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貝爾實驗室與美國革新大時代

本書中,喬恩·格特納對20世紀一些最重要的發明進行了追根溯源

文中描繪了數位對當代通信和計算機技術做出過決定性貢獻的科學家

同時,本書也讚譽了貝爾實驗室那些寬敞且與世隔絕的工作場所,因爲天才們可以在那裏進行各種嘗試,無須擔心複雜的人際關係、股民利益或公司收益


  • 鄒凌文
    貝爾實驗室不僅爲人類傾倒了大量的創新技術,還開創瞭如何創新的方法論
  • 昌清婉
    翻譯真是一言難盡,整體上還行,但各種小問題一堆
  • 闕雨彤
    都值得去思考,這也是爲什麼扎克伯格對此書也感興趣,Facebook會否走上貝兒實驗室的路去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發我們拭目以待
  • 山丹蝶
    內容接近5星的商業史優秀著作,但翻譯頂多3星
  • 沙覓山
    如有翻譯得更好的版本,就打滿分.
  • 蔣永新
    以後還會有這樣的實驗室嗎
  • 西門玲瓏
    技術方面的名詞和描述的翻譯問題多多...
  • 鳳語芹
    渣翻譯
  • 郭雅唱
    壟斷企業源源不斷的鉅額資金供養,無拘無束甚至有些隨意的研究,向國家傾倒創新技術,爲當代幾乎所有重要產業貢獻基因
  • 桑秀竹
    聰明人,都好瘦
  • 潘靈秋
    出於工作需要寫模塊看的,還挺有意思的,對創新師和創新模式有了一定了解
  • 芮凱風
    爲何如此偉大創新都來自於一個壟斷機構
  • 毛和怡
    如今這種不以市場爲導向的創新模式還能復興嘛
  • 習宜然
    最後要嚴重吐槽一下這本書的翻譯,把香農翻譯成申農就已經讓人無語了,後半部分越譯越糟糕,特別是最後2個章節一些作者點評的部分看得特別彆扭
  • 芮冰冰
    創新,是無序的嘗試後,積累的迭代
  • 祿樂心
    原著還不錯,翻譯糟糕
  • 利爾陽
    雖然貝兒實驗室的那些偉大的創新已經被人所淡忘,但是我們現在這個信息時代所有底層創新都來自於這個傳奇實驗室,雖然它衰弱了但是其獨特創新模式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
  • 寧宏遠
    書中關於實驗室幾個重要人物離開實驗室後的生活、辦公場所最後的結局等文字,讀起來有種“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之感,其餘大部分內容閱讀起來倍感乏味
  • 逄飛荷
    囉嗦無趣,去讀吳軍的“浪潮之巔”吧
  • 喬莊雅
    多半星致敬偉大的貝爾實驗室
  • 甄憶安
    非常全面得覆蓋了Bell Labs百年榮光,人物肖像很有趣
  • 伍覓晴
    但是有些人名和專業術語翻譯失真了,由具備一定電子信息技術功底的譯者共同翻譯會更好一些
  • 賀安陽
    風雲激盪大時代
  • 軒轅凝然
    這是一本關於創新的書,主要描述的是1930-1970貝爾實驗室的情況
  • 呂問蘭
    而且真的寫出了一種流暢的歷史感
  • 公羊含嬌
    貝爾與美國的大時代,中國的大時代呢
  • 崔夜蓉
    那個時候的貝爾實驗室簡直就是烏托邦
  • 屈惜雪
    應當是互聯網科技之前的那段美國創業環境的寫照
  • 都代芹
    關於貝爾實驗室模式的衰落,有一點作者可能遺漏了,貝爾實驗室的興盛正好迎合了那個科技大爆炸的時代
  • 孔燕樺
    以天時地利人和做比,生於美國,是地利,人才鼎盛,是人和,但不可忽視了天時的力量
  • 辛夜綠
    現在還有人把Shannon翻成申農,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 井星波
    成住壞空遺憾嗎
  • 何靈秀
    不遺憾,因爲它已經是那個時代科研天堂應有的樣子
  • 幸曉靈
    但作者細膩的寫作技巧,並未勾勒出宏大的歷史背景的跌宕起伏,略顯遺憾
  • 昝清俊
    內容非常好,瞭解貝爾實驗室那些傳奇人物和重要的發明
  • 利寒煙
    原書是寫得很好的,向人們展現出一個對科技愛好者來說宛如世外桃源的所在
  • 閻修文
    後來的他們會想到一家差點被收購的深圳的公司會這麼成功嗎
  • 黎欣怡
    挺好的一本非虛構,作者注意到了一點,不少底層向上流動的孩子在中學老師的幫助下,上了大學,對比美國現在的公立教育及理工人才主要由其他國家流入,甚至信息行業人都注意到了這種現象,美國的人才向着金融,企業管理法律,醫生等行業流動,風投加個人創業者確實推動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但其間其實也生成了不少的泡沫,如果泡沫浪費的資金能投入到技術研發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現在信息技術用的東西不少都是貝爾分享出來,而現在過度版權保護可能只是一種新時代的地租吧,
  • 黃鶯語
    內容好,整個梳理了一遍貝爾實驗室的歷史和幾位大神的故事,敘述比較剋制,讀起來舒服
  • 況郈吉敏
    # 硅谷,也會有老去的一天#
  • 百家曉霜
    文筆很好,尤其前面幾章,結尾部分都讓人怦然心動
  • 易俊英
    貝爾實驗室的命運起伏讓人唏噓,貴族式科技創新的時代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
  • 胡含蕊
    真的很不錯,比前一本好上N倍,文科生都能看懂,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