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爲什麼哭了?”“沒事沒事,只是因爲這部電影的結局太感人了。”女孩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每次女孩哭着要找媽媽時,爸爸就會說:“走,我們去看電影。因爲媽媽最喜歡看電影了,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在電影院裏面遇見她。”女孩常常跑去爸爸房間,從衣櫥裏翻出媽媽留下來的絲巾,聞着絲巾上若有似無香味。總覺得如果有一天她在電影院裏面聞到這味道,就可以找到媽媽。她在電影院認識一個和男孩子,他和她一樣喜歡電影,他們一起唸書、一起看電影。不久,男孩全家移民國外,他們就此斷了音訊。但他們約定,總有一天,一定要在電影院裏重逢。學校畢業後,她開始成了上班族,每當覺得疲憊不堪時,她就會踏入電影院,讓電影撫慰她的疲憊。她一直沒在電影院裏找到媽媽,但卻找到另外一個他。他是個電影導演。他告訴她好多他將要拍的電影,她告訴他好多她想要看的電影。他們相戀,像一部愛情電影,共組了一個小家庭。只是,人生像電影,歡聚無常……
幾米,男,臺北市人。天蠍座,喫素,已婚,有一個女兒。臺灣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現在在家工作,爲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8年開始首次繪本創作。目前已擁有五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並賣出美國、德國、法國、希臘、韓國等多國版權。 幾米作品包括:《微笑的魚》、《森林裏的祕密》、《向左走・向右走》、《聽�米唱歌》、《月亮忘記了》、《黑白異境》及《森林唱遊》。
《喫掉黑暗的怪獸》講述了一個專喫黑暗的怪獸和一個男孩球球之間的故事。球球不喜歡黑漆漆的牀底下,總是覺得那裏也許藏着什麼怪獸。這一回,那裏真的有個小小的怪獸哦!這隻怪獸老是覺得身體裏有個大洞,讓它覺得好餓、好餓。不過奇怪的是,這個怪獸什麼也不喫,除了黑暗。怪獸喫光了所有的黑暗,可它還是覺得好餓、好餓。最後,怪獸寂寞地坐在一個沒有黑暗的星球上,聽到了地球上傳來的球球的哭聲…… 本書的圖畫作者是臺灣著名繪本作家幾米,他的作品風靡海峽兩岸,多次被改編爲電影、連續劇和音樂劇。這是幾米首度與國際著名作家合作,畫面細膩溫馨,故事生動而富有創意。
社會高速發展,來來往往的地下鐵路成爲了城市文明與社會生活的縮影,從入口到出口,地下鐵路將你從起點帶到終點,抑或是另一個起點。 故事講一個失明的小女孩,在15歲生日當天,決定自己一個人在城市裏探險。她戰戰兢兢地搭乘地下鐵,從一個陌生的小站出發,前往另一個陌生的小站。旅途中,她一邊回憶、拼湊、感覺、摸索這被黑暗籠罩的世界,“尋找心中隱約閃爍的光亮”,也同時感受到新的希望、新的方向,和新的生命力。隨着小女孩的步伐,我們逐漸看清“地下鐵”蘊涵的黑暗世界,也看見潛藏在黑暗中的質疑、希望與美麗幻想。 作者以絢麗的色彩和詩句般的內心讀白,爲讀者創造出一種前所未見的閱讀詩意。並通過繪圖與文字的雙重方式向讀者進行述說與溝通,帶領大家共同去尋找心中點滴的亮光。
爲什麼人們那麼想許願呢? 許了願望該怎麼實現? 靠流星?靠神燈?靠天使? 願望有好有壞嗎? 壞人的願望該被實現嗎? 好人的願望就會比較好嗎? 如果你願意幫我實現一個願望, 我該怎麼提出願望? 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 我希望……我希望…… 幾米以一個小男孩與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用繪畫展開了對於“願望”的質詢——當男孩撿到神燈以後,是該毫不猶豫地許下願望,還是應該把願望默默珍藏,讓神燈永遠相伴。