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世界電影史(第二版)

本書榮獲第四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優秀學術著作二等獎 新版新譯精校 世界電影的全球通史,被最廣泛採用的電影史教程

本書圍繞下述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電影媒介的使用怎樣隨着時間變化而變化以及形成了怎樣的規範? 電影工業的狀況對電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電影媒介的使用上和電影市場中的國際性趨勢是怎樣出現的? 提綱挈領呈 現百餘年世界電影脈動的主流,精微處描畫重要歷史情境的豐富褶皺

如果電影史是一種生產性的、自我更新的行動,那我們就不能僅僅提供一種“所有先在知識”的濃縮版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把我們的發現鑄造爲一種新的形式……我們相信,這本書爲電影歷史的塑造提供了一個相當新穎的版本,既有整體的勾勒,也有翔實的細節

——作者 雖說以論入史是近年來的潮流,但以知名理論家的身份撰寫電影通史鉅製,波德維爾尚是第一人

此史因之卓爾不羣

加之範君譯筆信而不俗,令此版更值一讀

——戴錦華 波德維爾夫婦長年研讀影像,興趣遍佈電影的各國面向

於如此學養之上延展全球歷史,自然會有一般人所不及的闊達

——楊遠嬰 ...(展開全部)


  • 習俊逸
    #我媽問我爲什麼要跪着看書# 作者們的歷史知識驚人;跪完作者跪翻譯;中國電影於第11章第一次出現;世界上沒有zf不對電影進行干預的;世界大戰使電影在不同國家地區變得更復雜化;寫到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時候,感覺作者是滿滿的可惜;12天讀完第一遍,爲了考研,我想我弄清楚一些名詞解釋後必需再讀一遍或幾遍,畢竟第一遍啃的很多地方太囫圇吞棗;
  • 奚宛絲
    這本應該是電影史最全的一本了,但作者的很多觀點還是很右,在按照編年史的順序記錄電影感覺還是不那麼順暢,如果以國別體來記錄就好了
  • 毛翊君
    爲了考研,把這本千頁皇皇鉅著讀了整整五遍…就剩十天了,該祝自己好運,還是堅強呢
  • 水昊乾
    (兩年後按:但是複試被刷了,沒讀成電影史,所以再戰乾脆去讀歷史啦/ 五年後按:現在已經在海外讀phd了,但是這本書仍然是我曾以最認真的態度讀,也收穫最大的著作
  • 諸綺梅
    整整讀了兩個月的鉅著,也因爲有這本書的存在,讓我會在每一天結束前、格外期待着第二天的閱讀時光的到來
  • 俞雅豔
    花了一個月纔看完,基本面面俱到的概括了整個世界電影發展脈絡,但是小到個別國別就極度精簡了,不然還能再厚點~~
  • 宓夜雲
    這輩子讀過最厚的一本書,第一遍精讀耗時一個月,受益匪淺
  • 賈芷若
    比薩杜爾的電影史脈絡清晰,通俗易懂,同時知識量也更豐富,實在是值得再看多次的好書
  • 別倚雲
    1、居然沒有標哦,考研的時候花了13天的上午和晚上看完的,每個半天50頁書,每天一百頁高效看完的,雖然沒辦法記住很多,但還是很有用,後來考試果然有上面內容;後來學校校慶請了世界國內各大高校的校長和老師們,碰到了範蓓老師,表達了敬仰之心,他翻譯書翻譯了好幾年,慢慢翻,非常有毅力和耐心
  • 禹芮麗
    這本書看了快一年纔看完,最神奇的地方是等我看完已經忘了開頭是講什麼的,於是又可以當作一本新書重看一遍,從這個角度講這本書一點也不貴,每個電影愛好者都應該常備一本
  • 熊春雪
    從去年11月開始看,看到2月底纔看完
  • 羿柔謹
    卷帙浩繁,足足一千頁,看了半個月纔看完
  • 於涵梅
    豆瓣顯示今天是在讀的第1212天 太沉了 研究生入學實在懶得帶過去看完了事 大一就讀到700多頁了 後來基本上一個月看三四頁🙄
  • 諸馨蘭
    印刷好評,史論融合得當,還略有幽默,由年代時間、地區地域、電影運動、政治背景、工業發展、影響研究串聯起的脈絡清晰而簡潔
  • 唐瑩華
    電影就是生活,電影史就是生活史,自電影誕生至今的這一百多年裏電影的職責態度和拍攝手法在不斷變革發展的同時也在回溯溫故
  • 吉南蕾
    書以時間和地域爲主線,以電影運動和風格爲輔線,並加入了電影工業述評和典型影片分析
  • 塗欽麗華
    同時也收錄了一些較爲邊緣的電影思潮和運動:主要是歐美先鋒實驗電影的發展變化及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電影運動
  • 巫馬炎彬
    波德維爾則意圖發掘不同電影浪潮下相互貫通的暗流,並且其將電影藝術的發展流變貫穿於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下巨大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背景中,世界電影版圖在各個流派與浪潮的相互涌動耦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幅開放多元的流動景觀
