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十角館事件

大學推理社團一行七人來到了角島,天才設計師中村青司建造的“十角館”就坐落在這裏

若干年前,中村青司一家離奇喪命;現在,一幕幕謀殺在這羣大學生之間接連上演!誰能阻止“無人生還”的悲劇重演?也許,只有那個名叫“島田潔”的男人才能破解“十角館”中的迷局


  • 昌陽霽
    館系列第一部,拋開歷史地位不談,小說本身真是索然無味,整體類似阿加莎的《無人生還》,但無可比性,計謀全靠運氣,偵探毫無存在感
  • 莫悅遠
    書中反覆提到無人生還所以是對其的致敬啊 而且感情非常自然 一個人兩個身份難道不刺激嗎
  • 奚馳婷
    伏線氛圍節奏都比較弱,唯一的亮點也就是完成了另一個角度的“無人生還”
  • 項經藝
    看完我想看看無人生還了
  • 富娟妍
    低配無人生還
  • 印修文
    低配版無人生還,兇手的詭計就是要做一個有着好體力的時間管理大師,既然上島很容易,外島人明明知道有不對只自己單獨調查,居然不派個人聯繫一下或者上島查看一下,詭計3顆星,前期氣氛鋪墊五顆星吧,看完難免有“就這
  • 儲慕卉
    低配《無人生還》,唯一的詭計就是敘詭,歷史地位加一星
  • 姓終若薇
    (不是)說這是低配版《無人生還》感覺是誇他,因爲真的太沒意思了……兩頭跑還要裝病居然沒累死……最後直接來個兇手長篇自白我天
  • 藺水丹
    還是挺有意思,致敬阿婆的《無人生還》,還致敬了一堆推理小說家,構架和故事情節都很有意思,節奏很快,結尾也很有趣,竟然被騙了呀哈哈哈,算是致敬作裏的優秀作品了吧
  • 顏歌吹
    總的來說不錯,讀下來滿順暢的,雖然推理部分少了點,但是趣味性很強,算是致敬無人生還,總的來說比那部同樣是致敬的水母不會凍結強一些
  • 臧薇歌
    向無人生還致敬
  • 郗代珊
    低配版《無人生還》,馬馬虎虎,沒有那麼震撼
  • 蘇立軒
    對無人生還的一次拙劣模仿
  • 安寄藍
    明顯致敬無人生還,但少了偵探的推理過程直接給答案還是……其實蠻喜歡僞解答的,不在場證明根本沒用上,最後的玻璃瓶又是什麼鬼
  • 夾谷贊悅
    總體上來看,感覺這本書是阿婆《無人生還》的日本改編簡化版
  • 東門薇歌
    覺得還不錯可能因爲我還沒看無人生還
  • 李季同
    7分,認同熱評:低配版《無人生還》,敘詭加分
  • 從笑槐
    爲什麼不用這個時間再看一遍《無人生還》呢
  • 雲瑞繡
    打卡綾辻行人第一彈 \ 我大概能理解市川憂人的出道作會被拿來與這部比較了,兩部致敬《無人生還》的作品
  • 易綠海
    館系列第一案,島上和大陸本土兩條敘事線同時展開,推理社團成員在孤島經歷着無人生還的連環殺人案,岸上是島田等人因匿名信而對往昔案件展開的調查
  • 蓋聽楓
    ○○詭計撐起的無人生還,提示可以說是很明顯了
  • 陰燦燦
    初入本格推理,向阿加莎的《無人生還》致敬之作,尚可
  • 查德運
    低配版的無人生還
  • 晉楚婭楠
    致敬無人生還,就是偵探也太醬油了
  • 時問柳
    《無人生還》的致敬作,漂流瓶那裏就可以看出來
  • 遊奇邃
    都說是低配《無人生還》我覺得還差點意思
  • 高沛凝
    無人生還+雙線敘述敘詭
  • 濮陽玉石
    這本書是對阿加莎《無人生還》的一種模仿,從頭到尾沒看出任何新意,小說很無聊,看完之後讓人很失望
  • 太叔柔潔
    低配無人生還+1,但結尾太過無語,看完覺得有些浪費時間
  • 郗夜梅
    致敬《無人生還》又被少金小說版的某某山莊殺人事件“致敬”
