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銀河帝國1:基地

人類蝸居在銀河系的一個小角落——太陽系,在圍繞太陽旋轉的第三顆 行星上,生 活了十多萬年之久

人類在這個小小的行星(他們稱之爲“地球”)上,建立了兩百多個不同的行政區域(他們稱之爲“國家”),直到地球上誕生了第一個會思考的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人類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啓了恢弘的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擴張,帶着他們永不磨滅的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登上了一個個荒涼的星球,並將銀河系捲入漫長的星際戰國時代,直至整個銀河被統一,一個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龐大帝國崛起——銀河帝國

一個微妙的轉折發生在銀河帝國建國後的12020年

哈里·謝頓,這個剛滿32歲的年輕數學家,開創了“心理史學”,這門學科能用數學公式準確推演全人類的未來——“預言”從此成爲一門可以信任的科學,人類由此可以看見未來

謝頓的第一個預言是:雖然毫無徵兆,但已存在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

一時間,銀河震動,帝國飄搖;皇帝、宰相、奪權者、反叛星球,各方勢力立刻劍拔弩張,人類銀河時代最偉大的傳奇就此開啓……


  • 杭安寒
    如果說《三體》是一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幻傑作,那麼阿西莫夫毫無疑問是那些奠基科幻文學大廈的巨人中或許是最重要的一個
  • 賈沛若
    讀完銀河帝國基地才發現這不是一部硬科幻,然後發現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著作
  • 凌凝絲
    抱着看《三體》那樣的圍繞着一些新穎而精妙的科幻設定而產生新的社會變革和動盪的科幻故事的想法翻開這本書讓我有些失望了
  • 奚菁菁
    如此鉅著 居然剛開始讀…不到三百頁 封閉在家一個白天還不到的時間就迅速讀完了 故事蠻吸引人 否則我也不會讀進去讀的這麼迅速 但是給我的驚喜就沒有我欣賞過的作者的《神門自己》和《永恆的終結》兩部作品那麼足 那兩部作品篇幅與本書類似 但揭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遠超預期 也許是我讀過《沙丘》和《三體》這樣的大部頭長篇 對拉開空間和時間的作品已經有了豐富的閱讀體驗 反觀本部長篇鉅著的第一冊 給不了更深感的刺激實屬正常……
  • 梁星騰
    基地第一部,我覺得是前三部中最好的一部,不止是科幻也是歷史
  • 祖安波
    由於先看過《三體》的緣故,在被劉慈欣恢宏瑰麗的想象力沖刷震撼後,再來看這本科幻史上無可爭議的傑作,起初或許會覺得很是一般
  • 莊承運
    但隨着劇情的推進,越到後面越能體會到《基地》系列的偉大,因爲大劉在《三體》系列裏的許多想法和觀念都能從《基地》中找到相應的影子乃至雛形,而這本書不過是整個《基地》系列的第一部而已
  • 林同光
    心理史學這個定位是很準的,用科學外衣包裹的心理較量歷史故事
  • 裴承基
    在科學的世界中,心理被祛魅,得以物質化,成爲可計量之物
  • 單婭楠
    阿西莫夫所設想的心理史學,即以統計學與刺激-反應論爲基礎,試圖測量社會心理
  • 藍元楓
    神學包裹科學的宗教勝利,生活需求壓倒政治需求的經濟勝利,個人英雄的政治勝利,與其說是一本科幻小說不如說是宗教、政治、歷史、社會小說
  • 邵覓山
    哈里謝頓乃大預言家,心理史學乃大預言術,哈丁和馬洛也是神人,阿西莫夫牛逼
  • 耿冰冰
    我在一個社區裏說喜歡阿西莫夫的《永恆的終結》,於是一個大叔跑過來留言說好多他大愛的阿西莫夫作品balabala... 住院後閒的無聊偷偷跑去書店,正巧看到這本,薄薄一本很快看完,喜歡~
  • 呼延絲琦
    披着科幻外衣的歷史書,國家的演進走過了力量均衡、宗教信仰和貿易統制這三個進程
  • 項映天
    槽點不少,過於太空歌劇了,但看着比較輕鬆毫無難度屬於小學生都能看的書,挺好
  • 段幹端雅
    【銀河帝國1/15】一天就讀完了,很好讀
  • 寧哲美
    這麼經典的科幻讀不進去,不知是科幻讀物和我無緣,還是有些當時看起來很酷炫的東西現在不是那麼吸引人了
  • 羅恨真
    銀河啊,阿西莫夫在上.. hhhh 聽裏面人物叫銀河啊,先知謝頓 是先知不,很好玩
  • 祝琴音
    鑑於推薦給別人後有人反應看不下去,我在重讀的時候可以感受了一下對於新手的友好度,的確不是很友好……這本是講3次謝頓危機,大概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星際政治的快感吧~
  • 閻韶麗
