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與神對話

1996年11月,許多美國人不再爲聖誕節送什麼禮物給親友發愁,因爲他們都已經有了目標:那是一本叫做《與神對話》的書,作者是名不見經傳的尼爾·唐納德·沃爾什

這本書只有211頁,定價也不高,才19.95美元,但是在他們看來,沒有比它更合適、更貴重的禮物,因爲它詳細解答了生活與愛、善與惡、金錢和健康等各種問題,全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令人脫胎換骨

毫無媒體宣傳的情況下,僅僅憑藉讀者交口稱讚的傳播, 1996年11月24日《與神對話》悄然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位居非虛構類第14位,之後上榜的時間高達137周,擁有37種語言譯本,總銷量超過1300萬冊,成爲不可動搖的殿堂級經典著作,而百萬級暢銷書《祕密》《吸引力法則》《遇見未知的自己》核心靈感也都源自於這部書

2009年,著名翻譯家李繼宏先生將《與神對話》引進中國

“一生等待的書”是廣大讀者的口碑美譽,各大媒體競相報道

安妮寶貝、餘秋雨、錢文忠、劉德華、李連杰、王菲、伊能靜、金城武、劉亦菲、劉德凱、吳曉波、張汝倫、曹可凡紛紛誠意推薦,著名運動員姚明將《與神對話》作爲見面禮贈送隊友,它是“姚之隊”的精神力量