  • 廣覓翠
    但是這一部也有我比較喜歡的設定,一是致敬《無人生還》,二是角色名全爲推理作家代號,開始以爲也是致敬,後來發現另有玄機還是挺有趣的
  • 微生華燦
    推理社的同學會沒看過無人生還嗎,驢誰呢
  • 鳳綠柏
    總體來說,這部作品就是低配版的無人生還,具體內容就由小夥伴們自己去探索吧
  • 軒轅凱風
    發現010老師的一個優點:文筆,簡潔流暢又不幹巴,很好讀
  • 慕容曉慧
    館系列首作,恐怕是結構最簡潔的館了(結果發現沒啥建築詭計)
  • 勾葦然
    無法被影視化的作品,不光是建築推理,而且最核心的詭計只能靠小說這一載體,一旦影視化無論怎麼處理都太欲蓋彌彰了
  • 司空宛絲
    流暢好讀,但不完全是因爲寫得好,也是因爲詭計簡單,推理部分較空泛
  • 馬浩博
    雖然“館”系列靈感來源《斜屋犯罪》,但讀下來並不像建築推理(沒有利用建築特點設計詭計,除了杯子的十一個角勉強呼應),更接近是暴雪山莊+敘詭,不過暴雪山莊內受害者毫無警惕心、敘詭部分用代號打馬虎眼有點粗糙
  • 蒯海融
    讀者一開始可能就會想到,屍體調包這個詭計,然後書中自然也就推理出來,讓讀者以爲自己猜到了,帶入感一下加強,實則中了作者的圈套,最後再來一個反轉,套路太明顯了呀
  • 祖傲柔
    結局太水,整個故事一點兒也經不住推敲,完全是作者一個人的臆想吧,而且名爲推理,但偵探完全沒有作用啊
  • 塗欽成弘
    蠻短的,很精彩,每個人都用代號這個設定還挺有意思的,前面用代號在無人島的時候總覺得這是個故事,看到後面出現真實名字的時候瞬間有回到書中現實空間的感覺,每個角色好像有血肉了
  • 萬幼晴
    思考良久我實在覺得本作不值得更高的分數——剝離歷史地位,全篇唯一亮點是那個敘詭,除此以外,從人物塑造、故事推進到犯案過程都特別乏味
  • 堵哲麗
    我不覺得是敘詭,我反而更覺得我應該可以推理出來,但是沒推理出來
  • 浦如蓉
    敘詭手法,兇手基本一出場就能猜到,缺乏懸念感
  • 雍弘闊
    這部【十角館】,比較吸引人的點在於,初看有點像阿加莎【無人生還】,孤島(事實證明也不算)、連環殺人、前後預言,最後無人生還……看似模仿的寫法,然而阿加莎依然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 巢採藍
    因爲之前先看過館系列更優秀更成熟的作品,相對來說這部就稍顯遜色,但可以想像,這部作品在那個時代突然出現,還是很令讀者震驚的
  • 宗雁芙
    館系列開篇,新本格的開端,但社會派和本格派都很喜歡,沒必要非對立起來...十角館作爲第一篇,內容致敬阿婆的無人生還...引出了主要人物島田潔還有館設計師中村青司...拉開了館系列的大幕...推理學會成員都用了知名推理小說家的名字...蠻漲知識...無人島...暴風雨天...一個又一個倒下的人...那個偵探學生有點可惜...能猜到是誰...但這個本名和筆名是敘詭啊...兩條線推進...兩個故事破解...這個作案手法麼...很能折騰...天天遊啊遊體力也太好了...島田潔這一部剛出場,沒怎麼推理...都是兇手自述...有些單薄...ps暴風雪山莊就是誰都知道聚在一起最保險...但故事從來不會這樣發展...柯南那些山莊系列也有很多這樣的
  • 田芳芳
    原來非常喜歡《偵探學園Q》中幻奏館事件的“詭計“,現在看來靈感源頭就是此作,某人說出某句話的時候實在有當頭一棒的驚愕感,可以說是雙線敘述突破暴風雪山莊模式的里程碑作品,比較不解的是爲什麼此作會入選Locked Room International書系,因爲書里根本沒有密室殺人
  • 單于銳逸
