞬息萬變,這是一個未完成也不可能完成的故事
  • 史向陽
    然而藝術可能還是側重於感受,正文內容主要在介紹,不走近這些畫作和裝置看其實還是感受不到
  • 薛和藹
    當代藝術的科普入門讀物,值得一讀
  • 石映秋
    想打三星半來着……入門瞭解歷史脈絡很好,但還是走馬觀花的淺顯,不過對於讀物定位來說也足夠了
  • 嵇瓊怡
    把這本書作爲“入門讀物”有點可惜它了,對入門的愛好者,它很可能太主觀了,反是更適合進階
  • 趙靖琪
    超棒,但是希望提到的每一幅都有配圖,(不過或許那樣篇幅太厚,不能突出重點),當然作爲啓蒙和科普已經很到位了
  • 鄒天驕
    這本作爲科普入門讀物十分優秀,但也並不是沒有缺點,畢竟150年啊,一本小冊子描述起來還是顯得非常簡略
  • 權雨彤
    書寫得很好,只是配圖太少了,文中提到的藝術品,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有配圖,所以有人整理了本書提及作品的圖冊,結合起來就更加好看了
  • 厲孤容
    太感謝評論區的圖片整理了,整本書非常通俗流暢,信息量很大,能滿足對現代藝術基本認識的需求
  • 唐曜坤
    與《藝術的故事》(先看藝術的故事)搭配食用效果應該更佳,以及感謝豆友整理的作品集,很愉快的一次閱讀體驗,宏觀地瞭解了現代藝術的流變,在自習室不是拍大腿就是捂着嘴把笑憋回去
  • 段懷蓮
    又翻了一遍這本書,看過市面上越來越多的現代藝術相關書籍後再回過頭來讀這本,確實通俗易懂,作爲愛好者的入門書再合適不過了
  • 查茉莉
    很多時候你看着書裏介紹的畫作,卻看不到插圖,這真的有點糟心
  • 融宛暢
    看完之後才發現書評最贊有書中提到的作品合集,對照合集來看體驗一定會好很多
  • 莘谷槐
    全書提及作品圖集(按書中出現順序)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c176389e5ebcfbc1335c65d1fe03e306&sub=4A75C5BC7D8141879226DAC53E5597AB
  • 康從蓉
    看得很慢很慢,幾乎是看過一章要消化很久,再去找書中提及到的作品,慢慢的對照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