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徒步穿越中國

本書是100年前英國人丁樂梅在中國的徒步旅行遊記

文中記錄了當時中國的自然環境、社會狀態及變革情況

作者的這趟行程長達1600多公里,從文明開化的上海一直走到西藏、雲南等尚處於原始狀態的邊陲小鎮,其旅行線路如今已不可複製

在克服了語言障礙、道路艱難、食宿低劣、傷病侵襲、暴動襲擊等多種困難,幾乎死在雲南之後,他終於憑藉自己的意志力、朋友的幫助和中國人的友善走完這段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加入了他拍攝了大量百年前的中國鄉村珍貴圖片,非常值得一看


  • 岑倩語
    百年前的西南中國真是窮苦與壯麗的混合體,中國的變革之風在痛苦的吹掃邊陲之地,百年前後有些民族性的東西依舊沒有改變,對待西方列強的態度百年間似乎也並未有過多改變
  • 莘雅懿
    書中他火力全開地抨擊麻木不仁、又髒又窮的中國人的各種劣根性,雖然很主觀,但也能從側面看出所謂白種人對中國的態度
  • 籍子騫
    百年之後的何偉寫的中國,就生動多了
  • 鄒欣躍
    本書前面還行,後半部就是流水帳
  • 毋半蓮
    毫無疑問是我看過翻譯最爛的書之一,放了幾個月讀不下去終於囫圇吞棗翻完了
  • 莘宛白
    舊中國吐槽日記+一些還不錯的風景遊記
  • 嚴心諾
    對中國人極盡奚落嘲諷的中國旅行記
  • 趙順慈
    挺喜歡的一本書
  • 祖和澤
    主要篇幅是雲南
  • 空寄風
    譯者翻譯的不錯,大段的景緻描寫段落如果中文不好是很容易搞砸的
  • 申屠元彤
    本來以爲可以通過外國人客觀眼光,反映落後中國內陸地區人們的生活,但實際上相關描述偏少,多着眼於旅途瑣碎細節,歷史記錄價值不大,且帶有情緒化傾向
  • 唐盈秀
    翻譯相當認真流暢,不過作者行文含蓄俏皮微妙,再加上時代和國別,應該將更多的原文附註出來
  • 虞立羣
    一百年前對中國的一些評價在現在仍然適用
  • 藺忻暢
    丁樂梅獨特的視角穿越百年依然有現實感,借歐洲人的眼睛發現和描述中國如何在現代文化和科學的影響下改變,而中國人到底是靠自然演化前進還是靠吸收外部世界的文化科技改變,相信看我書你大概會有一個自己的判斷,譯著對大段大段風景描寫很見功力,看來下作者的簡介很是震驚原來這是他大學本科時期的譯著
  • 婁冰冰
    讓人想起另一部《戰地行紀》:同樣是兩個來自英國的“記者”(奧登和衣修伍德),甚至走過了相同的地方,儘管後者發生在三十年後,但同樣是愚昧而痛苦中的中國
  • 郎贊悅
    丁樂梅的於雲南遇到其妻子莉蓮·瑪麗·格蘭丁Lilian Mary Grandin,她在雲南昭通當醫生,病逝於此;雲貴總督錫良;保羅·杜梅;《湯姆叔叔的小屋》裏的託普西
  • 藺秀竹
    對大自然的描述非常動人,還有各種見聞,傳教士的業績,1909四川雲南地方的生活,力薦
  • 訾修潔
    世紀初在中國徒步遊簡直是個噩夢,一路和狡猾的國人鬥智鬥勇,接受封閉國人的好奇圍觀,還要應付惡劣的自然環境,佩服其勇氣和毅力
  • 都高昂
    儘管作者一路吐槽,那麼多景語皆是情語
  • 太叔彥昌
    而且關於中國自然風光的描寫實在是太美了
  • 童吉帆
    重慶瀘州宜賓昭通東川昆明楚雄大理騰衝,我設想作者原本是寫的很精彩的,或許帶點刻薄
  • 別孤菱
    丁樂梅一邊讚歎華西鬼斧神工的峻美景色,一邊神經兮兮地自怨自艾外加炸毛跳腳,就這樣東一腳西一腳徒步穿越了中國
  • 羊舌賓白