    看綾辻行人的“館系列”一共九冊 第一本《十角館事件》已看完,雖沒有太多精彩的推理,偵探彷彿擺設一般的存在,但首尾呼應的包袱讓人眼前一亮,彷彿電影結束後的彩蛋,把之前的失落給補回來了,沒跳着看決定按順序看下來,翻譯的很流暢 一本書幾個小時就能看完,新本格推理裏耐看的系列
  • 雲永新
    傳說中日本新本格推理的開山之作,館系列的第一部
  • 顓孫子墨
    我以爲推理部成員的原名和英文稱謂的對應是一個點;以爲十角館的高度對稱性是一個點;對暴風雪/非暴風雪是一個點…結果都不是…從這方面來看,青稞類似的作品《日月星殺人事件》真的比這本老前輩好多了…
  • 羅依然
    總之,綾辻先生畢竟是日本新本格派的代表人物,如果對本格推理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 強芸芸
    綾辻行人【館系列】的第一本,卻不是最好看的一本,之前看的【鐘錶館】更好看
  • 曹禮騫
    先看過了鐘錶館事件,再看十角館事件,總覺得雷同
  • 和凡兒
    比較一般,十角館貌似是一個很特別的設計,但對案情推動卻並無特別之處,且不難猜到兇手,但其作案過程的確太異於常規
  • 章建華
    館系列第一部,十角館的設計算得上樸實了,取作家名字當外號這個點最後才懂,最好笑的是
  • 習芙蓉
    兇手巧妙地通過“暱稱”躲避了讀者追查 但動機未有伏筆屬於遺憾 前後兩次十角館事件也並沒有很好的聯結 唯一讓我覺得精妙的是十角館中唯一的十一角 順便吐槽一下文筆 不知是作者問題還是翻譯問題
  • 莘玲玲
    敘詭的方式還是值得稱道的,我是範達因這句話還是很震撼的,拋去一些邏輯事實的瑕疵來看,作爲新本格的開端,作者的第一部館系列,還是很好的,感覺僅次於鐘錶館
  • 巴光華
    而關於十角館和藍屋的設計完全虎頭蛇尾,甚至連應該着重塑造的島田潔也沒什麼出場機會,看完可真是很寂寞
  • 凌盈秀
    70分;一羣無聊大學生在離島中旅行,離奇全軍覆沒;源於入學社團中慶典酒會,一個美少女不勝酒力,心臟病突發離世,其男友爲報女友死亡之仇,趁該社團離島遊時,乘快艇每天借出外畫畫的口號,來到十角館中廢棄房間來利用密道殺人
  • 鬆修能
    頂着無人生還珠玉在前的名頭 還有十角館奇特建築 還有代號是柯南道爾的江南 結果最後就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兩頭跑殺人和製造不在場證明 而且一個個都死了 還是不長心要單獨行動亂喫東西
  • 仉督春桃
    別人的出道作《體育館之謎》和《屍人莊謎案》還有綾辻行人自己的《鐘錶館事件》給人帶來的驚喜都要比《十角》更多,這本書只有尾聲還挺叫人回味的
  • 吉惜芹
    這部小說最後,兇手還是挺讓人意外的,但案件中有着太多運氣和意外,才能勉強算得上是“完美復仇”了,也就是最終也沒證據,唯獨靠兇手的內心自白讓讀者瞭解
  • 汲穎慧
    唔……一開始就猜到了兇手……毫無驚奇感吧,說實話作者的敘述還挺明顯的
  • 卞青易
    再想想最前面大段批判“社會派推理”的言論,倒是覺得真的是沒必要
  • 蕭明凝
    以爲兇手被作者隱去沒寫明,都怪死的人太多,代號太多,這樣寫暴風雪山莊又是另一種思路,但是作法好費勁
  • 嶽帥水丹
    感覺全靠那個敘述性詭計來支撐這本小說了,雖然一開始看到每個人都有外號就隱隱有感
  • 裴銳利
    還不錯 但是相比起無人生還帶給我的震驚 這本的推理詭計就很難給我一種“竟然如此”的感覺
  • 令狐英發
    猜到了路上的守,因爲第一次見面就很刻意…但是沒猜到島上的範.只能說島上有的人行事很奇怪.還有江南他們三天都沒想着上島看看嘛..