2015年,《與神對話》全三卷修訂版隆重上市

他講述的事情與宗教無關,我們只需從下一首聽到的歌曲、下一陣拂過耳畔的風,體會到生活和宇宙的奇妙

它是我們時代的靈魂聖經,它已經改造許多心靈,也必將改善你的生活


  • 東郭元楓
    靈脩的核心或可一觀,甚至有奧義書的影子,但是非要說這是上帝親臨,借作者的手自動書寫,而且還推翻了不少新舊約中的基本觀念
  • 貝學林
    難怪會有人說這是異端邪書,作者就像是假先知~~但是,問題還有另一面:想一想我們聽到作者此番新論的震驚,再想一想當年人們聽到耶穌教誨時的震驚,耶穌說的可更“過分”吶,所以當初人們寧可要巴拉巴,而非耶穌
  • 狄牧歌
    在喜馬拉雅跳着聽了一半章節,雖然有些語句說的在理,但整體還是太玄乎了,有種雜糅感,似乎作者討巧地把各學科一些容易暢銷的觀點拿來拼在一起
  • 錢綺南
    非重複地講那些“你就是你,你無法不是你...”對白、語氣誇張,很玄幻修仙似的
  • 公孫芸芸
    唯一記憶深刻的就是:幽默是神創造的,神也愛開玩笑
  • 邴夏山
    生活是創造而不是發現,不要說你想要,你想要那你就想吧
  • 孫安和
    一面兩質的選擇,愛與怕,創造與毀滅只在一念之間
  • 郜美麗
    被書中的幾個觀點戳中,我們吸引到的都是怕的東西,我們因爲沒有生活的意願去做一些有損於生命的事情
  • 遊怡嘉
    裏面講到了不少帶給我啓發的點,比如:人類的驅動力只有兩種——怕和愛,但是出於怕而做事非常被動,而只有出於愛做事纔會充滿力量;相信自己的感受,相信“我很好”;對於渴望實現的事情,與其說“我想要xxx”不如直接選擇它並宣告“我是xxx”,因爲前者傳達出的信息是匱乏,而後者纔是自信地擁有;只有當我們承認自己要對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負責時,我們才真的能夠爲它帶來改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仇敵和問題,而是經驗和機會
  • 宋雅韻
    關於吸引力法則,顯化,靈性相關的東西,在我這裏側面可以既用佛教相關的思想去理解,也可以用科學的行爲模式來解釋,即心外無他物,或者說你相信什麼就會成爲什麼,因此曾經無數次路過靈脩和相關書籍並視只爲bullshit的人如今審慎得選擇將他納入我的世界觀,並且決定去踐行經驗以來探討起真實性
  • 狄光濟
    冥冥之中,我現在才知道這本書,現在讀完這本書,也正好是現在才能讀懂書中的一些話語
  • 從英飆
    讀完這本書很難說清楚我具體收穫了些什麼,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從書中獲得了寧靜、力量、思考
  • 查芷文
    另外,還鞏固了我的一個認識--當內心困惑時、迷茫時,與神對話吧
  • 崔炎彬
    最近這段時間感覺總在讀完一本書或者看完一部電影之後在評價中寫下來得正是時候這句話
  • 茅爾陽
    17年被一個大我7、8歲的人安利了這本書,在安利的時候他表示了一絲擔憂,怕我看完就過早地出世了
  • 強宏愷
    那時候看了一點點沒看下去,2021年的年底,4年之後,緣分到了,看完了第一卷
  • 單微婉
    看了好幾遍還是看不下去,雖然譯者已經很有先見之明地在前言勸讀者:“讀書要看緣分,讀不下去就換個時間再來
  • 厙鴻暉
    如果其他大部分靈脩的書在告訴你你的意識與潛意識與內在的重要性的話,那麼這本書則更進了一步,他在告訴你認識到自我的完整性,認識到自己當下就是圓滿的,從而認識到我們任何想要去經歷和害怕經歷的其實都是爲了滿足我們內在沒被記起的那個完整的部分
  • 強怡璐
    某種新世代的速食福音書(丟掉了蠻多宗教的厚重),中心信條並不新鮮,只是更一步聚焦在個體本身(選擇相關),要說有什麼開導作用,大抵上相當於在留言板上版聊(另外書的黑體粗體真的很沒必要,很影響閱讀體驗
  • 百家慕卉
    讀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兒道理,讀完之後覺得依舊無法自圓其說,不失爲一種用藝術去理解世界的方式:所有的苦難和幸福都是一個自足的神用來體驗和經歷這個世界和理解自身的方式
  • 年愛夢槐
    與道家類似,我們本是仙要到人世中歷劫,才能達到最終狀態至高無上,只要肯修都可以,在過程中想起自己的身份,就有力量去克服,這是內在的力量(不排除榜樣力量)最真最強大的力量
  • 束沛若
    看似平凡卻強大的力量,強大到讓人不敢相信,所以選擇去唾棄
  • 褚弘麗
    那不如就從簡單的開始,你相信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樣就能體驗什麼,你無法改變任何事,只能改變自己,重在體驗
  • 嵇樂康
    思維-話語-行動體系決定了一個人的狀態,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態,就從行動開始改變,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居燁熠
    讓人進入新的行爲和語言模式,用行爲和語言訓練頭腦,直至頭腦自然而然地生成相應新模式的行爲和語言
  • 榮白竹
    思維力量無窮大,改變“黴運”從改變思維模式開始
  • 姚潔玉
    有些觀點我已經瞭解,但也有很多啓發的部分,閱讀過程中多次感受到一種淨化的能量
  • 羅雅韻
    雖然是雞湯,可是心情煩躁的時候讀一下確實可以平靜很多……the little book of calm
  • 司馬浦和
    最後,永遠不要停止思考、選擇和創造,但更重要的是“各行其是,別做判斷”
  • 墨哈梓玥
    hmmm…怎麼說呢,new age的東西感覺就是一些古早宗教概念的大雜燴,最前面提到的神創造人爲了體驗
  • 蔡夢槐
    但這確實是我最近讀很多東西真實的感受,我無比清晰地感覺到曾經攝入的知識或者感悟或者個人的體驗在各個方面去印證、檢驗新得到的輸入,從而篩選什麼被納入自己的框架之中
  • 益銳立
    身在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度很可怕,做一個沒有信仰也不想找尋信仰的人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