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詳情

勒·柯布西耶全集

勒·柯布西耶全集(第1卷 1910-1929年),ISBN:9787112071135,作者:(瑞士)W·博奧席耶(W.Boesiger),(瑞士)O·斯通諾霍(O.Stonorov)編著;牛燕芳,程超譯


  • 傅彬炳
    全黑白的書真的太不“非專業人士友好”了,看得眼睛疼……只看了第一卷,稍稍瞭解了一下柯布早期的作品和思想
  • 閔華楚
    很多草圖和直接翻譯的他的文字,基本還是給專業人士看的,對非專業人士來說缺乏一些編者總結的提綱挈領性的文字,有趣但閱讀門檻比較高
  • 後俊英
    大師的起點,某些成爲新時代標杆的元素已蘊含其中,以鋼筋混凝土爲載體,從基本單位堆積出複雜建築,簡單的幾何立面內蘊育着萬千氣象;我等居於寸土寸金的方寸斗室間,看那些線條構築的獨棟住宅,張弛有度又區域分明的內部結構,豔羨之情莫可名狀
  • 家半蓮
    只能簡單記下印象較深的:1915年的多米諾住宅→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基本框架,1922年的別墅公寓→現代多層住宅小區,1922年構想的300萬人口當代城市→現代各個城市高新區的規劃,柯布西耶的激進:應當賦予城市建築新的尺度,拒絕裝飾藝術,住宅應實用、舒適、美觀、更應標準化,以滿足人對批量生產的需要
  • 國浩瀚
    1907年藝匠作坊,1910年“多米諾”住宅,1914-1915年羅訥河上的Butin橋,毗鄰日內瓦,1915年濱海別墅,1916年Troyes現澆混凝土住宅,1919年整體“Monol”住宅,1920年雪鐵龍住宅,1920年《新精神》,1920年300萬人口的當代城市,1922年“別墅公寓”,1922年雪鐵龍住宅,1922年藝術家住宅,1922年批量生產的工匠住宅,1922年畫家奧贊方住宅,巴黎,1922年歐特伊的雙宅,1922年秋季沙龍:朗布耶的週末住宅,1924年歐特伊的雙宅,1923-1924年標準化住宅,1923-1924年裡普希茨-米斯查尼諾夫住宅,塞納河畔的布洛涅區,1924年大學城學生公寓,1925年萊芒湖畔小別墅,1925年花園城的“蜂房”居住區,1925年《呼籲工業家》
  • 巫書萱
    ”,他如此定義何爲現代感,以及“建築是一個精神體系,它把產生於一個時代的情感以一種物質的形式固化
  • 蒼安筠
    第一次聽說柯布西耶,是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發現他在日本留下的系列建築作品赫然在列,那時很驚訝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在遺產名錄中留名,後來讀了更多的建築相關著作才知道,他早就成了現當代建築師不得不提的一個名字,或者說一個傳奇
  • 譙笪銳志
    建築學生在學校期間沒看過柯布西耶全集的話遲早要回歸一次柯布西耶的
  • 文宏愷
    從1914提出“多米諾”體系到1929實施應用,中間不斷探索、挑戰、實踐,建築、城市乃至人的生活方式走向現代化,方案之中盡顯理智、秩序、規律、便利,數學的美感,隱祕的詩意,到最後看到柯布提出置換新鮮空氣的系統,爲人們提供完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心中反覆默唸“房屋是居住的機器”……大師之所以爲大師
  • 郗懷寒
    據說柯布西耶年輕時暗戀的表姐是個高大豐滿的女子,但是相思不成,表姐嫁給了別人,這事情和柯布西耶的發憤圖強有沒有關係我不清楚,也許有,也或者因爲柯布西耶和哥哥一直存有的家庭競爭關係,他可是個媽寶啊
  • 刁採楓
    這個是經典了 想必大家都要讀吧
  • 那吉欣
    讀了最後一卷 只能說“房子是居住的機器”是對他最大的誤解
  • 漆雕胤運
    男神 聽學長說看完這套書就基本瞭解他的建築理論了 看了第一本 很敬佩 大師的思想境界很高 考慮瞭解決人類居住的問題 多米諾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