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海的女兒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

他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

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

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

爲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

經過8年奮鬥,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

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

歷時5年

1828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

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

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於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

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

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

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

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爲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 (展開全部)


  • 厙丹蝶
    《海的女兒》太美了,永遠不會過時~《打火匣》《大克勞斯和小克勞斯》其實都還挺殘酷的,那種人物的奸惡,安徒生遠不止是個童話作家啊
  • 宿丹山
    還記得敖老師說海的女兒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故事
  • 路偉兆
    如果魚尾對於她是追逐生命意義的阻礙,是要用交出聲音、每時每刻踩着無數顆釘子、離開熟悉的一切作爲代價才能擺脫的桎梏,那我願意跟她交換,我向往從無數方向滾壓而來的沉重壓力,嚮往頭頂的珍珠,嚮往無邊無際的黑暗,嚮往朝着海底不再回頭的背影
  • 夏侯文瑞
    小時候第一次聽媽媽讀這個故事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小美人魚也太瘋太傻太讓人心疼了,後來又覺得那個王子可真是呵呵,現在再讀才知道小美人魚做的種種是愛啊,她和王子之間發生的一切與讓人感慨的結局唉不過是C'est La Vie
  • 束代芙
    安徒生的童話 是給成年人看的 安徒生 這些童話 往往也不是幸福的故事 他告訴我們 爲了愛 我願意付出生命 可是別人卻無法知道我付出了生命 這樣看來 海的女兒和王爾德的夜鶯很像 都是現實主義的
  • 賴葦然
    這麼多年後重讀《海的女兒》,依然覺得這是個特別特別好的童話,因爲小人魚在那樣撕心裂肺的痛苦之後可以超脫,因爲安徒生對整個人類懷有深沉溫柔的感情,相信人類有不滅的靈魂
  • 印良吉
    在我看來,安徒生童話過於追求文字的精雕細琢,因此一篇故事總會拉的太長
  • 滿愷樂
    海的女兒和快樂王子,最喜歡的兩篇童話
  • 鄂夏青
    公主要等到15歲才能去看海面上的世界,最嚮往那個世界的公主年齡最小,她要等得最久
  • 馬幻露
    反之,當你爲自己的幸福而犧牲他人,就失去了靈魂
  • 關傲冬
    第二,當你有爲他人的幸福而犧牲的善念,就有了靈魂
  • 鄧傲玉
    如果這是給成人讀的文學作品,直接在海的女兒化爲泡沫時結束,那種強烈的悲愴感,更能打動人心
  • 譚安安
    海的女兒,變成了泡沫,從此,又多了一個天使,那是上帝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