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設計心理學

《設計心理學1:日常的設計》 如果在旅館裏弄不清楚怎麼開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竈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

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

雖然拙劣的設計俯拾即是,但是設計出易於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悅的產品並不困難

《設計心理學》增訂版對好設計具有強大的作用,不斷提醒我們爲什麼有些產品能滿足用戶的需求,而有一些產品卻讓用戶非常受挫

諾曼博士在《設計心理學》增訂版裏,始終強調以人爲本的設計哲學,將認知心理學和行爲學等多學科的方法導入到設計之中

不僅着重於反思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用戶帶來的困擾,更着重於解決問題,用這些基本原則幫助設計師找到真正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

一方面諾曼博士從多個角度分析,更新了大量的案例提醒設計師關注,並找到人們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諾曼也試圖將大衆轉變爲優秀的觀察者,不僅能觀察到糟糕的設計,也慢慢學會欣賞優秀的設計

將優秀的設計原則與優秀的觀察能力結合起來是非常強大的工具

在《設計心理學》增訂版裏,諾曼博士增添了超過一半的內容,每章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訂和補充

特別是增加了兩個全新的章節,即第六章“設計思維”和第七章“在商業世界裏的設計”

在這兩個章節裏,諾曼博士從兩個角度討論了以人爲本的設計、諾曼法則、設計面臨的挑戰、顛覆式創新與漸進式創新的優劣以及設計的未來

諾曼還在個人主頁開設了Mooc課程,邀請業內*專家逐章講解本書內容

《設計心理學2:與複雜共處》 在本書中,諾曼博士探討了爲什麼我們的生活需要複雜,而不是簡單,而設計促成了複雜生活的實現

作者以清晰而又輕鬆的行文,爲讀者講解了爲什麼我們渴望的不是簡單

當物品的設計是可以被理解的、易於管理的、令人愉悅的,在適度的情況下,在適合的時間裏,我們渴望的是複雜

實際上,通過基於良好溝通的設計,複雜可以被管理近而生產出*實用的產品,形成理想的、以人爲中心的設計

諾曼博士告訴我們,只有我們着眼於自然中的、現實中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整個人類活動的全景,才能觀察到在真實、自然環境中做實際工作的真實的人

*終,《設計心理學2:與複雜共處》是一個人的宣言,即希望通過設計獲得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 爲了解釋情感因素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本書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個不同層面:包含本能的(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行爲的(產品的功能)和反思的(個人的感受與想法),並提出因應不同層面的設計原則;對目前越來越重視客製化與互動設計的服務產業來說,情感設計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在諾曼博士的暢銷書《設計心理學1 :日常的設計》中說明了:爲什麼生活用品不應該讓人困惑、惱怒,還有沮喪;《設計心理學3 :情感化設計》則解釋了爲什麼它們也必須迷人、賞心悅目,以及充滿樂趣

《設計心理學4:未來設計》 本書是唐納德?A?諾曼繼《設計心理學1:日常的設計》、《設計心理學2 :與複雜共處》和《設 計心理學3 :情感化設計》之後的又一力作

本書講述了未來的產品設計,重點在於在人機交互方面的設計

書中對未來產品設計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並探討了解決方法和指導原則

從“話嘮”GPS系統到“壞脾氣”的冰箱,諾曼博士用詼諧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大膽預測了未來產品的發展趨勢,並總結了未來產品設計的六大法則

本書可以啓發到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設計,並揭示了在未來設計中設計師應該堅持的方向和原則

本書不僅適合專業領域的設計師閱讀,同樣也適合對未來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有興趣瞭解的非專業人士閱讀


  • 仰運晟
    本書讓人知道了如何去觀察生活中的設計,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很多時候是設計的問題,我覺得這會讓設計師能更多地去反思設計
  • 歐陽茂才
    《日常的設計》介紹了很多概念和實際操作方法;《與複雜共處》可以和《簡約至上》一起讀,介紹了很多處理複雜的方法;《情感化設計》詳細拆解了人的情感層次,對理解人們的行爲模式和人們對設計的反饋有所幫助;《未來設計》詳細歸納了諾曼對於人工智能等未來技術的觀點,有些地方因爲現在人工智能的發展而稍顯過時,但對於人與機器的共生概念以及什麼是好的人機協作方式有比較深刻的洞見
  • 穆春柏
    看到第四冊,忘記了前面4冊看的內容了,讀書還是需要做筆記,纔是對書的尊重
  • 時寄風
    不說設計心理學已經成設計領域必讀教材之一,然後作者從80年代開始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關注設計與人之間的關係,4冊書目由淺及深從物品到秩序到情感到未來,庖丁解牛式分享自己定義設計的智慧,我們這些小輩貪婪的從書裏學習一點點知識,反覆咀嚼纔看得懂百分之一,我們每一刻的頓悟都是別人走過的路,好好做筆記,喫透這本書
  • 沈湛藍
    作爲一套“瞭解設計基本概念和規範”來看的書,老實說,表達的很散,行文的邏輯太模糊,章與章的關係是並列還是遞進
  • 戚採楓
    4冊由不同的譯者進行翻譯,關鍵術語的中文沒有統一,更沒有專業學術書籍標配的名詞索引,譯者和編輯都失責了
  • 臧靈秀
    一本討論設計的書,自身設計得很差,也真是很丟人了
  • 侯含香
    程序員一枚,日常生活中的設計之道和計算機的架構設計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 林寄容
    簡單易用,kiss原則,系統反饋機制,單一職責原則…推薦,最重要的是樹立對日常生活中的設計的思索思維,精益求精
  • 拓跋哲瀚
    在日常裏,思索,提升自己對架構設計的把控能力
  • 水昊穹
    書中的一些設計原則現在還適用,案例有點舊,還有一些在四本書中重複說明的觀點,所以整體讀下來還是有點冗長了
  • 冉瑞繡
    前幾章概括了設計的幾個注意點,寫的很好
  • 墨哈盈秀
    在圖書館翻了翻覺得挺好,但是認真開始看的時候,被“示能”和“意符”這兩個奇怪的名詞勸退了
  • 婁婉靜
    第三本最後一章到第四本有些像科幻小說,說是人工智能不算,說是機器人設計也沒有,一直在說機器人的情感體系,人還沒搞清楚的我難以開拓新的機器人心理學領域…
  • 夏侯從露
    主要講的很多事情是關於交互的,作者作爲一位計算機相關領域的人員從他的角度解釋了設計怎樣會更好,會更適合用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