  • 高靈楓
    大衛·波德維爾和克里斯汀·湯普森的書寫詳細而周全,從電影誕生之初到全球化數字電影時代,梳理出了一條條完整的電影技術、美學、社會、經濟、政治史脈絡
  • 申和碩
    斷斷續續兩個月,終於讀完了
  • 路逸美
    波德維爾的《世界電影史》是我能感受到的最通俗易懂、讀完感覺收穫最爲豐富的一部影史著作
  • 暴曼安
    卷帙浩繁,終於翻完了,也沒記下多少......波德維爾寫技術、產業和美學三條線如何相互影響相當清楚,第三世界各種彈丸小國和少數羣體什麼的也都很周全,佩服佩服
  • 耿沛珊
    終於精讀完了一遍,大衛·波德維爾夫婦也算是一對兒很有特色的影評人,基本上從感性理解電影的角度完成了這部鉅著
  • 牧悅欣
    202222:偶爾翻閱上一章,終於讀完了這本洋洋灑灑百萬餘字的《世界電影史》
  • 古星晴
    皇皇鉅著,歷時2個月終於讀完了
  • 農鵬舉
    用時12天,終於把閒置4年影史看完了,從無聲電影到電子媒體時代,電影也跟隨着時代潮流的進步,要是波德維爾繼續寫的話,應該就到流媒體時代了吧
  • 李雁蓉
    在重慶時問考研400分的妹子,範倍老師翻譯的波德維爾的世界電影史怎麼樣,她狡黠一笑,“反正能拍死人
  • 相曉蘭
    二戰之前基本是從技術和製片廠來分析,戰後開始又亂又雜,涉及政治運動、藝術思潮,看得人很暴躁,尤其是個人歷史很差的話,差不多會摔書的那種
  • 慎安波
    FILM HISTORY THAN MORE|第一次完整讀完一本無法用手捧着讀的書,內容線性羅列了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電影運動和風格、相關導演及影片介紹,還可從中順便了解藝術、宗教、歷史及政治
  • 羊鈴語
    電影從來就不是一項獨立的藝術,技術發展、經濟與政治環境,國際關係都能決定電影的生死存亡
  • 司寄春
    很重很重 當時花了整整一個月看完的 看了一遍下來不論是從排版字體還是內容都很舒適 能學到很多 但是讀一遍哪裏夠 希望以後能再讀
  • 施德曜
    花了差不多三個禮拜讀完 筆記記了快兩百頁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本書讀過後再讀其他影史或專題研究都感覺多少有含混或邏輯不順暢的體驗 未來研究或學習都當引以爲戒 大波波夫婦寫史有難得的幽默感和整體性 可淺入深出 亦可深入淺處 堪稱世無其二 唯一一根從雞蛋裏挑出的骨頭就是大概處於當代的緣故 有一些不確定的表述 準備二刷
  • 塗欽琴心
    着眼全面,以年代爲主線,每一時期分美、歐、亞非拉太分別講述,真正的世界眼光,無愧書名;對社會史、創作史、技術史、理論史等皆有充分敘述;既以主流爲重,也重視先鋒派和邊緣羣體
  • 譚忻暢
    書是從上海某高校圖書館借的,要不是新冠的影響,怕是沒辦法在還書日期前讀完這麼厚一本,特此紀念
  • 任惜雪
    比我藥理書還厚
  • 祝韶麗
    我們也認爲,電影史更適合被看做各種電影歷史的集合,因爲研究電影的歷史包括提出一系列問題,然後尋找證據,以便在論證的過程中回答這些問題
  • 廉曉彤
    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電影的歷史並不算長,但是它有一種奇怪的魔力與吸引力,讓人覺得它有一種接近於永恆與不朽的百變面貌;而且意外的是,對一部電影的研究,有時候比看一部電影還要更有趣,很奇妙
  • 汲湛藍
    不光是可以很好梳理脈絡的電影史,更能學到歷史 (書寫的還是挺深和廣的 很多電影和人都沒看過 看書的時候詳細講解的部分都跳過了)
  • 雲妙芙
    波德維爾夫婦的電影史鉅作,備課使用非常絲滑,不僅有常規論述和波德維爾夫婦自己的觀點,還融入了許多時新的研究(比如對格里菲斯歷史地位的削弱等),視野非常開闊
  • 莊姝惠
    瞭解到一些專業知識,以後可能會要求自己試着從更多更深的角度去看電影,試着看一看鏡頭、剪輯、調度和藝術手法
  • 谷宏暢
    完全沒有按照工具書和考研資料去讀的,讀了後面常常會忘記前面,但過程實在享受,毫無枯燥和乏味感,感謝Kristin Thompson及David Bordwell夫婦這半年來的陪伴,能寫出這樣電影史的人實在是太有趣的人了吧
  • 長孫清昶
    感覺電影史的話這本和薩杜爾那本隨便挑一本看就好了,可能是上學時老師推薦的是薩杜爾,總莫名覺得那本更好一些,但那本的內容真的有點過時了
  • 鍾離寄容
    真厚啊都,作爲專業用書,確實讓我思維更開闊了一些,對電影的歷史以及過往來龍去脈有了些許的瞭解,可見人還是要多讀書的
  • 戚芷波
    翻譯不錯,只是有些術語讀起來實在不雅緻;內容詳盡,主要集中在新好萊塢時期以及之前,之後的電影介紹較少,所謂的世界電影史,大多還是集中在好萊塢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