    kindle重讀,然後發現這本書我已經讀了3遍了,還沒有進入狀態,可以接着讀這個系列……故事是好的,情節寫的太穩了,沒有激動人心的時刻 心理史學,銀河帝國,危機,……都是多麼有意思的創意,太可惜了,人物臉譜化 不過阿西莫夫的思想還是讓人歎爲觀止,一個可以想象幾萬年後的銀河帝國的人,想象那時的歷史,經濟,社會如此宏達的圖景,真的太厲害了
  • 端木安雙
    評論說這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歷史書,確實沒錯,看起來在寫未來,其實就在寫歷史,但也因此讓我覺得有些陳舊了,沒什麼新東西,雖然寫得很精彩
  • 沙睿範
    不過換句話說,雖然有些陳舊,但寫得依然很精彩很好看,不過別對“科幻”部分抱太多期望
  • 仲倚雲
    看過二後再來寫一的書評,對它確實不太公平,3次謝頓危機的化解總結來看就是:權力的制衡,形而上的宗教,親民金融的發展,總體來說還不錯,不過可能名氣太大期待太好,反而感覺阿西莫夫這本書寫的soso(主要是第二本洗了腦)
  • 印含煙
    偉大的作品 龐大的格局 引人入勝 三個領袖 三次危機 從銀河的邊緣到銀河的內部 宏大的史詩
  • 扈長卿
    而當生命處於無敵狀態的時候,那麼它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因爲它會陷入停滯,不會再進步,當這種停滯開始的時候,就是滅亡的開始
  • 皮元冬
    開篇宏大的格局,感覺像看人類歷史一樣要看一部宏達的銀河史
  • 戎青旋
    書的內容非常易讀吸引人,一條大主線下一個個謝頓危機的破解就是人類社會發展史的推演一般,不過第一本還只能說是個鋪墊,構思巧妙,更爲期待基地三部曲後兩本的想象力會怎麼展開
  • 刁若薇
    但其中影射的政治,意識形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脫離不開人類社會的歷史
  • 陶傲玉
    2021/50~1115-1126 太空科幻背景下的歷史政治劇,精彩
  • 潘清俊
    比起科幻,更像是科幻背景下的政治社會小說,銀河兵法
  • 華天韻
    最後馬洛上臺,廢除神權,玩現代社會的商業政治,這就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微觀圖麼
  • 壤駟問楓
    宏大銀河帝國世界觀中基地這一文化中樞的歷史,三代領導者以不同的手段保護着風雨飄渺中基地這一人類的希望燈塔:謝頓預知銀河將面臨的黑暗時代,將舊帝國光輝文化的種子保存在基地;市長哈定將基地塑造爲梵蒂岡式的宗教聖地、用宗教手段控制周邊王國;商業王侯馬洛打破宗教、利用民生貿易鉗制敵國
  • 弘立羣
    基地也是夠厲害的,從科技、宗教勝利,到經濟、貿易勝利,簡直像玩了兩把《文明》
  • 權天藍
    雖然搞不懂在遙遠的未來爲什麼會這麼費勁編百科全書 科技爲什麼會衰退的這麼快 但絲毫不影響書的好看程度~~阿西莫夫輕鬆駕馭了巨大的時間跨度中的政治、宗教、科技、經濟 開創了一個巨大的腦洞~
  • 蔣紫萍
    哈里謝頓、塞佛哈定、侯伯馬洛對應三場危機的勢力均衡、宗教、貿易
  • 索俊名
    感覺更像是科幻外衣下的歷史劇,政治、社會學及宗教和經濟的統治手段……雖然系統龐大節奏也略快,但依然會好奇下一個出現的是什麼手段
  • 有琴令美
    哈里謝頓,賽佛哈定,侯伯馬洛
  • 朱樂心
    三位英雄:哈里謝頓,賽佛哈定,侯伯馬洛,三次危機:武力制衡、宗教、經濟戰
  • 樂海融
    很久的一萬兩千年後的世界,有一個人預言統領兩千五百萬個世界的銀河帝國將衰退,人類即將進入2萬年的混沌,而他可以減少這個時間,縮短到一千年,就這樣,爲了這個預言的到來,第一基地建立了起來,她是如何逐步邁向那個預言,娓娓道來…
  • 常姝惠
    阿西莫夫將人類繁雜起伏的發展歷史融入新銀河發展的歷史,從黑暗時代到宗教時代,再到商業時代,雖然基地處於一種唯我獨宗的奇怪的地位,其他對手(除基地之外的所有銀河勢力以及基地內部的老朽勢力)都是落後愚昧的,蠢或壞(無知或邪惡)
  • 巫馬安和
    選擇帝國外緣建立基地,以爭取發展機會
  • 席如儀
    通過科技知識的壟斷與產品的流通,建立宗教統治與之後的貿易統治,這無疑是借鑑了人類發展的過往歷程,無知帶來信仰,安逸導致拜金,這樣的進程仍在持續
  • 黃俊艾
    阿西莫夫居然可以把科幻元素與政治社科(宗教信仰、資本力量)融在一起,第一步是開篇,謝頓讓帝國接受他的計劃,建立了兩個基地,第一基地在端點星,把所有帝國高精尖技術全部轉移到了第一基地,因爲謝頓計劃中預測到了帝國分崩離析後技術的衰落,而這反而埋下了第一基地的發展種子,只不過是以宗教爲形式
  • 明如南
    這一本概述就是將基地的建立、宗教制約和貿易變革,幾乎等於超濃縮概括了宏觀人類發展史
  • 懷丹山
    整個分爲“基地建立、宗教和貿易變革”三段
  • 皮燁燁
    和《永恆的終結》裏可實施最小變革偏移人類發展路徑不同的是這裏的心理史學幾乎預設了無法被更改的人類宿命,關注在轉變的原因,大概也因爲這點所有覺得沒太多驚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