    (另:翻譯的有些句子感覺有些生硬,比如:“所以在外國港口登陸的刺激,往往既不能…也不能填補靈魂的空虛
  • 司寇春綠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對了解100年前的中國人云南人尤其是羅羅人(彝族)、花苗青苗黑苗、克欽(景頗)撣族(傣族)的確很有幫助,此前對雲南不太瞭解現在對照地圖冊看書後,雲南大概瞭解了
  • 於鴻信
    翻完之後,簡直能感覺到作者對中國滿滿的怨氣呀
  • 況郈醉香
    花高價買了這本書,和英文本對照着看
  • 雲祺福
    風景描寫翻譯得很好喲,這需要譯者自己的中文就很不錯纔可以做到,我覺着風景比論理要難譯
  • 房依然
    文筆很好 冒險紀實感極強的作品 比較推崇一讀
  • 路凝然
    那時的氣候比現在冷多了,那時候中國的狗是清道夫,而傳教士真的是文明的使者,不僅教會了那些落後的少數民族文明的生活而且還發明瞭他們的文字
  • 林睿思
    作者對西南少數民族有着不同角度的認識,其認識深度也遠超於我們當代的中國青年
  • 万俟夢槐
    佩服作者的毅力,更佩服作者的眼界和判斷,作者苦中作樂的幽默感也讓人不禁生出民族性差異的感嘆
  • 甄浩曠
    在1909-1910年期間,從上海開始,經過漢口,徒步四川和重慶,作者如此找虐,也是勇氣可嘉
  • 司寇巧香
    原本可以寫的很有意思的,但不知道作者爲什麼寫成了這麼幹巴巴的流水帳
  • 洪瑩華
    翻譯的文筆不錯,但是有不少地方翻錯了
  • 饒顏駿
    這本書翻譯得很美,雖然作者有點嘮叨,但相對客觀,19世紀初的很多描述放到當今仍然有奇妙的對照,這位旅人能安全行路真的是運氣極佳
  • 隆沛若
    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裏我沒有語言障礙,揹着現代的裝備走過同樣的路,對一百年的作者只能是滿懷敬意
  • 易雁絲
    滿篇的抱怨吐槽,讀不下去
  • 緱亢宏遠
    也許是因爲他自始至終都是個過客吧
  • 呂浩宕
    衆多不爲人所知的智者,喜歡這樣的文風
  • 赫連惜芹
    2015年10月3日讀,2015-318,圖162
  • 水懷蓮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個自己熟悉卻並不瞭解的西南地區
  • 滑梓瑤
    100年前一個外國人的中國遊記,去的還都是農村和深山,可以讀到100年前中國人的面貌還有來自一個外國人的獨特觀點,每個來到我家做客的人看到這本書都愛不釋手
  • 鈕幼柏
    能熬還打心眼裏喜歡,纔是50%真粉,再假想萬一只是個配角呢,還喜歡嗎,還喜歡纔是100%真粉
  • 祿興修
    一個英國人眼中1909年的中國內陸,當時貧窮落後的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 畢弘闊
    寫景,文筆優美;寫人、事,天真搞笑;評論到位,某些節點頗具預見性
  • 宮如意
    冗長乏味,讀了前八章,實在讀不下去
  • 榮綠海
    其實沒看完,然後就送人了,不過還不錯,尤其是對於我這種歷史盲來說,哈哈
  • 舒向秋
    文字偏向於理性,儘可能剝離主觀感情,正是我喜歡的風格
  • 祝夢槐
    最喜歡這種時段和題材的書了,不是嚷嚷民國熱民國粉嘛,按這書所寫,你們假想自己作爲主角能熬下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