  • 曹玉石
    很多的細節都經不起推敲,只能說兇手的運氣實在是太好
  • 單星澤
    看到守須說自己的別名是範達因的時候我倒吸一口氣…不過本土/海島往返實在是有點不夠帥氣;還有爲什麼埃德加到最後都沒懷疑過範也是有點牽強吧
  • 步希彤
    讀鐘錶館的時候完全沒留意過語言 但這本的語言氛圍和節奏真不錯 畫面感太強了 行人真的是三言兩語就能讓人陷入一種深深的情緒裏 比如阿加莎崩潰後的那一句“我來做飯 我不是兇手” 還有鐘錶館裏關於窗外不是黑夜是白晝的幾句白描
  • 須愷樂
    太討厭江南和偵探了,不能原諒蠢人可以在推理小說裏活着,討厭到可以忽略精彩的詭計,如果這就是純粹本格推理那我還是喜歡世俗的東野圭吾
  • 卻令雪
    3.5 不高興 想看推理啊並不想看兇手自白🙁不過我還真的是很怕什麼孤島什麼房間什麼機關呢😱以及爲什麼要弄個系列 想逼死強迫症嗎(還好我不是)
  • 薛晴曦
    作爲出道作,有着極爲華麗的謎面和成熟穩重的雙線敘事,懸疑和緊張感一直控制的很好,直到罪犯出來自白,以及那個毫無存在感的偵探打着醬油般再次於結尾出現
  • 戴曼寒
    節奏很好但結尾有點令人失望
  • 程沛若
    這個敘詭後面綾辻自己又用了好幾次,能不能有點新花樣
  • 顧半青
    案件到最後由真兇自述手法,島田潔和江南就是打了一本書的醬油嗎,最扯的居然是兇手因爲撿到了自己拋出的作案自述而準備自首嗎
  • 令狐美華
    特別喜歡暴風雪山莊模式 這次我居然猜對了兇手 emm 猜對了一半 不太喜歡最後的解釋
  • 程涵柳
    (當然,這是暴風雪山莊模式,可是一定要阻攔兩個好奇心爆棚的偵探,起碼編一個像樣的理由吧
  • 南門小凝
    作爲一個非常喜歡暴風雪山莊事件的人,讀完覺得缺點什麼
  • 艾靈萱
    但人物刻畫得很扁平,每個人都是一個標籤概括,而且21世紀了,作者對女性的認識和描寫還這麼刻板愚昧🤮案件bug挺多,作案手法略扯
  • 榮健柏
    懸念營造得不錯(在多年前發生離奇命案的島上探險;設計看上去像是暴風雪山莊的死法),但是那麼多人都沒意識到和之前死去的社團成員嗎
  • 蒼元武
    剛開始看的時候還覺得寫得挺舒服,讀得很順,就去把整套“館”系列買了回來,結果這個結尾……難受的點在於最後推理的過程是兇手的自白,這一下子就把那種和“偵探”一起發現真相的樂趣完完全全剝奪了,即沒有被偵探解謎後恍然大悟的快感也沒有兇手認罪時關於動機原來如此的爽感,有的只有滿腦子的疑問“就這
  • 甘清馨
    看了無數所謂「新本格」「敘述性詭計」後再回來重堵這本愛打麻將的行人老師處女作後由衷感慨:天哪,這個敘詭真的好單純好不做作,跟外面那些妖豔賤梗好不一樣
  • 景清韻
    不過完全被綽號矇騙過去了…說起來頂着大推理作家們的綽號來稱呼真的有點恥ww 還有點期待最後偵探和兇手的針鋒相對之類的 結果是以兇手的自白結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